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艺苑 >> 正文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何香凝是一个独特的个案。她的艺术创作、政治实践都是艺术史家和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和反复书写的题材。特别是她的山水画,明显有别于中国近代山水画的主流。8月23日至11月23日,“移动的心景:何香凝山水画的风格、观念与世变”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行。该展分为“何香凝的山水画精品”“何香凝与友人合作的山水画”“何香凝山水画手稿”“其他近代画家的山水作品”四部分,共展出何香凝山水画精品25幅、手稿9幅,以及黄宾虹、傅抱石、高剑父、陈师曾、潘天寿、溥心畲、陈树人八位画家的十余件山水作品,旨在通过同时期各主要流派山水画家的并置与比较研究,呈现何香凝艺术创作的另一面向,思考她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上的特殊意义。
何香凝(1878—1972),广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人,生于香港。上世纪初与丈夫廖仲恺一起赴日留学,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为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辛亥革命后在广州受岭南画派影响,常画寒冬不谢的梅、菊和百岁长青的松。1929年前往法国巴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柳亚子等组成“寒之友社”,举办义卖展览,慰问前线抗日将士。1938年以后迁居香港,支持宋庆龄建立的中国保卫大同盟,向海外华侨宣传抗战,并为八路军、新四军募捐筹款。这时期所作多为松、梅、菊,偶作山水,大都赠送或出售给华侨。香港沦陷后到桂林,以卖画为生。光复后重回香港。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
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她早期作品有着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并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浮世绘的元素。此次展出的《月下小景》、《山水》均创作于1920年代,是其极为少见的、具有典型日本画风格的早期作品。在《月下小景》中,何香凝将天空和水面染以墨色,水中画出倒影,在淡墨中用彩色勾染点擦,渲染出宁静的自然夜景和心境。大面积的水墨渲染,是何香凝早期创作中常见的手法。
此次展出作品中,还有一部分是何香凝与其他画家和政治家合作完成的,如《青山瀑布》、《春山童趣》、《青山红树》、《松风流水》、《江淹浦畔》等,合作的对象包括王一亭、经亨颐、潘天寿、傅抱石、于右任、廖承志等,这种合作不同于传统文人士大夫之间的艺术交往和社会应酬,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认同机制。
1932年至1936年期间,何香凝经历了淞沪抗战,同时也为营救身陷国民党监狱的廖承志和其他民主人士劳碌奔波,使本已欠佳的身体更加羸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谢绝世事,闭门疗养以画事度日。1934年,何香凝与王一亭合作完成了《青山瀑布》,时任中央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到上海,在此画上题:“能为青山助,不是界青山。出山有何意,声流大地间。”1979年,廖承志在忆文《我的母亲和她的画》中指出,这是于右任公开为南京政府说项,劝人“出山”。尽管政见相左,但并不妨碍画友之间的雅集,这件巨幅山水合作画也是何香凝在民国时期少见的精品之作。何香凝与傅抱石在杭州合作的《松风流水》也在此次展览之列。1960年,82岁的何香凝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潘天寿、傅抱石为副主席。此后,何香凝常与二人同往杭州写生。《松风流水》完成于1963年,由何香凝写主峰、瀑布,傅抱石补万壑松风,百滩流水。画中楼亭台阁,建于山涧之中,松石耄耋,一红衣女子倚着窗台,眺望远方。主峰披背山苔,郁郁葱葱,远处空中的云雾,隐隐透露出层层叠叠的山峦。画面层次丰富,由近及远逐渐将我们的视线拉向远方。
何香凝晚年有一个转变,即画面中日本绘画的色彩越来越弱,风格更加趋近中国传统文人山水,她创作了一些“仿古山水”,无论是笔墨,还是形式章法上,都更趋近于宋元以来所形成的文人山水风格,但不同的是,她的创作并不是完全依循于传统文人山水画的逻辑,而是局部的取舍和“为己所用”,因此,其画面整体有别于传统文人山水。历史地看,在何香凝的人生历程中,绘画并非她全部的志业,革命与社会实践也是她工作的重心之一,这一点和古代文人画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绘画本身似乎带有一种“业余”的色彩。这也是此次展览主题的由来,即山水是笔墨的移动,也是一种心景的移动,而何香凝“移动”的一生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与展览同期,何香凝美术馆还组织举办了“艺术史研究工作坊”和系列学术演讲与对话,邀请万新华、杭春晓和鲍栋等青年学者,一同就何香凝的山水画创作、近代山水画的画意构成、民国美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第一期“艺术史研究工作坊”于8月2日至4日举行,邀请了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白谦慎和浙江大学艺术史系教授缪哲担任导师,来自海内外的12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第二期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举行,将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前研究员王耀庭、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担任导师,学员的公开招募工作目前已正式启动。记者 高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