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诗歌 >> 作品评论 >> 正文
钱利娜的诗犹如江南山间萦绕的云彩,轻盈、灵秀、丰沛,又不乏某些形而上的凝思。她的诗弥漫着特殊的性别意识,浸润着似有若无的哀婉。它们附着在不同的生命情境中,贯穿在日常生存的场景之中,温丽典雅,耐人寻味。
钱利娜的诗是轻盈的,然而,这份轻盈并不是没有重量的,而是夹裹着生命之思的,是举重若轻,或者叫以轻载重的。表面上看,它是诗人的一种精神姿态,同时,它更是一种智慧,一种穿越尘世、坐看云天的智慧。在诗集《胡不归》中,诗人常常直面的是生与死、盈与虚、悲与欣;所怀想的是历史与现实、爱恋与眷念。
一位年轻的女性诗人能够越过各种感性体验,站在繁复驳杂的生活上,寻思人生的本源问题、探讨存在的终极境域,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更让人意外的是,钱利娜并没有动用那些启蒙色彩很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将形而上之思化为玄奥幽深的意象,使诗成为一种思想上的“负重之车”。她巧妙地避开了过度“崇尚深刻”的审美惯性,从日常生活的某些场景出发,呈现诗人对人生的某些思考甚至追问。譬如,在《银簪》里,她从一个平凡女性的命运出发,展示了她用鲜嫩的生命哺育出枝繁叶茂的后代,最后却只有一根永不腐蚀的银簪,记住了她曾经的美丽。在《变轻》中,她从长辈生命濒临终点的场景出发,缓缓地呈现人生在落幕之时的苍凉,仿佛死与生的轮回中,衰竭的身体也变得如婴儿般轻盈。在《我们从不说爱》中,她从一个个不同的角色出发,展示了普通人对于爱的表达,也传达了被爱伤害之后的人生况味。在《与夏书》里,她更是以绝妙的想象和泣血般的坦诚,如此写道:“我要选择变成一枚针/变成你小小的疼/用水的柔软,把你的伤口慢慢缝/若找不到最轻最细的线/就取我跳动的脉搏,在你身上/像一列寂静的火车穿过/苦难般低语”。这样的诗句,与其说是在诠释爱的圣洁和无私,还不如说是在诉说爱的无助、无奈甚至是无望,其中所隐含的生命滋味,恐怕从哲学上也很难阐释。
这种“化重为轻”的审美策略所体现出来的,当然是一种艺术智慧,一种将“思”融为“诗”的智慧。在卡尔维诺看来,这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而是“一种基于哲学和科学的观看世界的方法”。他曾极力标举这种审美策略,认为一些优秀的作品,就应该追求“把语言变为一种像云朵一样,或者说得更好一点,像纤细的尘埃一样,或者说得再好一点,像磁场中的磁力线一样盘旋于物外的某种毫无重量的因素”,然后在这种接近于飞翔的语境中,慢慢地呈现深邃而凝重的思想内涵,犹如海明威所说的“冰山原理”。其言外之意是,面对一切重大的历史命题、深邃的人性思考,诗人和作家如果能将之潜植在话语背后,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常常是各种轻盈的、充满灵性的言辞,那么,这样的写作就耐人寻味了。钱利娜的诗歌,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审美策略和艺术智慧。
但在钱利娜的诗歌中,“化轻为重”不仅是一种艺术智慧和策略,它还明确地折射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心性和性别意识。作为一位生活在江南的诗人,山温水软的地域文化、灵秀轻盈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她轻柔温婉的个性气质,也使她更能体会到轻盈的内在之美。而女性特有的性别意识和母性精神,又为钱利娜增添了丰盈的生命气质与体恤的伦理情怀,使她在面对种种人生的沉重与苍凉时,多了一份包容与迎纳的胸怀。所以,在“死生集”里,她呈现了一次次不同的死亡,包括想象中的“离开”,都从来不曾怨恨,更没有绝望。
当然,没有绝望并不意味着没有感伤。事实上,钱利娜的诗也是感伤的。在那种感伤的深处,我们时时能感受到某种人生的无常,亦感受到某种命运的诡异。它有疼痛,但这种疼痛是一种隐痛,蕴含在无法掌控的命运之中;它有遗憾,但这种遗憾是一种怅然,消融在易逝的时空之中。譬如《银簪》对于女性无助命运的叹息,《她的哭》对于中年女性在经历生活失败之后孤苦心境的呈现,《可能》对于被现实伦理遮蔽的卑微生命的吟咏,《秘密》对于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忧伤情怀的传达……它们没有撕心裂肺的哀号,也没有愤懑与不公的怨怼,然而却折射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关切——就像她在《梦江南》中所表达的那样:“陌上烟,和你柔软的身影一起/被引用、想念、甩在身后/顺着我的遗忘,夕阳/把无穷青山搬到眼前/爱过的山边涧、林中雀/咬着耳际,却从不停留于我的衣襟”。
钱利娜对诗歌的语言有着天生的敏感,对节奏有着近乎雕琢的把控。她以一种超越常规的言辞、丝竹般舒缓但又清晰的节奏灼亮我们的阅读,犹如《胡不归》中那位离世的母亲,“用梦的形式”,偷看一眼自己的孩子。
优秀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沉浸在言语的深处,欲说还休,却又欲罢不能,让你“躺在田野上,爱得一望无际”。因此,尽管我喜欢钱利娜的诗歌,可我却深切地意识到自己阐释的艰难和尴尬。莫非,这就是真正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