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京剧艺术,微时代舞起来

//m.zimplifyit.com 2014年11月12日09:44 来源:中国艺术报 蒲波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振兴京剧谈何容易?如果振兴京剧的结果,留不下保留剧目,不能为京剧增添财富,不能吸引观众,反而让观众离京剧越来越远,那真是悲哀。

  ◎“移步不换形”绝不是一个保守落后的口号。在“移步”的同时,还必须遵循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保留京剧的本真和精髓。

  “你把京剧带走了。 ”萧长华在梅兰芳逝世后感慨道。

  今年是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逝世53周年,也是其诞生120周年,海内外戏曲研究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在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梅兰芳纪念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承办的梅兰芳表演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分享了新近的研究成果。

  梅兰芳先生,造就了一个京剧的神话;他之后的京剧是否能在今天繁闹的艺术世界突出重围,在微时代的新一代心中占据一席之地?与会专家学者面向未来,切近现实,守望古典,希望能以史鉴今,让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散发经久不息的能量。

  振兴京剧别远离观众,留废墟

  “振兴京剧喊了30多年,排演的新戏成百上千,能够保留下来并传之后世的有多少?是否有在群众中广泛传唱的唱段? ”戏曲评论家陈培仲说。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振兴京剧谈何容易?一部部新戏创排,可能是某些领导谋政绩。“排戏的费用,都是公款,根本用不着自己掏腰包,相反,都是获取名利的好机会。一旦获奖,领导有政绩,主创人员在晋级、住房上有实惠,一帮评奖专业户有劳务费,何乐而不为? ”陈培仲认为,不能一味去鼓励那种劳民伤财的创新,应当不忘老戏,慎排新戏,尽可能考虑新戏的成活率。如果振兴京剧的结果,留不下保留剧目,不能为京剧增添财富,不能吸引观众,反而让观众离京剧越来越远,那真是悲哀。

  各种汇演、评奖、戏剧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完成了获奖任务,即束之高阁,根本就没有修改、加工的机会。人们形容这些新戏是礼花戏剧,京剧节成为昙花节,在一次绽放之后,留下的是一片废墟。“大奖”成了“大忧” 。对此,业内人士已经有遏制举措。11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取消了评奖环节,代之以学术研讨,邀请京剧界专家、学者组成观演团,在每场演出结束后组织研讨会,对剧目质量、演出效果进行点评、探讨。

  冰面跳舞争取微时代生存空间

  一直以来,政府对京剧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怪圈周而复始不断盘旋着。

  究其原因,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张尧认为,京剧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变异了,大气候已经形成,致使包括京剧等一大批中国传统艺术犹如在冰面跳舞。京剧本体背负着很多,她已经不是纯粹的大众艺术消费,她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她被要求去传递正能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但是,社会却将传统文化抛向脑后。

  有种声音说,让市场来检验和淘汰京剧艺术吧,既然她没有生命力了,何必要振兴和扶持,就让京剧自然谢幕、挥手再见吧。张尧难以认同这样的观点:“如果照这种逻辑去思考和蔓延,很可能就有人会认为电脑已经普及,何必还要保留书法;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层次分明、颜色鲜艳,携带方便,不要再保留绘画了;节奏丰富、音色全面的电子合成器完全可以替代古琴和钢琴,等等。多么可怕的‘正义之声’呀。 ”

  张尧以为,微时代的技术全面发展,为京剧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京剧人可以通过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把京剧宝库中的知识点进行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梳理和改造,化整为零,通过小信息的传播方式,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上综合展示,包括京剧人才的培养方法、排练、剧照、演出录像等等。

  “移步不换形”避免生产“转基因”产品

  在京剧界,“移步不换形”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老话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探讨的文字连篇累牍,观点争论不断。

  对此,戏曲史论研究者周传家表示,这一话题至今还是“月朦胧,鸟朦胧” ,似是而非,没有定论。然而,“兹事体大” ,事关梅兰芳的艺术理念和表演体系,事关中国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还是有必要老生常谈。

