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文字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所系。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与其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密切相关。正如罗常培先生所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使用寿命最长的几种文字之一。汉字记录、沉淀而成了华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透过汉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文化观念、文化特征,找到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脉络,还可以进一步把握民族文化中深层次的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社会习俗等。而生活于中华大地上的其他各个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和文字也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
什么是“文字”?按照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的说法,“文”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描写而创造的书写符号,所以“文”一般都是独体的;而“字”则是由独体的“文”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所以“字”一般是合体结构。而“汉字”的名称,最早见之于《元史》。该书之《兵志·马政》与《刑法志·职志》中均提及“汉字”,为了与蒙古文、回回文相区别,而汉人一般只称“文字”,不说“汉字”。
文字总是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通过文字记录的文化自然也不例外。什么是“文化”?《周易·贲卦·彖传》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末年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可见,“文化”一语本来是指以文德进行教化,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不过,无论是文字,还是通过文字记录的文化,都不是政治单纯的附庸,自有其独立的生命力。
任继愈先生在《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一文中说:“汉字是中华各民族各地区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汉字对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对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等多方面的功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有了汉字,政令得以畅通无阻,汉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各民族之间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汉字作为全体中华民族使用的最主要的文字,承载着世界上最多的文化典籍,构筑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丰厚的宝藏,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汉族,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有力见证,也是中国文字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满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傣族、彝族、苗族、纳西族、水族、拉祜族、景颇族、锡伯族等,都有自己的文字。随后,壮族、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白族、土族、瑶族等,也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中,有的民族还不止一种文字。如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四种傣文,即傣泐文、傣哪文、傣绷文、金平傣文。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尽管诞生时间不一、形态多样,都对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这条河流经之处,一些东西会被裹挟而去,一些溪流可能会干涸。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活跃一时的民族不见了,其语言、文字也随之消失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早期的文化将变成一堆瓦砾,最后变成一堆灰土,但精神将萦绕着灰土。”漫步于历史的断墙残垣中,不时地捡起那些被遗弃的刻有文字的碎瓦,脑海中突然浮现古代民族战火纷飞、饱经风霜的历史长卷。是的,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于阗文,八思巴文、西夏文等文字,虽然现在没有多少人能辨认,但是用这些文字记载下来的历史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浪潮席卷到世界各个角落,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正在迅速地消失,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中国,情况同样如此,不仅许多少数民族文字濒临消亡,连汉字的传承也面临空前的困境。数字化使人们不再依赖笔与纸,阅读不再是捧读书本,文字的记录方式在许多情况下由书写而变为敲击,文字书写所折射出来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式微,文字赖以生存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脆弱。如今,传统艺术书法与篆刻,已列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鉴于文字在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以文字为载体的民族文化矿藏之丰富,有感于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字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2014年初,文化部非遗司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共同启动了“我们的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字书写与传播”专题资源库项目,对与我国各民族文字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影像史料和传承人口述史料建设。在广泛阅读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实地走访的基础上,编写了《我们的文字》一书。(国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