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洪流》:经典影视的翻生之难

//m.zimplifyit.com 2014年12月04日10:36 来源:北京日报 徐江

  看历史剧集《洪流》,容易产生错觉,一是北伐时期的装束,以及军校题材,让人联想到多年前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其次是杨烁扮演的男一号“公今寿”,名字过于古怪,很容易让资格老一些的观众想起当年于洋在电影《大浪淘沙》里演过的那个叫“靳恭绶”的主人公(当年也是迷倒一片女观众的)。

  后来一查《洪流》资料,发现一切皆有渊源:《洪流》的制片人正是当年《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制片人之一;而“靳恭绶”“公今寿”的角色出处更是同一个,都是来自于老革命朱道南的回忆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这个回忆录1962年被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大浪淘沙》,现在又被改成了电视连续剧《洪流》……

  同一个故事雏形,在不同时代分别被改编成了影、视,两个视觉产品同源却不同质。一是长度不同,拍摄的手段、载体、播放平台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不同时代影视作品在历史叙事以及进一步演绎方面的尺度差异。

  《洪流》拍摄得更晚,力求营造出一种写实感,包括对反方“张公仪”等几个国民党教官性格的刻画,也都努力靠向立体,但主要角色的名字缺乏历史感,除了公今寿的“公”这个姓缘起于古代的鲁国,别的姓名元素都太像当代人的,显出一种扎眼的随意。比姓名更随意的是学生兵们在军营里,似乎男女交往很容易。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时期,虽说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年轻人致力于移风易俗、男女平等,但是否在部队日常的生活中往来得比当代人轻易,难免还是会让今天的观众存了疑问。当然,“戏不够,感情凑”,这几乎已是当代影视的铁律,作为剧情安置也可以勉强理解,但多少会在“写实色彩”上失分。

  《大浪淘沙》本质上是一出红色浪漫戏。但因为拍摄于20世纪60年代,毕竟比今天离北伐年代近,当年的演员又比较风行体验式表演方法,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除了对反派教官的塑造),反倒比电视剧更接地气。浪漫故事的演绎,从观赏效果上看更具历史感。可电影的时长又较短,它对主要人物前后命运的叙述,又是碎片和拼接式的,反而比后来的剧集《洪流》更具备文艺技法上的现代性。而电视剧,因为“长度铺陈”这一体裁上的大前提存在,则几乎注定了是“前现代”而非“现代”的。

  当然,这或许也跟《洪流》导演陈家林的审美与拍摄习惯有一定关系。不过统观内地当下的优秀剧集,“前现代”依然是荧屏审美的主流,即便是最为强调电视剧制作电影化的张黎,他的《人间正道是沧桑》除了效果并不太好的、用舞姿或孤独镜头下的主人公来表达内心情绪波动,在绝大多数的叙事时段,其采用的仍然是写实性的叙述。无论是从美学、技术角度,还是广大的电视剧受众层面,华语历史剧在目前尚没有做好摆脱写实性的准备。这是今天历史剧集既好拍也难拍的地方。尤其是在没有超一线演员压阵的前提下。

  《洪流》之中,艺术水准最高的演员是张志坚,其演技比之当年《大浪淘沙》里演教官的演员、乃至大明星于洋,都要高出很大一块。有张志坚挺拔的身姿出现在镜头里,无论是当年的投机军阀,还是现在的军中地下党,都能带给人扑面而来的历史感。可张是演员,不是明星,所担纲的角色仅仅是个“主要配角”,不足以支撑整出戏。马跃演的反一号较他以往的表演有突破,“张公仪”大约也是他继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缉毒警(《生死英雄》)后第三个有一定神采的形象。但这两个大绿叶与表演非常努力的男一号杨烁,似乎并没有发生整体上的“化学反应”。究竟是剧本在设置上还有不足,还是表演的总体气场还有待完善?或许二者原因都有。

  《洪流》里女性角色多了,互相分戏,出彩的地方却少。电影《大浪淘沙》的女人戏也不甚出彩,可毕竟有一个大众情人式的“谢辉”在那里支撑着。《洪流》里的女角起不到类似的作用。而学生军里用来表现动摇和走向反动的两个“体制男”——“孙静宇”和“韩东水”,他们两个人的内心冲突加在一起,也没有刘冠雄在《大浪淘沙》塑造的“余宏奎”那么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洪流》和《大浪淘沙》源出一体,讲的都是“大时代转折处青年人所面临的抉择”这一母题,两部戏在演绎历史时所表现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仅是演绎层次上有微妙的不同。这样一来,“星味儿”更明显的老电影,显然比新拍的电视剧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洪流》除了结尾收得有些仓促,在今天神剧满天飞的大背景下,其实也并不算太差,只是有电影多年成功在前,也不得不退避一程了。用电影比剧集,本来是很没有意思的事。但对同一个作品、同一段历史的不同演绎,总还是会逗人们来评说。这其实也再次侧证了经典影视的翻生之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