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铁血红安》讴歌中国精神

//m.zimplifyit.com 2015年02月03日10:16 来源:人民日报 张金尧

  近期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铁血红安》,是一部具有独特内蕴的红色文化力作。它讲述了发生在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的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三人的人生故事:三人本是“把兄弟”,他们不畏强暴,共同击退军阀兵痞,后来都拿起了枪杆子,却选择了不同的阵营,或进入共产党军队,或进入国民党军队,或安营扎寨自立山头。在反击日寇时,他们同仇敌忾,但是在选择民族未来的引领者时,他们又追求不同的信仰。改革开放后,三人最终“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铁血红安》尊重文化建设规律,有着建设红色文化的自觉意识。我们今天建设红色文化,就是以审美方式来真实记录和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对外抵抗侵略、获得国家独立,对内获得政权、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历史。《铁血红安》选取了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湖北省红安县,塑造了抵御日寇、夺取政权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的英雄儿女群像。红安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诞生过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明代思想家李贽,以及现代著名翻译家、文学家叶君健,史学家冯天瑜,经济学家张培刚等一大批名士。近代以来,这里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秦基伟、陈锡联、刘昌毅等为代表的200多位人民军队的将军。《铁血红安》珍视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际,以大众化的长篇电视剧形式艺术地展示独具魅力的红安文化,彰显了创作者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和弘扬文化正能量的创作意识。

  电视剧《铁血红安》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通过观看此剧,观众将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需要杰出的将领,更离不开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这样的铁血男儿。这些铁血男儿在严酷的斗争中找到了理想,坚定了信仰,铸就了骨气,真真切切体现了中国精神。不仅如此,《铁血红安》还生动、真切、形象地展示了革命的艰辛。在该剧的结局,“齿摇摇发苍苍”的三位老者在历史博物馆重新聚首,令人感慨万千。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们历经“方杠子”死而复生、“刘铜锣”“戴慧平”两人各为其主拔刀相向、“压寨夫人”方蕾在爱人面前背负手榴弹冲入敌阵……其情其景,壮怀激烈。

  《铁血红安》较好地处理了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自《亮剑》始,近年来,电视剧处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有了新的突破:在进行革命叙事、塑造英雄形象时,有意识地让英雄人物行进在“接地气”的平民化生活轨道和情感逻辑之中。这种追求人物丰满、故事虚实有度的创作方法,是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和书写革命历史的结果。《铁血红安》在这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它是戏剧而不是戏说,是传奇而不离奇,是抒情而非滥情。例如,讲述“刘铜锣”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过程,其情感逻辑和思想逻辑真实可信:最初三兄弟“勇救戏班”体现了少年的天真,自建队伍、占山为王则显示了“山大王”的匪气,而正是从这种动不动“不干了,还不如占山为王”的冲动匪气到在革命熔炉里不断锤炼成国家前途引领者的一身正气,从一己之小我而变成为国为民之大我,刘铜锣的心路历程和艺术形象得以生动完整呈现。而这,又何尝不是中国工农红军直至现代化革命军队中太多的“刘铜锣”精神成长史的典型?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灵魂。电视剧《铁血红安》充盈着革命历史题材应有的理想信念,又有表现这种信念的高超的艺术技巧,讲好了中国革命故事,传达了中国革命精神,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是一部自觉建设红色文化的力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