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舞台人物 >> 正文

刘兰芳:一个时代的声音记忆

//m.zimplifyit.com 2015年02月10日10: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 婷
    刘兰芳 刘兰芳

  “……往脸上看,面似银盆,眉分八彩,目如朗星,颔下微须;胯下一匹白马,掌中一杆银枪……”若不是这熟悉的声音自台上传来,记者很难相信,自己真的如愿见到了“收音机里”的刘兰芳。

  对大多数听众而言,刘兰芳是个神秘人物,常闻其声却未见过其人。眼前的刘兰芳,身材挺拔,脸盘圆润,一头利落的短卷发,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举手投足尤显镇定自若,整个人的气质一如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正气凛然。这种正气,并非演绎,是由内而外的艺术修炼所成。

  “岳飞”让评书火遍大江南北

  在国内,提起刘兰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的评书和邓丽君的歌曲,姜昆、唐杰忠的相声等一起构成了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记忆。

  几十年前,听收音机还是家家户户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刘兰芳那独具魅力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从她口中说出的《岳飞传》、《杨家将》等历史故事,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令人百听不厌。那时,从老人到小孩都是她的铁杆粉丝,一家子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听评书,就像孩子每日上课般守时,须听完那句“且听下回分解”,才能极不情愿地“下课”。

  刘兰芳说,她压根没想到,竟是“岳飞”助自己走上了事业的巅峰。1979年,《岳飞传》火遍了大江南北,不仅先后有百余家电台同时播放该评书,更带动了国内整个评书行业的发展。人们也从此知道了,有一个书说得特别好的女先生,名叫刘兰芳。

  刘兰芳与“岳飞”的缘分是自幼结下的。刘兰芳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从小随母学唱东北大鼓。在刘兰芳的印象中,母亲特别敬重岳飞,一有空就给她讲岳飞,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虽然刘兰芳那时年幼,还不太懂得“报国”的深意,可从母亲崇敬的眼神、语气中完全听得出,岳飞是一位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古人。上学后,刘兰芳又常听老师讲岳飞的故事。岳飞的英雄形象在刘兰芳的心中越发清晰。

  渐渐地,听岳飞的故事成了刘兰芳生活中重要的内容。当听说鞍山市曲艺团老艺人杨呈田来辽阳唱西河大鼓《精忠说岳》时,刘兰芳便常跑到茶社去听他说书,还成了满场成年书客中唯一的小姑娘,显眼得很。很快,这个扎着小辫儿、场场不落的小姑娘便跟着杨呈田进了鞍山市曲艺团……后来,刘兰芳又拜赵玉峰等著名艺人为师,正式走上评书艺术之路。她最爱学的,自然还是岳飞的故事。

  好一个曲艺之家

  这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人,那就是她的丈夫——曲艺家王印权。

  “我和兰芳既是同乡也是同学,共同的艺术追求让我们走到了一起。风雨同舟五十载、相濡以沫度时光,我愿做绿叶,永远伴兰芳。”在日前在京举行的刘兰芳新春听友会上,王印权一席感言引起现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一番情话说完,王印权又拿出一个漂亮的兰花胸针,当众送给刘兰芳,其大胆示爱的举动,令全场轰动。此时,台上的刘兰芳虽表面不动声色,内心还是被丈夫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又喜又羞,接过兰花胸针后,深情地回复道:“有首歌唱道‘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我觉得,我所有的荣誉有2/3是家人的。” 全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

  “过去的生活,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苦,但我无怨无悔。”刘兰芳说。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都是穷孩子出身,婚后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两人住在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家里没什么家具,一张饭桌放在过道上。就连一坨毛线也得好好珍惜。据刘兰芳回忆,这毛线得先给丈夫织成毛衣,等毛衣破得不能再穿,拆了、洗净,再织成手套给孩子戴。

  人穷志不穷。这样的苦日子更是把两个要求上进的年轻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立志重写《岳飞传》。白天,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在团里演出。晚上,等孩子睡下了,便抓紧时间搞创作。每夜,夫妻俩都要查阅资料、回忆师傅传授的故事梗概,讨论新一回的内容。一旦内容定了,夫妻俩便自觉地一个写书,一个睡觉;写书的若支持不住了,便唤醒对方接着写,自己再睡下。整整近一年的夫妻“轮岗”,共117回60余万字的《岳飞传》终于大功告成。

  这一段非同寻常的“革命”家史,便是刘兰芳夫妻情比金坚的感情基础,也激励着刘兰芳在评书艺术之路上勤勤恳恳、大步向前。如今,刘兰芳虽已年过七旬,但依旧坚持每年与别人合作录制一部新书。

  刘兰芳的两个儿子也投身曲艺界。大儿子叫王岩,在二炮文工团说快板;二儿子叫王玉,在煤矿文工团说相声。好一个曲艺之家!

  评书传承还看今朝

  评书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而如今,多种原因造成这门传统艺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为使此艺术血脉不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评书传承人的刘兰芳一直在培养评书传承人上不遗余力。如今,她的徒弟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把评书艺术撒向了社会各阶层,一些人甚至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评书传承人。

  这些年,作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刘兰芳将评书的传承与基层惠民演出工作结合起来。她深知,虽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是许多偏远农村的生活还很艰苦,特别是灾区、革命老区,需要城里的文艺工作者常去看看,送去文化关怀。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本在国外演出的刘兰芳一得知消息立刻回国,第二天就参加了央视的大型赈灾晚会,并捐款3万元。对于一位评书演员,对于刘兰芳的家庭来说,捐款3万元不是小数目,可对灾区捐款却是她常常做的事。非典、东北的水灾、南方的大风雪……她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参加了赈灾晚会后,她又赶往灾区义演。

  在刘兰芳看来,每一次“下基层”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教育和激励。在那里,她甚至不需要舞台——她在哪里演,哪里就是舞台。2006年河北涿州、2008年广西资源 、2009年辽宁大连、2010年河南开封、2013年海南文昌……全国各地都活跃着刘兰芳的身影,流传着她讲的《岳飞传》、《民族魂》……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刘兰芳深入基层演出超过100场,几乎每三天就要演出一场,最多时一天演3场,即使生病也照常演。

  连刘兰芳自己也记不清,究竟参加了多少次惠民演出活动。刘兰芳说:“这就是文艺工作者肩上的社会责任。听众喜爱评书艺术,使我有了今天的荣誉;时代给了我支持,使我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就应该抱着感恩的心,唯有多说书说好书说新书,更好地为听众服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