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刘晔原:让口头文学遗产“活在当下”

//m.zimplifyit.com 2015年01月27日11:06 来源:光明网

  口头文学作为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种类繁多、数量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这些真正由普通民众创作出来的“原生态”文学,描绘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画卷,成为一部活态的中华文明史。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脚步日渐加快的今天,根植于农耕土壤的口头文学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也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亟待抢救和保护。

  我国已经陆续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口头文学作为其中一大类别,共有155项进入名录之中。从政府层面来说,口头文学的保护正在逐步得到重视。但大量有价值和有影响的口头文学都没能进入这一名录,民间对于口头文学的关注程度也远远不够。那么,我国的口头文学到底有哪些种类?目前对这一重要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如何?口头文学遗产对当代人的生活,乃至于社会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口头文学如何才能“活在当下”?带着这些问题,光明网记者采访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影视与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专家组成员刘晔原,以下为访谈实录。

  口头文学并非文人有意识地创作而来,是老百姓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载体

  口头文学首先也是文学的一种,因为它是有情节表述的文学样式,人们听这些口头文学,会感觉很动听,很有趣味性。另外还有像歌谣这一类的口头文学,它是有韵律的,能引人发笑或者沉思,使人得到美学上的浸润和情绪上的释放。文学最古老的样式就是通过口头传播的,掌握文字的人在当时是微乎其微,社会中下层人士都是通过口头的方式来创作和传播文学,讲故事、唱歌谣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有的还将民族的历史通过口头的创作记录下来。它们一般不是文人有意识的根据某个主题进行创作,也没有作者署名,是普通老百姓口头表达创作的,所以统称为口头文学。

  我国流传的口头文学种类是很丰富的,我们先从叙事类的说起。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神话,以及关于始祖、关于人口迁徙(如客家人如何迁徙到广东、福建)等的传说,都属于这一类别。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民间故事,它们并不要求史实考证,而是其反映的生活逻辑是现实的。另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叙事类口头文学形式,那就是笑话,因为内容生动有趣逗人发笑,所以也单列出一类。

  除了叙事类,口头文学还包括押韵类的,这一形式更加容易记忆和传播,朗朗上口。例如歌谣,我们小时候跳皮筋经常会唱的“马兰花开”,还有幼儿园里老师会教小朋友的“排排坐吃果果”,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史诗,少数民族因为有自己民族的信仰,神职人员作为民间的知识分子,可以很好地把本民族的历史通过一遍一遍的讲述完善起来,从而产生了少数民族的史诗,例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还有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它们被并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汉族也有很多史诗,如采录到《诗经••大雅》里的很多诗篇就有关于祖先从何而来,怎样带领人民种庄稼,民族怎样逐步繁盛起来的描述。跟史诗有点类似,但庄严度较弱的民间叙事诗也是押韵类口头文学的一种。上海的江滨老先生曾带头收集过很多民间的叙事长诗,如江苏地区的汉族叙事诗《五姑娘》,讲述了长工徐阿天和五姑娘的爱情悲剧,并且展示了广阔的杭嘉湖一代城乡的社会现实,让人从中领略到中国19世纪江南农村风情,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没有进入非遗名录的口头文学也要重视传承与保护

  据统计,目前已经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1372项(不包括扩展项目),而“民间文学”类只有155项,仅占名录的11%。可以说,进入这一名录的口头文学项目只占所有口头文学遗产的很小一部分,大量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都没有进入名录。这是因为国家公布非遗名录是带有抢救和保护的目的,各地濒临消失、影响较大的少数口头文学遗产才会作为重点抢救对象优先进入名录。而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已公布的155个项目作为其中口头文学的代表,可以唤醒普通民众对于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的保护意识。

  在我们进行口头文学保护的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有些民众对口头文学产生了一个误解,认为只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才能算做真正的、优秀的口头文学。有些民间传承人出去表演,经常会被当地群众问一句话,“你们是非遗吗?”如果不是,就会被看低。这对其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其次,各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的程序是比较繁琐的,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例如必须是该地区的代表艺术,传承人是该地区的代笔人物,必须活态传承100多年,中间不能有断档等。这些程序和条件限制了一些优秀的口头文学项目进入名录。有些口头文学的创作者并不是非遗传承人,但创作出来的作品内容是极其优秀的,但是因为同类别的项目和传承人已经进入名录,就被排除在外,这样的确伤害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口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以偏概全,进入非遗名录的只是大花园里的一小丛花,代替不了整个花园。没有进入名录的很多优秀作品,应该通过各种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体,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汇演、民间优秀作品征集等等给予一定的宣传。对于很多默默无闻的民间传承人,他们付出的劳动一样是有意义的,各地政府应该去摸清这些人的情况,并给予表彰和鼓励。

