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国百万大裁军30周年之际,一支被称为“祖国铁道建设突击队”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集体脱下军装30年后,再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日前,10集大型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在央视播出。在以往的诸多影视作品中,战争题材并不鲜见;但铁道兵这支特殊的队伍,以及他们特殊的战场和战斗,还是第一次在荧屏上得到集中展现。
铁道兵的前身,是1948年7月在东北组建的铁道纵队,1953年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从战火中诞生,在修路中成长。
影片以时间顺序为轴,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将一个个工程项目放在时代转折点上,突出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在解放战争年代,仗打到哪里,他们就把铁路抢修到哪里,可以说是“大军未动,铁路先行”。在抗美援朝时期,他们建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持续10个月的“绞杀战”。在和平建设的岁月,他们仍在移山填海,志在四方。鹰厦铁路使厦门岛与大陆连通,巩固了海防前线;嫩林铁路使大兴安岭的林业资源得到开发,保障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的经济复苏;成昆铁路被联合国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之一”,平均每一公里就留下了一名战士的忠魂;青藏铁路解决了高原缺氧和冻土施工的世界性难题……
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记忆。铁道兵所历经的艰苦卓绝的战争和建设,是时代的标记,更是纪录片最大的“看点”。
不过,历史却是由无数属于个人的生命记忆构成。影片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让一个个亲历者在镜头前回忆往事,展现出宏大历史中的细节,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情感故事。景春阳,原铁道兵8师39团的副团长,为了赶工期,父母先后辞世他都没能送终,这成了他的心病,至今难以释怀。李大芬,18岁参军来到大西南,复员后留在了当地,40多年来一直守护着一片安葬战友的墓园。王岳森,原石家庄铁道学院学员,回忆起当年摘下帽徽领章、告别军人身份的时刻,依然激动得难抑热泪……“老铁”们自然流露的真情,为影片增添了温暖的色调。
鲜活的记忆,终会随着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永远逝去。为了留住这份记忆,6个摄制组对600余名铁道兵官兵进行了抢救性采访拍摄,其中七八十岁的被访老人超过70%,得到的口述史料长达300余小时,行程超过3万公里。
此外,剧组还搜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影像资料,并充分采用情景再现、动画模拟、三维绘画等手段进行创作。总导演刘卫阳说:“希望能将观众带入历史现场,感受那段历史。”
1984年1月,铁道兵集体退出现役,改工为今天的中国铁建。但脱下了军装,却抹不掉军人的风骨。“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叶剑英元帅的题词,是“铁道兵精神”最确切的写照。
在今天,这样的精神仍然弥足珍贵。曾经用血肉之躯扛起共和国车轮的“老铁”们,为历史留下的不只是那一条条铁路干线,不只是难言的感动,更重要的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军魂,永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