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新书推荐 >> 正文
相 遇
飞机缓缓落在伦敦,窗外依旧是晴空,看着发亮的荧光屏,一行小字“伦敦时间19点”,瞬间愣住了,用双眼细细打量着天空,没有一丝黑夜的气息, 太阳似乎对伦敦情有独钟,停在这里舍不得离去,伦敦的天淡蓝,夹杂着淡淡的白,两种颜色十分默契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伦敦的背景色,不知道蒙蒙细雨之时, 是否更美。
从伦敦赶往波莱顿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正好静下心来端详一下伦敦。或许是四面环海的缘故,风特别凉,像是开着一个巨型空调,感觉是从夏天一下 穿越到了冬天。裹着厚厚的衣物,经受着阵阵冷风的洗礼,困意反而更浓了,奢求着家的温暖。已经十几个小时没睡,再加上4点起床,上眼皮不争气地耷拉下来, 一会儿便沉沉地睡过去。再次睁开眼,天已经暗了,像是不小心洒了的黑墨水,渲染着整个夜空,但底色却是蓝色,细细看去,泛着淡淡蓝光,有种神秘的美。忽然 感觉少了发动机的阵阵轰鸣,才意识到车已经停下,懒懒地直起身,窗外诡异的静,暗黄色的光修饰着宁静的校园。顺着一条蜿蜒的小路,便通到了住处。住的地方 像是一片别墅区,几栋两层的小楼随意地围着,小楼上部是暗黄的,下部贴满了小巧的红瓦,两部中间是一条用黑瓦修成的分界线,黑瓦整齐地竖状排列,简约、整 齐,屋顶上也是黑瓦,整个楼在远处看浑然一体,各个颜色搭配得十分完美,没有一丝冲突。环绕这小屋的是一片绿地,其实不止这,整个住宿区就是在绿色的映衬 下建的,植物的面积甚至多于房屋面积,在这里,感觉是在一个大公园,绿地中建的一个个灰色的阶梯和石凳,点缀着植物。洁白的鸽子穿梭在小屋和绿地间,时而 飞翔,时而停歇,发出断断续续的鸣响,增添了几分生气,不禁感叹:没有自然的世界是不完整的。夜渐渐深了,窗外很静,偶尔的动物叫声感觉置身于山林之中, 不知是什么触动了心的最深处。
英国的清晨有一种奇妙的魅力,催人早起。太阳还没露头,天空涂了一层淡淡的金,朴素和高贵都共存于此,却有种协调之感。打开窗,清凉的风一下子 涌了进来,急忙披上外套,躲开这热情的风。英国的风热情,人更热情,走在校园里,街道上,过路的行人总会亲切地跟你打招呼,上公交车时,司机都会和你道早 安;走在大街上,环卫工人会向你招手,好像是曾经的老友。在确认无数次和我打招呼的是陌生人后,我也开始向每一个经过身边的人道早安,用对待朋友的态度去 对待路人。人的一生会遇到数不清的人,如同天上的星,但大部分却是流星,转瞬即逝,没有留下丝毫踪迹,便消失在人群中,不能追寻,也不需追寻,不如给予今 生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一个温暖微笑,默默地看着背影消失于人海。
在英国,总是感觉身处于农场和森林之间,没有城市所普遍具有的烟尘和喧嚣,有种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平衡。当今,人们开始重视环境,重视自然,马 路两边种上了一排排绿树,城市边的不毛之地也铺上了一层淡淡的绿,几乎所有的空地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装点着灰暗的城。即使是这样,总感觉怪怪的,就 像是在枯树上接了嫩芽,城市与自然中间隔着一层薄薄的膜,虽然透明却无法破开。在英国却没有这种奇怪的感觉,它生来与自然就是一体的,与其说是建在城市中 的森林,不如说是建在森林里的城市。他不是刻意地用绿色修饰自己,而是舍不得迷人的自然,舍不得沁人心脾的绿,不知不觉把自己打扮得可爱精致。两边的小楼 矮矮的,瓦片中透露出中世纪的风情,显示着古典的美。每个小楼前都有一个精致的小花园,嫩绿的树藤缠绕着黑色的栏杆,牵牛花盘在枝头,绽放着自己的青春, 旁边小巧玲珑的扶栏整洁、干净,显示着主人细腻的内心,即使是快速发展的今天,主人依然悠闲地擦着扶梯,用双眼打量着世界,在这时间观念淡化的小城,这才 是生活。