  口头文学保护对当代的意义:认知价值 创作激发价值 审美价值

  我也听到有一些人说,口头文学现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这种感觉其实是正确的。因为文学其实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产生在比较久远的农耕社会、乡村社会,像老北京的一些传说是在胡同里产生的,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很多人从胡同搬到了楼房居住,这些传说就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距离。因此我们才要通过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数据库等方式,将这些根植于农耕土壤的口头文学作品抢救和保存下来。这种保护的工作无论对当代人的生活,还是社会发展、民族发展来说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首先,它的认识价值非常高。每个人都是接受学校教育长大的,知识很多是来源于课本。但是课本之外的很多东西,包括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活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历史课本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细节。我们只能从口头文学里去寻找。

  其次,口头文学是作家文学灵感的源泉。它给我们作家文学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莫言就曾说过,他是在高密的民间故事里长大的。有了这些故事的祭奠,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来进行的,才能被广大中国老百姓所接受。说到这里,我想提一句,现在英语教育不能再压倒一切的发展下去,中国人按照外国人的思维去做事情,那不是不伦不类吗?慢慢地我们民族的文化,以及自尊自强等好的价值观念会被外来的文化冲击,最后处于弱势地位。现在国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英语在教育考试中的份量在慢慢弱化,开始重视并强调中华民族的语言美,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在这一过程中,口头文学可以提供丰厚的土壤。

  最后,口头文学的审美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从一些民间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的传统道德理念是代代相传的,这并不是因为信仰宗教的原因。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对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形成,善恶标准、美丑标准的树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西天问佛”的故事里,叫花子千辛万苦来到了佛爷面前,宁可放弃问自己的事情,却为路上偶遇的孤寡老人、聋哑儿童、境遇可怜的动物提问,解决他人的困难,最后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幸福。用现在的语言来说,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国人邻里互帮互助,以善为美的理念的确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最核心的价值观念。现在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提出的“诚信友善”,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这是最好的一个审美价值。同时,口头文学还常用一些对比、反讽的手法告诉人们,作恶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用生动的事例和戏剧化的情节,把惩恶扬善的观念传递了下去。

  口头文学在当代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

  提到口头文学,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传统故事和古老的民间传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实口头文学是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起来的。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项目,就收录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记录下来的口头文学,是包含了建国后的作品的。直到今天,口头文学的创作依旧是活跃的,它以新的笑话、网络段子、新歌谣等形式进入了当代的生活。比如现在群众讽刺贪官、讽刺不良风气的一些段子就可以算做当代的口头文学。

  如今,口头文学的传播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大多是通过一些新媒体,例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进行传播,通过这些平台流传的新的口头文学,那是极其多的。北京大学的段宝林教授就一直在收集当代歌谣,这部分的记录工作也是有专家学者在做的。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语言环境的扩展,如今口头文学的创作环境其实是越来越宽松的。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网络大V和段子手,对一些流传的网络段子进行了再加工和歪曲,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加强当代故事的传播和口头文学的管理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通过建设大型数据库保护逐步消失的传统口头文学作品

  对于传统的口头文学,由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像过去没有电视和网络,在村落、胡同、街头巷尾,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聊天讲故事,这样的外部环境在逐步消失,那么产生于这些环境下的传统口头文学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就需要通过建立数据库将其保存下来。

  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家庭抚养下一代的重任落到了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身上,这种隔代抚养成为了一个模式。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和媒体宣传,呼吁这些老一辈多讲一些优秀的传统口头文学故事给孩子们听。现在出版的幼儿图书很多都被国外的故事所充斥,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口头文学数据遗产数据库项目完工以后,我希望把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秀故事挑选出来,做成幼儿图书和动画,进一步扩展传统口头文学的传播方式和平台。

  现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其下属协会所库存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收集上来的县卷本已经基本录入完成了,大概有3500多本,总共约7.7亿字,已经超过了《四库全书》的字数。今年下半年,还有个人收藏的非县卷本,稀有的民间宝卷、宣卷,以及木偶戏的脚本、民间说唱等6000余册口头文学文本将要录入数据库,第二期工程即将上马,我们将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中国口头文学达成的数据库系统。建成以后,这个数据库将向全社会有条件的开放,通过互联网平台供普通群众查阅,另外我们还准备向专家学者提供更高层次的资源服务,例如可以研究比较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口头文学作品,节省他们到各地考察、收集资料的时间。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源,从而促进中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发展。

  (光明网记者 田文姝采访整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