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红高粱》: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

//m.zimplifyit.com 2014年11月26日10: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 娜

  凭借文学及电影的影响力、高水平的制作团队以及演员精湛的表现,电视剧《红高粱》开播伊始就赢得超高人气和口碑,不仅四大播出平台(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收视齐齐破1,最高收视率破2,更以网络播放量3周突破25亿的成绩,创下国内电视剧多个收视记录,成为2014年当仁不让的“压轴大戏”。

  电视剧《红高粱》为何能造就又一次的文化现象?在记者看来,这当中既有遵循艺术规律的必然,比如经典与品质的“回归”,也有在创作团队、观众意料之外的,对当代审美的“抵达”。

  情理之中:“50后”“60后” 

  意料之外:“90后”“00后”

  “身边的那个田野啊,手边的枣花儿香。高粱熟了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11月17日晚,《红高粱》上演悲壮的大结局,令许多观众含泪不舍,一些习惯看“韩国欧巴”剧的“90后”、“00后”,在网上大呼“追得入迷了”,“还沉浸在剧里的每一个角色里”。

  受到“90后”,甚至“00后”的追捧,显然不在电视剧版《红高粱》创作团队之前的意料之中。这部剧一直被预设会在“50后”、“60后”、“70后”观众中再火一把,以至于导演郑晓龙此前接受采访时谨慎地说:“面对年轻的观众,他们和当年那批观众的要求不同,审美已经到了新高度,能否做到,我还不知。”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红高粱》收获了年轻一代的收视群体。据爱奇艺平台数据显示,《红高梁》的热点话题基本全由“90后”生产,贡献了几乎90%以上的弹幕讨论量。而这些“90后”的弹幕评论,对剧情作出了更具潮流和年轻化的解读。

  一位年轻的观众“blesshealthy”评价说:“《红高粱》挺好看的,每个人物都很立体、饱满,每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情节、归宿合情合理,符合人性。就连小日本也有让人信服的逻辑和值得欣赏的点了。大的历史背景下,各种人物都鲜活地生长着,发展着,交错着,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已经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了。”

  在分析电视剧版《红高粱》为何会受到年轻人青睐时,一位“50后”的媒体人表示,抛开别的不说,这部电视剧有个性鲜明的人物、跌宕起伏的剧情、震撼的战争场面,本就是一部上乘之作,对于不纠结于历史背景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吸引他们的元素。

  情理之中:珠玉在前

  意料之外:另表一枝

  有小说和电影的“珠玉在前”,电视剧版《红高粱》注定要背负太多的比较,也容易让人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在《红高粱》收官当天,山东卫视专门播放电影版的《红高粱》,让观众更深入去品味和对比两部影视作品的魅力。

  不少观众反馈,电视剧版明显不同于张艺谋电影版的写意风格,电视剧《红高粱》中加入了多条故事线和翔实情节,新增了九儿初恋情人张俊杰、单家大嫂淑贤、县长朱豪三等重要角色,整部戏人物多达58个。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电视剧版《红高粱》确实充满惊喜。该剧成功塑造了一批有趣味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亦庄亦谐、特立独行的高密县长朱豪三,泼辣倔强、敢作敢为、深明大义的九儿,集霸气、匪气、豪气、义气、孩子气为一体的余占鳌,“吃喝嫖赌抽、奸懒馋猾坏”俱全的戴老三,恪守传统、内心压抑、精于算计又不乏善良的淑贤……

  电视剧版《红高粱》不仅复活了原著中一笔带过的朱县长,更顺应现代观众需求,添加了原本没有的单家大嫂淑贤、放大了“任副官”——张俊杰,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影及原著小说中留下的缺憾,被认为是文学作品改编的成功案例。在网友投票中,认为电视剧版《红高粱》让原著故事情节更加丰满的超过七成。

  除此以外,与电影版《红高粱》大多荒凉的场景相比,电视剧版的高密县给人“烟火气”的热闹感,剧中融合时尚潮流与山东农村风情于一体的服装设计,也成功吸引当代观众眼球,成为全剧一大亮点。

  “电影艺术形式不要求你仔细地编排故事,表现人物关系,它主要用意象表现精神。但对电视剧来说远远不够,我们要把人物放在一个很有烟火气的地方。”在这点上,导演郑晓龙与编剧赵冬苓的想法不谋而合,“电影偏陕西,我们这个是放在山东。陕西是蛮荒之地黄土高坡,山东是非常扎实、生机勃勃、各种复杂的社会元素交融的一个地方。”

  情理之中:永恒经典

  意料之外:时代之变

  虽然仍有人吐槽电视剧,但时隔近30年再重新诠释经典,并非易事。从编剧赵冬苓,到导演郑晓龙,再到演员及幕后班底,敢于直面挑战本身就是一种自信,值得点赞。

  电视剧《红高粱》延续了经典文本优良的血统和可观的红利。但仅靠原著,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人指出,客观评价一部文学经典改编的电视剧,首先还得看它是不是尊重电视剧的创作规律,讲好一个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其次要看小说想表达的那些精气神是否在改编剧中得以反映和体现。

  学者尹鸿认为,剧版仍然包含了《红高粱》小说当中对中国传统人性的某些反思,对情感、爱情的一种渲染,但没有了当年那种人性解放,对人性文化批判的精神、气魄。作为小说、电影的《红高粱》,和当时寻根文化、文化反思的时代背景相契合,也跟当时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的影响相一致。但在今天,这些条件不再具有,文化变得更加消费、更加娱乐。

  这种变化很难简单地评价好或不好,与其说这是电视剧的妥协,不如说是适应。正如郑晓龙所言:“电影《红高粱》出来时,刚好改革开放不久,人性被扭曲、压抑了多年,所以大家一看就特别喜欢。现在再看电影,你觉得还有那种冲击力么?现在要求我拍成那样的经典很难,有点强人所难。不过,至少我的这部剧能让人回顾经典,年轻人去回看经典也不错。”

  当那么多“90后”、“00后”在追《红高粱》时,我们又怎么知道他们不会汲取他们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呢?经典的魅力不就是如此,不惧时代之变,经得起一代代人的检验吗?就像剧中张俊杰说的:“一代代人生出来,一代代人又死去,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总要有些不一样,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活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