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雷刚,号鱼儿山人。1975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先后求学于清华美院、中国国家画院。师从刘牧先生。现为中国国画研究院创作研究员。
令雷刚至今难忘的,是小学四年级时,学校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而特意腾出一间教室为他举办的展览。儿时的爱好能得到呵护与鼓励,雷刚说这是自己与绘画的机缘。然而进入社会后,雷刚并没有继续绘画,从事视觉设计及其他经营性活动。直到30岁那年,雷刚发现这样的生活并非自己所想,只有当阅览绘画书籍时,他才能感到不一样的愉悦。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规划,并于次年,决定全身心投入绘画事业。能够再续绘画之缘,雷刚心中充满表现的欲望与冲动,通过不断地泼墨、挥洒,胸中意气慢慢消散。他说,线条在宣纸上“走动”的声音,令自己沉醉。
古意与新意兼具,是雷刚作品画面的特点。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人们被迫接受大量讯息,这些讯息或多或少会在画面中体现出来。“世界是由每一个点组成的,人和物、人和人、人和世界……你的交叉点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大。”雷刚在这样的过程中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元素:交叉的网线。
美术文化周刊:在清华美院、国家画院等专业机构学习,对您有何影响?
雷刚: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我真正懂得了书法,开始理解书法对绘画的重要性。一个画国画的人如果没有很好的书法修为,在绘画领域就不会有所建树。所以除了绘画,我每天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临帖。
第二是在中国国家画院结识了刘牧老师。相对来说,我画的比较现代,传统的老师不太会鼓励画这些新的东西,但刘牧老师是一个思想很开放的学者,他非常鼓励我在这方面的探索。同时,他还在创作方向上给了我很多指点,这一时期对我影响很大。
美术文化周刊:您的作品面貌富有古意,讲究工笔线描,您为何倾向于此?
雷刚:31岁时我才决定要把绘画当成一生的事业,当时很有表现的欲望和冲动,画了很多非常写意的作品。后来,胸中的这股意气慢慢消散,我又在线条的挥洒中发现了其间的美妙。近年来我寻找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符号,比如交叉的网线。这是我表现世界的一个手段。在我的意识里,艺术家不可能不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它们最终会在画面上体现出来。古人为什么这么画?是因为受到了古时环境的影响,民国的人为什么这么画?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民国时期的影响。我们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接受大量的资讯,在画面中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美术文化周刊:2013年,您以线条绘制的代表作《九色鹿》荣获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创作心路?
雷刚:很多人童年时都看过《九色鹿》这部动画片,在为敦煌展览创作时,我首先想到了《九色鹿》,并思考国画线条和网状语言怎么与主题结合。在不断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突然找到了感觉。因为敦煌都是沙漠,所以我就想到用网状表现沙丘,同时也表现人类欲望无止境的蔓延,因为网状一看多是人为的,不像水纹等大自然的东西。
本来画面中九色鹿下面有一层绿洲,但是我直接用网给盖住了。并且只在画面右侧的一个角落里,出现了九色鹿一个很小的倒影,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九色鹿》的故事讲的就是人类的贪婪、不讲诚信。总的来说,创作和我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一般都是有感而发。
美术文化周刊:您怎样理解笔墨磨练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雷刚:不光是画画,任何行业都需要磨练。在现有层面上要有所提高,一个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另外就是大量的阅读。多读书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是信息的汇总,你的信息越多,世界就越大,反馈到画面上的信息就越丰富。我认为,一个真正好的画家还应该是一个大哲学家,要有表达思想的出发点,有所谓的论据、论证,使画面更有意义。记者 罗正君 实习记者 贺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