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今日作家 >> 正文

王渝生:科学幻想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m.zimplifyit.com 2015年02月21日10:52 来源:中国网

  记者:你曾长期研究自然科学技术史,并曾担任中国科技馆馆长,又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战略研究专题组组长,你认为科幻作品与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之间有什么联系?

  王渝生:自主创新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第一句话。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提法。事实上,严格说来,只有原始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因为创新的本质是从“无”到“有”,当然具有原创性;凡创新必是自主的,难道还有他主的创新?而集成创新是从“小有”到“大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从“他有”到“自有”,都是从“有”到“有”,当然也有量变引起的质变。

  因此,自主创新需要从“无”到“有”的智力能力的开发,“无中生有”谈何容易?首先要敢想,敢于想像从古至今尚无而未来可能会有的东西,这就是幻想,这就是人的大脑、人的思维、人的智慧中最可贵的功能,这就是创新的萌芽和生长点。但是,创新是实实在在的,它期望把幻想变成现实,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这就要求科学幻想。

  科幻作品是科学幻想的载体。科幻小说作品通过期刊发表或图书出版供读者阅读,科幻广播影视作品通过广播电影电视供受众视听,还有卡通、动漫、电子网络游戏、儿童玩具、科幻主题游乐公园等多种多媒体科幻作品,以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供大众选择使用。

  科学幻想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发现。科学需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科学也需要丰富的想像力,敢于幻想,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文学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样需要既脚踏实地又富于幻想。科幻作品是科幻内容和文艺形式的有机结合。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科幻作品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体现,而科幻作品又通过媒体传播促进创新能力的开发。

  记者:科幻作品中的一些幻想在今天已经被科技证实、实现了,这种实现是缘于严谨的科学研究。从自然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会出现科学幻想经常会被科研成果印证的情况?

  王渝生:一部自然科学技术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幻想促进创新思维、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历史。也许,古代的100个科学幻想,在今天只有1个变成了现实;而今天的一千个一万个科学幻想在未来也只有1个可能实现,这都纯属正常。科学史上记载了众多的成功的科学家的名字,但比起不太成功甚至失败者来说,恐怕只是极少数。在科学发现的探索和技术发明的创新上,失败远远多于成功。哥德巴赫猜想几百年来,有多少数学家力图证明它,都失败了,陈景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离这个数学难题的最终解决只剩下了一步之遥,但也许这一步之遥还要走几百年,甚至永远走不到呢!但是,数学难题是下金蛋的母鸡,在人们试图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发明了若干新的数学方法,甚至开辟了若干新的数学发展方向和创造了若干新的数学分支。这时候,目标倒不如过程重要了。

  科学幻想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而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比后天培养形成的责任心和功利心更能成为科技创新的巨大动力。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科幻片,还是黑白的、电影画面有些抖动的片子,描述地球上的一群人被塞在大炮的炮筒里发射到月球上的情景。这个场面引起了我心灵上的巨大震撼。一开始我觉得这事不可能,简直是天方夜谭。后来我老是思考着,有没有办法往大炮里多放些火药,又让人裹上一层厚厚的防火衣,瞄得准准地对着月亮发射,也许可能成功。后来不是有了20世纪60年代历经近10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系统工程,实现了人类登月,在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吗?

  从自然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来看,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广度和深度随着时间推移的逐步提高,作为生产工具的实验仪器不断改进,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制成功和使用,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等等。客观条件的改变和主观的努力与创新,使科学幻想经常被科研成果所证实或证伪,那就不足为怪了。

  记者:科学幻想作品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中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有一席之地吗?

  王渝生:科学幻想作品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中当然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近代实验科学诞生之前的古代,思辨性的科学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常见诸神话、传说、假说和幻想。近代科学革命之后,随着18世纪、19世纪、20世纪的技术革命,顺次诞生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则逐渐成为了第一精神力量,人类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形态有了更多的基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深入思考和理想幻想。如关于宇宙航行、星际旅行、太空移民、外星人、机器人、克隆人等,都是科技史篇章的组成部分。

  记者:目前我国的科幻文学,包括科幻电影的创作事业不够繁荣,对科幻作品感兴趣的受众也不是很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从中国科技发展史来看,中华民族是不是一个缺乏科学幻想的民族?

  王渝生:当前我国的科幻创作事业不够繁荣、拥有的受众面不理想,不能怪罪于大众,更不能归咎于我们的老祖宗。

  不能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科学幻想的民族,也不能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缺少创新精神的民族。现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论语》、《孟子》、《三国志》火得很,殊不知《易经》、《墨经》、《山海经》中有多少优秀的传统科学文化,有多少奇特的科学幻想,有多少可贵的创新精神!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实则在7000年以上)。5000多年前,世界文明四分天下,中国有其一。2000多年前,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相继衰亡下去,中华文明还在持续发展;这时爱琴海出现了古希腊后来是古罗马文明。因此,2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犹如两颗璀灿的明珠,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交相辉映。这时如果说世界文明两分天下,中国占半壁江山。1000多年前,欧洲进入封建时代,史称“黑暗中的中世纪”,中华封建文明在唐宋金元时期在世界上独领风骚。我们不仅有技术上的“四大发明”,科学上的天、算、农、医,还有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盖天、浑天、宣夜说,敦煌飞天、万户升天等“科幻”。只是到了近代,西方有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有了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中国还在封建老路上蹒跚地爬行,这才落后了。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充满艰辛和屈辱,同时也是奋斗与辉煌的历程。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今天,我们的科幻创作、科普创作,需要创新,但切切不可数典忘祖!

  我国现代科幻文学的萌芽始于20世纪初,但只是个别人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产生了第一批业余科幻作者,如郑文光、童恩正等人。70年代未80年代初,是中国科幻颇为闪光的年代。如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曾经发行上百万册,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也被搬上了银幕。1981年,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时,参加过对李约瑟博士的接待。我记得他主动地问过我们,中国人写科幻小说吗?他又说,科学需要幻想,幻想是科学之母。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科幻作品才有生命力。到了1986年,杨振宁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过,最近书店里武侠小说颇多,科学幻想小说廖廖无几,有点不堪设想。他又说,美国非常重视科技报道,经常出版科幻小说,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幻创作又开始了一次新的启动。直到现在,关于科幻作品的理论问题,科幻作品属不属于科普作品的问题,都在引起激烈的讨论和争议。我认为我们应该总结我国科幻创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同时借鉴和汲取西方国家科幻作品创作的经验,不要加很多的框框,干起来再说。但是,科幻科幻,姓科名幻,一定要有科学性,更要有幻想。既然是科幻作品,还要有文学性、艺术性。至于它是不是科普,不必严格要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