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经典作家 >> 生平研究 >> 正文

孙犁的延安之路

//m.zimplifyit.com 2014年11月24日11:13 来源:中国作家网 梁 爽

  1944年的春天,华北联大高中班的老师和学生从晋察冀根据地出发,艰难地奔赴延安。他们是一群充满热血的青年人,出发前,他们甚至没有来得及向家人说一声再见,只是托人带个口信,或者捎一封书信,就开始他们人生当中一段十分重要的“旅程”。他们从阜平出发后,经盂县进入山西,然后经过忻县向西南而去,渡过黄河,经过绥德、清涧等地,最终到达延安。这个队伍里有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穿着“时髦”的青年人,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孙犁。

  孙犁上小学的那年,正赶上“五四运动”的爆发,而上中学的时候又赶上北伐革命。在此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对革命有了初步的认识。于是阅读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关注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一些人的论战,阅读五四新文化运动前驱者们的著作,再后来也阅读苏联新兴的文学作品……在回忆散文《在苏联文学艺术的园林里》中他写道:“对于国外的优秀的文艺书籍,我读得很少,在我读过的这很有限的书籍里面,俄罗斯和苏联的作品占着很大的比重。现在,已经不能说出,我最初接触的那篇传播着伟大的心灵的声音的文章,究竟是一个什么题目;但我记得,它是托尔斯泰的一篇短小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能够感动幼年心灵的非常成功的故事。”大量的阅读让孙犁比同龄人更早的成熟,更有远见,也更深刻地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弊端。

  1937年9月,保定沦陷,孙犁每天都可以看到逃难的人群,他借农民之口发出了“就要亡国了吗?”的感叹。当初在同口镇教书的时候,一位初中同学曾想要推荐他加入共产党,但孙犁那时自认觉悟不高,一心想要读书,又记着父亲不让他参加任何党派的嘱咐,所以没有答应。家乡沦陷后,冀中平原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几乎每个夜晚都可以听到乱枪声。孙犁在《平原的觉醒》中这样写道:“一九三七年冬季,冀中平原是大风起兮,人民是揭竿而起。农民的爱国家、爱民族的观念,是非常强烈的。在敌人铁蹄压境的时候,他们迫切要求执干戈以卫社稷……”这时的孙犁选择了抗日的革命理想,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一年的冬季,我穿着灰色棉袍,经常往返于我的村庄和安平县城之间。由吕正操同志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司令部,就驻在县城里,我有几个过去的同事,在政治部工作。抗日人人有份,当时我虽然还没有穿上军衣,他们也分配我一些抗日宣传方面的工作。”

  1938年初春,孙犁正式参加抗日工作,负责抗日宣传方面的工作。他不仅用笔参加了抗战,还参加实际工作,在晋察冀边区的抗战学院教书,主要讲授抗战文艺和中国近代革命史。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将进攻重点转向各抗日根据地,冀中形势严峻。抗战学院准备化整为零,分散工作。孙犁担任随军记者。他没有因战火的纷飞、连年的奔波、艰难的生活环境放弃创作,而是用手中的笔记录着革命战士的动人故事。1942年冬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了晋察冀,对整个晋察冀边区的文艺界影响很大。孙犁随后被调到《晋察冀日报》当编辑,不久又被调到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高中班教国文。

  正是身处在这样的一个风云变幻的社会之中,孙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走上了追寻革命理想的道路。当学院通知他要去延安学习时,他一点也没有犹豫,一定要“到延安去!”

