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日前,云南省文化厅主办的“大地情深”——云南省群星奖获奖作品巡演在楚雄州、弥渡县与永平县等进行了12场演出,巡演节目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获奖作品为主。62名演职人员历时半个月深入基层,走过12个县区,为2万多名观众带去一场场别具民族风情的文化大餐。
12场巡演让百姓大饱眼福
群星奖是全国群众文化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近年来,云南省在群星奖评比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云南7个作品、3个项目荣获群星奖,4人获群文之星称号。此次巡演是云南省文化厅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惠民活动之一。参加巡演的节目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以及不同基层群体对时代生活的多元阐释。
巡演的最后一站是大理州永平县。当晚的演出在丽江风情的舞蹈《热美姑娘》中拉开序幕,优美的舞姿和闪烁的霓虹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云南省文化馆的小合唱《阿哈巴拉》、昆明市的花灯小戏《邻居·种鸡·杂毛鸡》、楚雄州的小彝剧《喜羊羊》、大理州苗族的原生态舞蹈《嘎蒙卡兜》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场。整场演出贴近生活,既反映了民族风情、团结和谐,也反映了农村新貌、乡村趣事,演出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永平县演出的顺利闭幕为云南省群星奖获奖作品12场巡演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许多观众表示:“能在家门口观看这样高水平的演出,真是让人大饱眼福,希望类似的活动能多多举办。”
巡演作品以浓郁民族风取胜
12场巡演中,很多节目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例如,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美蹉”为原始素材的舞蹈《热美姑娘》,表现了纳西族妇女勤劳、勇敢、质朴的精神。
苗族舞蹈《嘎蒙卡兜》中的“嘎蒙卡兜”是苗族打歌的意思,创作者以永平县苗族原生态舞蹈动作为基础,再现了苗族打歌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化。备受好评的小合唱《阿哈巴拉》以云南泸沽湖畔摩梭人的山歌《阿哈巴拉》为基调,以无伴奏女声合唱形式,展现了泸沽湖秀美的湖光山色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其创作者殷海涛说,自己虽然从小就生长在泸沽湖畔,但为了创作好这一作品,还是多次深入到泸沽湖地区进行采风。为了充分表现泸沽湖绮丽的风光和摩梭人独特的民族风情,在作品引子部分采用了《阿哈巴拉》山歌调子作为全曲的音乐主题,并通过增强声部变化,真切地表现了摩梭姑娘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
殷海涛说:“《阿哈巴拉》最吸引人的是其少数民族题材和唱法,现在已被摩梭人称之为‘摩梭第一调’,在当地非常流行,许多人会唱。”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广和普及该作品,小合唱《阿哈巴拉》除了原有的无伴奏演唱版本外,云南省文化馆又推出带伴奏的女声组合演唱版本。
“彩云奖”开拓群文活动新舞台
群星奖获奖作品仅仅是云南省群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以云南省文化馆为例,他们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品牌文化活动,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工作的新路径。例如,召集全省群文工作者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创作;下基层演出和辅导,激发各地群众文化活力;成功举办了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蹈大赛、云南省农民工文化节等群文品牌活动。
为了充分调动基层群众文艺创作和演出的积极性,推出更多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今年8月,云南省文化厅做出恢复“彩云奖”评选的决定。“彩云奖”是云南省群众文化领域的政府最高奖,创立于1997年,于1999年暂停评选。近日,“彩云奖”评选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该活动的举办充分调动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也是为冲刺2016年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提前储备精品节目。
据云南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调研员王芳介绍,根据《云南省文化厅关于恢复举办云南省“彩云奖”的通知》,获得“彩云奖”的节目可优先申报群星奖评选。“彩云奖”的评选,按照“三贴近”原则,突出“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基本导向,充分体现“彩云奖”在群众文艺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和持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