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创新,为“非遗”注入活力

//m.zimplifyit.com 2014年12月19日14:07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朱珠

  说起文创产品,大家恐怕并不陌生。传统的文创产品,最常见的有文化旅游景点出售的各种纪念品,还有以影视、动漫人物为原型的玩偶,以及印有这些人物形象的服饰、生活用品等。随着时代发展,文创产品已不是小卖部里出售的纪念品这样简单的概念,而是文化与创意相结合的授权商品,前景无限。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曾推出一款“朕知道了”的纸胶带。这款清康熙皇帝真迹的复制品,以异常简单的4个字,引发了一场文创产品“霸气十足”的热潮。

  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北京文博会上,各式“非遗”衍生品显示了新兴文创产品的吸引力。在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力量”为主题的新疆馆,一家文创企业在展区的醒目位置摆放的不是他们的代表作品小馕挂件,而是哈萨克族刺绣旅行背包。一家艺术品公司展出了带有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图案的丝绸披肩、龟兹壁画库木吐拉新二窟穹顶图案的阳伞、丝路风韵茶具、丝绸手机壳、壁挂等。相对于传统“非遗”产品而言,这些“非遗”衍生品更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文博会期间,除了展示,参展企业最为关心的就是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以及文化与科技、金融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本届文博会共组织了150多场活动,其中,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产业链合作、艺术品授权为主要内容的专场推介交易活动达40多场,引来海内外1.2万名客商到会洽谈交易。据不完全统计,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产业产品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和入驻等协议总金额1054.56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串抢眼而耐人寻味的数字。它意味着一大批融入时代精神、传承创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产品作为主角登台,显示出中国文化市场的深厚根基和巨大空间。但需要看到的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文化产业面临提质升级的挑战时,文创产品要走的路还很长。

  当前,我国“非遗”衍生品的创作生产中仍存在着主题较为单调、表现形式单一、题材和风格较为老旧、作品互相模仿等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壮大文创人才队伍,提高“非遗”衍生品的创作设计水平,把传统因素转化成丰富多彩的现代品牌,让更多的“非遗”元素进入当代人的生活。

  此外,对“非遗”的利用和开发,必须尊重其形式和内涵,不能随意歪曲和破坏。“非遗”本身所凝结的文化内涵,是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基,是其衍生品的核心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所在。如果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违反了本真性和整体性这两个原则,就是对“非遗”的破坏,是对“以文化人”这一时代任务的曲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