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情景喜剧20年:总量不足 佳作稀缺

//m.zimplifyit.com 2014年11月17日10:10 来源:光明日报 杨洪涛
网络剧《废柴兄弟》剧照网络剧《废柴兄弟》剧照
电视剧《家有儿女》剧照电视剧《家有儿女》剧照

  从1994年的《我爱我家》伊始,情景喜剧在中国已经走过20年的岁月。中国情景喜剧的总体数量较少,佳作更是稀缺,但这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娱乐作用的电视剧类型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理慰藉和精神愉悦,以神奇的喜剧之光点亮了电视剧的生态家园。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总结其生产经验,探讨创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拿出相应对策,进而梳理出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引领中国情景喜剧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道路。

  喜剧创作考验艺术智慧

  情景喜剧起源于欧美,是一种以电视化的方式再现虚拟真实生活中幽默一面的轻喜剧。这种艺术形式以轻松的方式,让人们在幽默欢笑里暂时抛却现实中的烦恼和压力,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情绪的缓释,从而保护、修复和重建被沮丧情绪和消极态度所缠绕的心理机能。情景喜剧多以室内剧的方式把拍摄环境固定在少数场景当中,场景转换较少,镜头语言和剪辑方式力求简约,大都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表现凡人小事。这类作品不需要背负过多的言语说教,而是以接地气、近人情、低姿态的方式来诠释生活。

  与正剧和悲剧相比,喜剧对创作的要求更多,难度更高。它以看似匪夷所思的故事、娱乐搞笑的情节、轻松诙谐的语态、夸张变形的肢体语言和漫画式的人物塑造,将幽默、滑稽、讽刺和搞笑呈现于荧屏之上。让人笑比让人哭要难得多,所以情景喜剧的幽默与滑稽考验着创作者的艺术智慧。这或许就是中国情景喜剧总量不足、佳作稀缺的原因。

  新兴媒体开拓创作视野

  回顾过往,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至2000年的探索期。1994年,《我爱我家》一经推出就赢得收视率和观众口碑的双丰收。随后,英达等主创又趁热打铁推出《候车大厅》等剧。再加上海派情景喜剧《老娘舅》、粤语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等剧的集体发力,这一时期掀起一股情景喜剧的创作热潮。初次勃兴的情景喜剧在内容储备、桥段蓄积和题材选择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存量,而其作为一种电视剧类型的首次出现本身就给观众带来陌生化的审美观感,再加上当时整个电视剧生态环境也不像今天这么竞争激烈,不至于分流太多观众。凡此种种,情景喜剧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也是可以预料的事。

  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2010年的拓展期。家庭生活类如《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都市情感类如《都市男女》《红男绿女》,职场遭遇类如《候车室的故事》《售楼处的故事》,军旅生活类如《炊事班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古装戏说类如《武林外传》《万卷楼》……新世纪以来,情景喜剧在题材和内容开拓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很多剧作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种种因素将这一艺术门类推向了创作高峰期。探究这一时期情景喜剧全面拓展的原因,我们发现,探索期的成功案例促使更多的从业者投入情景喜剧的创作当中,并为之拓宽了创作思路。而观众的新鲜感和收视热度尚未消退,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审美疲劳,也为情景喜剧的发展留下了空间。

  2010年至今是情景喜剧发展的转型期。近几年,情景喜剧的创作水准未能实现明显提高,而观众对于传统包袱和喜剧噱头却出现审美疲劳。这期间,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全面介入情景喜剧的投资、创作和播出,剧作在拍摄手法、剪辑方式和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充满网络元素、适合网络媒体播出的剧作相继问世,如《爱情公寓》《龙门镖局》《废柴兄弟》等。这主要是由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情景喜剧的内容挖掘陷入瓶颈,观众出现审美疲劳,亟待寻求新的出路。而基于新媒体的大数据技术正好可以为情景喜剧锁定目标受众,网络上海量的段子、笑话和流行语也可以开拓创作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本土元素打造中国特色

  在我看来,虽然中国的情景喜剧已经经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尚未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期”。不仅在创作题材、制作模式、市场机制方面,中国情景喜剧尚未形成稳定和可观的规模,还缺乏像欧美情景喜剧那样流行数十年、影响社会风潮、深入人心的经典剧作和人物形象,也没有培养出足够规模的忠实粉丝群体。在这一状况之下,中国的情景喜剧要往何处走,我认为要把握好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传媒环境和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的情景喜剧在话题尺度和主题呈现上与欧美有较大区别,不可能无所顾忌地表现物质和本能欲望。因此,我们要走出一条本土化的创作道路,不能靠对欧美经典作品的简单克隆和照搬照抄,而应从传统艺术和民间典故当中发掘故事素材。当好莱坞对中国元素趋之若鹜的时候,我们却手持传统文化的金钥匙而无法开启情景喜剧的大门,实在令人遗憾。其实,利用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借鉴传统相声、小品、滑稽戏和哑剧等艺术形式,从《八仙过海》《济公》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奇中寻找喜剧元素。然后,努力塑造能够让观众记得住、留得下的人物形象。电视剧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一部剧作到最后,情节容易被遗忘,而成功的人物形象却能够成为经典。我们要塑造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有鲜明辨识度、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像《我爱我家》里搞笑古板的傅明、《武林外传》里风姿绰约的佟湘玉等。再有就是要注重台词语言的凝练度、流行性和传播力。一句幽默睿智的人生格言,一句贴合人物性格的口头禅,一句一语双关的俏皮话,一个世俗生活的搞笑段子,都可能成为具有持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经典语录。

  培养受众群体也是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必须完成的任务。当下,我们可以用大数据思维来洞察受众的审美喜好和娱乐诉求,锁定目标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提升故事情节的关联度和黏合度,借鉴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形成约会意识;提高剧情的话题性和兴奋点,让观众有带入感和认同感。再者,在播出渠道层面,要构建全媒体播出模式,制作适合全媒体播出的作品。如此一来,中国情景喜剧才能迎来真正的成熟和繁荣。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