  “ ‘移步不换形’绝不是一个保守落后的口号。 ”周传家强调,“移步”是一种手段,不“移步” ,京剧的表演就会陷入凝固僵化,会失去活力,走向没落。然而,在“移步”的同时,还必须遵循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保留京剧的本真和精髓。“不换形”的“形”不是指京剧表层的形态,而是指其内在的个性特征和基本模式——就是载歌载舞、抒情写意、象征传神的戏曲样式。

  “移步不换形”是梅兰芳先生对自己一生演出、创作实践的切身体会和深刻领悟的高度概括,体现出他对京剧表演艺术规律的科学认知。对于今天的京剧艺术家来说,继承、创新和发展是他们共有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福建京剧院院长刘作玉感叹,继承较易,创新、发展较难。越是传统“底蕴深厚” ,越是“博大精深” ,创新也随之而难。所谓难,不是难在新,而是难在对;难在“移步不换形” ,新“易”对“难” !不遵循艺术规律,丢掉京剧本质和艺术特色的创新,只能是“转基因产品” ,那就不是发展,而是在摧毁。

  京剧“走出去”须打破文化隔膜

  曾经,纽约四十九街剧院门前,排队买票的观众数以千计。一个老太太端了一个小凳子坐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把票卖黑市。他们等待的,是梅兰芳先生的京剧。“我们的戏剧形式显得僵硬刻板,在想象力方面远没有京剧那样驰骋自由。 ”尤金·奥尼尔赞道。

  其实,梅兰芳的访美演出,前期工作准备之细致到位,对于今天的戏剧营销都有借鉴价值。这其中,两位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经历的文人、学者齐如山和张彭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对于造访梅宅的各国王储、政要、社会名流等,梅兰芳都热情接待,几年间被招待的人数竟有六七千人。“他们回国后,都常来信联络感情,对梅君赴美一层,尤其热心:有代为筹划的,有代为布置的,都极愿尽这义务。 ”齐如山在《梅兰芳游美记》中记述道。不仅如此,齐如山还雇佣了两名美国通讯员,让他们时常与美国各报馆通信。在每封信里,更附上梅兰芳一两张照片,这种宣传法也颇生效力。

  戏曲研究专家梁燕全面梳理了梅兰芳访美的传播策略——

  仅就宣传品看,赴美宣传册《梅兰芳》的体量就约十几万字,从唱白、动作、衣服、盔帽、胡须、脸谱、切末、音乐八个方面对中国戏曲的独特舞台呈现进行介绍,另作梅兰芳历史并附有大量梅兰芳照片;剧目说明书采用介绍兼赏析的做法,把每场情节说清,详细说明某处某段话什么意思、动作什么用意,点明梅兰芳的唱工、做工哪一段最精彩动人;准备几十篇演讲稿,发布百余篇新闻稿,对于在美国剧场陈列的图像资料精益求精,光26张舞谱因工序复杂就绘制了长达数月之久。

  在剧目的遴选和演出的安排上,考虑美国人的欣赏习惯,时间不超过两个钟头,演三出,头一出和末一出梅兰芳上场,中间加别人一出。总导演张彭春为了不让观众厌倦,几番更新思路,所确定的最终演出模式将音乐、说明、戏、休息等段落时间精确到分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注重跨文化传播,尊重美国剧场演出习惯。比如,将中国的工尺谱改为国际化的五线谱;培训演出人员的外交礼仪;在美国聘请专业经纪人;翻译注重打破文化隔膜,《春香闹学》翻译为《淘气的女学生》 。

  1924年,泰戈尔观看了《洛神赋》 ,在赠给梅兰芳先生的纨扇上写道:“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遮盖着你的容颜;正像那遥望如同一脉/飘渺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的山峦。 ”今天谈论“梅兰芳为什么是大师” ,见解各异;然而,谈到如何从梅兰芳先生一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念中去寻找支撑京剧或者说戏曲艺术之魂的根基,却是殊途同归,离不开尊重艺术规律的创新。回溯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少走或者不走弯路,为了避免重画一个个徒劳的怪圈,可谓“梅开几度,戏香百年”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