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上官云) 18日20时,央视羊年春节晚会(以下简称羊年春晚)准时呈现。由于今年有三个以“反腐”为题材的节目登上春晚舞台,近年来逐渐成为吐槽重灾区的语言类节目颇受期待。19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张颐武接受记者独家采访对此做出点评,并逐一分析语言类节目“笑果”不佳的原因。他认为,羊年春晚的语言节目可用“有平无奇”来概括,既无高峰亦无低谷。由于语言类节目原创难度极高,春晚又处在转型期,张颐武表示,观众在面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时候需要放松心态,不能期待太高。
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有平无奇:无高峰无低谷
2015年羊年春晚共有10个语言类节目,包括贾玲、沙溢等人表演的《喜乐街》、岳云鹏、孙越的《我忍不了》以及之前颇受期待的苗阜、王声相声《这不是我的》等等。张颐武以“有平无奇”概括了这些节目的特点。
笑料不足是张颐武首先提到的一个问题。他表示,语言类如果追求好的喜剧效果,那么就要求故事、笑料以及演员的表演都是新鲜的,《我忍不了》之中的一些诸如歌曲“五环、六环”等桥段在早先的节目中早已有表现,“所幸之前传播范围还小,不然一经春晚舞台传播后,覆盖面会很广,旧的笑料难以再让人发笑。”
“另外,如何处理好‘通俗’和‘庸俗’的界限,分寸也很难拿捏。”贾玲等人表演的《喜乐街》涉及“女神”、“女汉子”等词,羊年春晚播出后不久,便在一篇谈“春晚性别歧视”的文章中被提及,而张颐武觉得,喜剧难以避免会谈到价值观的问题,如果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完全正面等等,难度就更高了,“那些事儿都是很敏感,当然如果只是调侃无所谓,但如果从一个更高的标准看,可能就很严重。”
同时,在张颐武看来,生活积累对创作出效果好的语言类节目来说十分重要,主流价值的表现要更具体生动的表现。他充分肯定《这不是我的》积极之处,但同时表示,人性中有很多深度的东西,需要耐心挖掘,不是单纯加大批判尺度能够解决的,“整个节目差强人意,艺术上仍然有努力的空间。”
“总的来说,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无高峰无低谷,在起承转合上比较平稳、平和、平常,过渡顺利,也算难得。”张颐武认为,羊年春晚力求接地气、接社会大主题,这都是十分积极的地方。
原创难度大成语言类节目瓶颈:观众无需期待过高
为何历届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年年精心准备、但年年都是吐槽的重灾区?张颐武认为,关键问题还在于“原创”二字,并且语言类节目要做到“开门红”,在短时间内有爆发力,否则很难让观众持续观看。
语言类节目的这一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创作,尤其进入电视时代,传播速度加快,小品、相声等很容易“见光死”,随后民间文化引入,语言类节目开始以民间艺术为中心,持续约20年时间,在表演上仍然有“陈旧性”的难题。网络兴起后,很多笑料得到迅速、广泛的流传,人们被密集的笑料包围,笑点增高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在语言类节目中,原创的困难性极大。张颐武解释:“包括相声在内,笑剧的递减效应很明显,尤其是在春晚这样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舞台上:包袱第一次曝光后,观众的期待会减弱,之后再次呈现的时候便难有新奇感和最初强烈的喜剧效果。这点不像歌曲,旋律越熟悉反而越有味道。”
张颐武认为,从现实的角度来写隽永人生的方式是正确的,一个好的语言类节目要有永恒的人生哲理在里边,但急着讲现实反而欲速则不达,“语言类节目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多少年积累而成,一时间也难以迅速解决。即便是深入了解普通人生活,笑料的整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在面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时候,就需要放松心态,不要对其期待太高,“可能‘吐槽’还会少一些吧,当然还期待未来更多人才和作品的出现。”张颐武同时提出了解决之道:“语言类节目要在春晚之外努力发掘其它的表演平台,打破旧的框架,对题材和观众有新的认知,同时,在创作中对社会主流价值有积极正面的理解,才能再度绽放这门艺术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