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动漫 >> 正文
早在一个世纪之前,美国的弗莱舍兄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动画转描机,并很快将其投入了应用。它能把一段实拍电影素材投射到透光台上,由此动画师 们可以轻松地描摹下素材里真人角色的复杂表演。因为降低了绘画的难度,节省了时间,转描机对于当时的动画制作来说是一种福音。但转描技术常常不能带来卡通 化的夸张动作,“只是多描了一遍”的制作工艺看上去似乎有些无聊和多此一举,于是很多创作者对转描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尽管如此,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的转描影像仍然发展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来自英国的年轻动画人约瑟夫·皮尔斯就是一位致力于转描动画的创 作者。他用一个又一个作品有力地回击了“转描无用”的指责。他目前已经完工的3部短片《起立》《全家福》和《酒吧》都出现在众多国际动画节的入围与获奖名 单当中。
《全家福》是约瑟夫·皮尔斯作品的优秀代表。短片讲述了一个四口之家拍摄全家福的故事。貌似和睦的一家人,实际上暗涌着激烈的矛盾:丈夫与妻子 百般猜忌,兄妹争宠……最终在“枕头大战”组照的拍摄中,四个人都露出了心底的凶恶嘴脸。皮尔斯通过大量有意识的形变处理,让转描技术不再单调无聊。例 如,妻子鼻孔极度扩张,盖住丈夫的脑袋,试图嗅出丈夫出轨的线索;儿子投入母亲怀抱,头深深地陷入了母亲的身体,表现儿子对母亲的依赖;婚戒紧紧箍住手指 并渐渐缩小,仿佛要把手指勒断一般,暗示婚姻对感情生活的束缚。画面中的这些变形,成了《全家福》在转描基础上再添加的内容,它们赋予画面以全新的意义。
同时,在线条绘制方面,约瑟夫·皮尔斯所坚持的是一种较为粗糙的、不经过精心调整的转描。这种方式也同样存在于理查德·林克莱特所执导的长片 《半梦半醒的人生》或者乔安娜·普里斯特利创作的短片《声音》等更早的动画作品中。这种转描带来的一个“副作用”是画面中的角色会不停地颤动——这在绝大 多数以“原画——中间画”为技法根基的主流动画中是拒绝出现的。事实上,这也是很多动画人对转描影像敬而远之的另一个原因。但皮尔斯却有效地利用了转描的 抖动特性。他善于在作品中表现一种焦虑不安的或者冲突激烈的氛围,而抖动的、线条不稳定的画面效果恰好可以强化这种氛围。因此,在皮尔斯的作品中,转描技 法使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统一。
皮尔斯有着旺盛的创造力。他时不时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新作的预告片段,或者某些不同以往的表现手法测试视频。这样一位长期保持创新意识的、不愿用一成不变的风格“吃老本儿”的动画导演,是尤其值得尊敬的,他的新作也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