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导弹司令》演出帷幕落下,随着摩肩接踵的观众走出剧场,北京二环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但我的思绪还沉浸在剧情之中,耳边仍回荡着剧中雄浑的合唱:“出发!出发!天地间鼓荡起雷霆万钧,剑啸铮铮,山崩地陷,出发!出发!锐旅雄狮,一往无前……”还有主人公深情咏叹:“我爱你百年离乱的祖国,我爱你,蒸蒸日上的祖国,我留恋,那神剑升空的轨迹,我留恋,导弹拔地时的尾焰……”在弥漫着“小时代”所谓时尚风潮和“轻艺术”风靡娱乐界的当下,能在剧场里获得这样热血昂扬、震撼肺腑、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真是个意外,更是个惊喜。感谢总政歌剧团、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的艺术家们给观众奉献上这样一台思想和艺术都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歌剧。
创新是这部歌剧的鲜明艺术特色。作为中国导弹部队的一位基地司令员,杨业功的事迹已经记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册里。用报告文学、话剧、电视剧来记述他的感人事迹并不是难事,但用歌剧来展现导弹部队指挥员和第二炮兵的军事生活却并非易事。令人佩服的是《导弹司令》的主创人员继续秉持“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首次用歌剧这种艺术形式表现现实军事斗争准备、描绘高科技部队火热军事生活,充分发挥歌剧擅长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波澜的特性,创造性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构筑全剧,使英模人物栩栩如生,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为歌剧艺术的发展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的第一要素就在于文本坚实。输赢俱在创意之初,胜败决定于角度巧拙。编剧选择最佳的切入角度,从杨业功在病房弥留之际,张舒有度地展开主人公往事的回顾,将杨业功军旅生涯中最值得抒写的重要事件、细节和他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游刃有余地一一道来,讴歌展现。不仅让观众领略了第二炮兵部队金戈铁马、大漠练兵的战斗生活场景,也精粹、准确地刻画出杨业功鲜明的人物性格。导弹部队最讲究的就是选位准确,落点精准,《导弹司令》将最能开掘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场景如病房、荒漠发射场、家庭、演习指挥所等处,作为叙事抒情的平台,应当说不愧精准二字。毋庸讳言,过往部队英模题材的舞台艺术的创作往往会陷入只有“过五关斩六将”、不见“走麦城”的窠臼,人性的深刻开掘更是此类题材的短板。难能可贵的是,《导弹司令》不仅浓墨重彩展现主人公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为国家安全“铸剑”的雄阔抱负,也刻画了杨业功持守清廉节操近似执拗苛刻的性格,更描写了演习中他在蓝军“斩首”行动中意外当了俘虏时的尴尬与深省。由此一个有血有肉、接地气的导弹司令艺术形象跃然眼前,嵌入观众心里。
该剧的成功还在于导演对歌剧舞台艺术呈现的全新诠释。导演独具匠心、精准巧妙地在歌剧舞台上构建了“人物传记体”这一独特的风格体裁样式和导演语汇,使这部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方面都有着独特要求的歌剧生动恰当地统一在了舞台艺术呈现当中。其大胆而极富新意地选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舞美景观相融合的表现思路,让写实的生活再现与写意的升华表现自由转换,极富表现力地拓展了舞台空间和强化了思想容量。
音乐是歌剧飞翔的翅膀。作曲家突破传统歌剧的表现框架,借鉴音乐剧的创作手法,同时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旋律优美、意蕴悠远的特质,使作品既有抒情优美的长音线,又有铿锵雄壮的立体声;既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又展现了当代军人的精神气质。尤其是大量的合唱在舞台上的艺术呈现,使舞台始终鼓荡着雄浑阳刚的韵律和一往无前的气势。另外,根据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需要,该剧把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以及说唱艺术融为一体,既丰富了表现手法,又使每个人物都具备鲜明的音乐风格。《导弹司令》的成功作曲自是功不可没,但歌词的创作更是可圈可点。如使用了杨业功本人撰写的《满江红·和岳飞》:“环球事,变数多,世纪逝,时光过,叹两岸未统,千岛寥落。何日请缨提劲旅,决战决胜服强魔。却归来,论一国两制,能言和。”又如编剧创作的,在导弹发射成功之后杨业功喜极而泣时唱出的《铁血唱大风》:“黄沙冷月,朔气透征衣,风卷狂雪,吹来满天欢喜,从此倚天白云边,驱虎屠狼八万里……壮士铁血唱大风,挽雕弓,飞鸣镝!夜夜枕戈待旦,方有碧空如洗。”通观全剧词作,可以体味到王昌龄、岑参等边塞诗的雄浑气势和辛弃疾激越豪放的词风。但这种借鉴又不是生吞活剥的照搬,而是紧扣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来遣词造句。词作让人感受到了边塞诗如火的激情,深刻的思考,但剔除了边塞诗中征夫们的旷世孤独与悲怆。
而以上所有这一切的精心营造,都让观众在歌剧舞台上领略到一位掌握着国之重器,身负民族安危大任的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指挥员,为打赢未来战争矢志不移、胸怀天下的宏阔抱负和高尚的节操风骨,从而形象而又雄辩地让人们看到我们的军队是能打仗、打胜仗的精锐之师、威武之师。
文中剧照刘海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