  晋察冀距延安有几千里远,还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这个要“到延安去”的小队,每个队员身上都背了三匹小土布,供路上卖钱,以换取食用之资。为了安全,他们在路上还要时刻勘察敌情,行程必然会耽误一些。若是没有敌情,一天倒还可以走上六七十华里。由于队中年轻人居多,队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一路上说说笑笑,时常还可以听到队伍中的歌声。他们走得虽然艰辛,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恐惧或者寂寞无趣。

  孙犁初到延安,就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做研究生,后来在这里任教。他在这里结识了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和革命友人,并与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个时候的延安,刚刚结束整风运动,孙犁作为整风之后从敌后抗日根据地来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没有经过“抢救运动”,也没有什么思想上的负担,在写作上没有拘束。他在延安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而愉快的日子。他在土窑洞里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那时,延安正在开展着大生产运动,孙犁和同志们一起上山开过荒,种过地,甚至还修过飞机场,糊过火柴盒。当然,他也始终没有忘记创作。他先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以连载的方式发表了《游击区的一星期》,接着又在墙报上发表了《五柳庄记事》,后来在《解放日报》副刊陆续发表《杀楼》《荷花淀》《村落站》《麦收》《芦花荡》等作品。

  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自然要数《荷花淀》了。这篇发表于《解放日报》1945年5月15日的短篇小说,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孙犁以朴实而秀丽的语言、单纯而明净的创作风格,给读者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荷花淀》本身是战争题材小说,但作者却别开只眼,通过温馨而琐碎的日常生活场景突显虽然身处战争、但依然景美人美的白洋淀,刻画白洋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塑造美丽而善良的女性形象,说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也不为其过。在孙犁心目中,这些女性形象是“沉静的磁河和透明的琉璃河,在柔软的草地上流过,娇羞地不露一点儿声色,用身体温暖着身边的五谷,用乳汁保证了田园的丰收。”在小说中,孙犁并没有着墨去写男人女人们的外貌,动作的描写也不多,他用散漫的却又指向性很强的对话,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的鲜活。情感炽热浓烈,在笔端之间像河水一样汩汩流出,款款深情蕴涵于字里行间,在平淡之中潜藏着浓厚韵味。钟嵘《诗品·序》有曰:“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孙犁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流淌在字里行间,作者对诗性小说的追求浮出表面。他的小说总是如同散文一般,自然、优美、流畅、有灵性。这篇描写抗战题材的小说,虽然也有战争场面的紧张描写,但它让读者更多感受到老百姓的机智和勇敢。残酷的战争场面,在孙犁的笔下得到消解。不得不说,在《荷花淀》中,我们看到了作家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孙犁的小说不拘章法,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们感受到他那清新、俊逸的文风弥漫出来的诗的气息。在《荷花淀》中,孙犁那真挚的感情、浓郁的乡土风情深深地打动读者。当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目的也传达到位。孙犁后来说:“我在写这篇作品时的思想、感情,和我所处的时代,或人民对作者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和我生活经历相同的人,都会受到感动”。

  孙犁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很快就引起了鲁艺领导的重视,他也由研究生提拔成为教员。初登讲台的孙犁,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讲授对他思想和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红楼梦》。在讲课时,代系主任舒群去听课。课后,舒群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引发了一场“红学讨论”。孙犁认为《红楼梦》表现了贾宝玉的人生观,而舒群则认为是批判了贾宝玉的人生观,并引书中的《西江月》为证。到今天,我们再来看这场论辩,它的时间已久,谁是谁非,早已被时间模糊了轮廓。后来,孙犁还十分怀念这场论辩,在《读作品记(五)》中他这样写道:“……那时大家都在年少,为了抗日这个大目标,告别家人背井离乡,在根据地,共同过着艰难的战斗生活。任何争吵,都是一时激动,冲口而出,并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不可告人的成分在内。非同十年动乱之期,有人为了一点点私人利益,大卖人头,甚至平白无故地伤害别人的身家性命。”

  孙犁在“圣城”延安生活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但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荷花淀》等一系列作品。孙犁离开延安后,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及后来的一系列散文,都保持着他延安时期形成的一贯风格,用风情画一样的诗性故事来歌颂赞美伟大的劳动人民。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总会记得那似诗如画的白洋淀,铺天盖地的芦苇丛,一阵微风吹过,就像海里的波浪一样高高低低地起伏。而发生在白洋淀里的故事,同样也让人不能忘却。我们可以从细微而渺小的事物中,体会到那些平凡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平凡故事,强烈地感受到孙犁这位可亲可敬的革命作家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