走过安静的居民区便是商业街,道路两旁也切换了风景,典雅的复古花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开门营业的店铺,这些店铺大部分是咖啡厅或是快 餐店,一阵阵薯条和汉堡的香气扑面而来,灌满了整个鼻腔。这些楼也是古典建筑,却没有居民区悠哉,一个个紧紧地贴在一起,三层楼各司其职,才体会到什么是 “寸土寸金”。就是在这么一个地方,一座宏伟的教堂悄悄地躲在建筑之后,在拐了几个路口以后,才看到它的全貌。教堂占地面积很大,足足有一个街区,在商业 区显得格外奢侈,白色的墙,白色的瓦,每个尖顶下都有一个椭圆形的球,高大的石柱撑起了整个建筑。人活着,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更需要精神的寄托,没有物 质人无法生存,没有精神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宗教便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而建立的,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以求内心的清静和满足,气派辉煌的 寺庙成为人们的精神殿堂,成为许多人内心的皈依。
游子之思
走出校园,草场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放眼望去,淡绿、墨绿交织在一起,遍地的草一望无边,平整的像地毯一样铺在深褐色的大地上,大地并不平整, 而是跌宕起伏,波浪般的形态富有动感,远处,几棵小树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旷野上,投下片片树荫。眼前的景有两种主色调:绿和蓝,分为了大地和天空,天空依旧 是湛蓝无瑕,几朵白云悠悠地飘过,一会挡住太阳,一会又让太阳逃离,弄得世界一会灰暗、一会明亮,不禁希望太阳永远都躲在云后边,免得让世界陷于火热之 中。
又走到了那条熟悉的小道,眼前又浮现出那个缤纷的花园,车辆依然在穿梭,人群依然在涌动,步调依然不变,整齐划一,内心却有些不同,有种隐隐的 感动。漫步在无数次经过的街区,两边的小店灯火通明,即使是白天,也充斥着璀璨的灯光,把自己修饰得高贵而华丽,像中世纪翩翩风度的绅士,矜持地站在两 旁。中午第一次出来觅食,看着两旁的美食,不为所动,没有了第一天的新鲜感,一日三餐全都是西式自助,没有特别,没有任何期待。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溜达,在 准备放弃时,一家小小的餐厅让我的心微微地动了一下。并不起眼的小门,设施简陋的小店,在这么多雍容的绅士前更不起眼,就像是一个衣着普通还打着补丁的年 轻人,显得有些不合群。以前在国内总是喜欢看英文,感觉像是出国;真正出国,满街的英文把曾经的感觉冲刷得一干二净,当看到小店上写着“拉面馆”几个汉字 时,瞬间热泪盈眶,好像找到了家的感觉。这家拉面馆门涂的是红漆,那种中国的红,看着这红,感觉比北京的故宫更加亲切。走进店里,店员都是中国人,即使在 身边有很多中国人,但在这里有种特别的体验,像留学多年的中国人看多了金发,突然有一天发现了人群中夹杂着一丝黑发,重新拾起久违的国语时的感觉,当时真 想说:“我也是中国人。”仔细一想,他们也应该见多了中国人,我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只是一个普通的过客,留下的也只是片刻的记忆。见惯了刀 叉,筷子又从遗忘中苏醒,漂泊的心有了归宿。筷子背面还印着“how to use the chopsticks”,突然有种独特的自豪感:我会用筷子!虽然不算什么,虽然只是点滴小事,却贴着中国的标签。面很快就完成了,清澈的面汤上弥漫着淡 淡的水雾,几片碧绿的菜叶装点着窄窄的面,令人垂涎三尺。急忙开动,但第一口就领略了什么叫“烫”,舌头像触电一样,瞬间缩到嘴唇后面,这才意识到面是热 的!来到英国早不知烫为何物,奶和水永远待在冰箱里,各种的沙拉和水果散发阵阵冷气,好像能驱走酷暑,娇弱的胃可不这么想,一碗温暖的面汤终于暖了受尽折 磨的胃。连面带汤全部送进肚子后,还意犹未尽。留学的游子都会有对故土的依恋,对那片生你养你的土地,总有种浓浓的情。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故乡,故乡不是狭 隘的地区,而是宽广的祖国——中国。
(李翔宇,笔名墨雨,现为在校高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