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演艺市场 >> 正文
综艺电影,起源于20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户外真人秀节目。这种将电视内容直接平移到电影银幕上播出的内容模式,其开篇相当不错,宣称获得7亿元票房,可谓一鸣惊人。
2014年末,《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2》以及《爸爸的假期》依次跟进,截至3月3日,《爸爸去哪儿2》票房累计2.17亿元,《奔跑吧兄弟》过4亿元。观其效果,单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讲,表现都还算可以,至少没有赔本。不过自《爸爸去哪儿》之后的几部综艺电影,其表现已渐次平庸。细究起来,耐人寻味。
为何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跨界”成为电影,并且比一般的电影更有票房号召力?
首先,笔者认为,中国电影不存在具有“独立尊严”的市场。即使要说有,也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存在,根本不具备真正的市场战斗力,所以也就不具备捍卫自我市场的实力。那么,一个只有“形式感”的市场存在,就是纸糊的窗户,任何外界的力量,正如大侠客深夜行刺,潜伏于目标人物的窗子旁,食指上沾点唾沫,就可以在纸糊的窗户上戳开一洞……而电视节目就成了行刺的大侠客,目标自然就是中国电影。
那么,为何中国的电视节目成了大侠客?
由于中国存在几十家卫视频道,彼此之间因为竞争得以拓宽各自的生存空间,并多次呈现出“跨界”发展的良好势头。如网台联动、商电互补、视影一体等,其主角都是“电视”。
尤其是近两三年,大型综艺节目,就是“大片化”的运营节奏,动辄就是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资,其制作的标准要求,以及实际的水准,直逼电影的理论水准要求,甚至某些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综艺节目本身就是对电影的一种威胁。由此,“综艺电影”的诞生,并迅速杀入中国电影市场,根本没有悬念。
而对于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并没有那种“只是固定消费一种文化产品”的不良喜好,其实每个人消费的文化产品都相当丰富,品种繁多。加上中国电影这些年来,多有冥顽不化、萎靡不振,中国消费者早就对中国电影“微词颇多”。所以,当朝气蓬勃的中国电视“跨界”到中国电影市场领域的时候,这就给中国文化消费者带来了一种惊喜,也是一种期待,因为终于有“中国电影”之外的电影可以看了,哪怕就是图个新鲜,也有不同一般的感受。
但是,这只是一种情绪宣泄,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就认可这种突如其来的“综艺电影”形式了。
由《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综艺节目衍生出来的电影,其实只能说是“电视内容成功平移到电影银幕”上而已,要说它有多高的艺术造诣,那实在是无聊的吹捧。但是相对于中国电影现状而言它确实是一股清新之风。那么,为何这股清新之风并未持续多久,反而在几部综艺电影陆续上马之后,反响反而不如之前了呢?
这就要说到电视产业一直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陋习:模仿、借鉴、抄袭,有其“开创”者,就有其“跟风”者,开创者辛辛苦苦,跟风者轻轻松松,还美其名曰长尾理论。因此,当《爸爸去哪儿》电影一炮走红之后,各种“长尾理论”的持有者就屁颠屁颠跟进,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电影,还有更加外围的《爸爸的假期》电影也来了,更不用说《爸爸去哪儿2》了……
如果能意识到“综艺电影”的内核还是综艺这一点,承认综艺电影不是纯粹的电影,而只是一种电视内容“跨界吸金”的商业举措,那么就可以明白为何曾经刮起清新之风的“综艺电影”如今又变得平庸无奇。是因为电视领域的跟风者,导致其艺术基因已经迅速衰落。
据笔者了解,这些“综艺电影”在投资体量、拍摄制作上,远远不是以往电影固有的那一套模式。相反,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凑合”之作,或者“取巧”之作。所以,“综艺电影”的“电影基因”是相当薄弱的,加上电视本身“换季”和“更新”频率也很快,因此综艺电影不会对真正的电影市场产生致命性的冲击。
不过,在笔者看来,作为中国电影的搅局者,综艺电影确实足以羞辱一把中国电影,所以,“冯小刚”们有点焦躁了。但“冯小刚”们不知道,就在他们的这种焦躁中,“综艺电影”本身已经反映了“中国电影”的现状,二者之间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都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平庸内涵。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综艺电影还未成熟就已走向没落。因为电视和电影同样需要文化内涵,如果没有清晰“边界”的区分,也就失去了彼此的自我免疫系统,那么当“综艺电影”迅速蜕变成“中国电影”的平庸内涵时,“中国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大刑场,令“综艺电影”迅速失去了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