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小时候村里有人唱山歌”
农历三月初三的清晨,16岁的壮族姑娘滕符巾是在奶奶蒸制的五色糯米饭的稻米香味中醒来的。
这一天也是广西壮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按传统习俗,当天一大早,壮家会蒸五色糯米饭和煮红鸡蛋,祭祀祖先之后,除留下部分红蛋来招待来访亲友之外,大多由年轻人带到歌圩去。赶歌圩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歌圩。如今,虽然风物变迁,民间自发的歌圩越来越少,但一些民俗依然顽强地存留在当地百姓的生活中。
滕符巾家住广西南宁市武鸣县,正在念初三的她尽情地享受着“三月三”这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法定假日。武鸣是壮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当地唱山歌有近千年的历史。“三月三”来临之际,当地政府举办了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县城里的公园广场上,山歌擂台赛、竹竿舞、抛绣球、抢花炮等壮族文体活动竞相开展。
喜爱唱歌的滕符巾曾经是武鸣县“尼达妮”合唱团的一员。“尼达妮”这个由5岁至12岁的小学生组成的壮族山歌合唱团如今已成为武鸣县的一张名片。每当这些穿着蓝色绣花民族服饰、面庞稚嫩的孩子出现在节庆活动现场时,总能引来一片关注和赞叹。
“再不学,往后就学不到了。”家住武鸣县的覃女士自幼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壮族家庭,童年时那些色彩艳丽的壮族服饰和大人们辛勤劳作的织布机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下一代的孩子,却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些壮族传统的文化,甚至连壮语都不会说了。她把在县城实验学校读一年级的女儿刘子悦送到“尼达妮”合唱团学习壮语歌,就是为了让女儿能通过这扇窗口了解壮族文化。
“尼达妮”合唱团的指导老师黄榆婷介绍说,武鸣的山歌种类繁多,单是武鸣县马头镇歌师苏鼎崇老先生手抄的《山歌集》里,就记载有十几种,有生活歌、历史歌、爱情歌、劳动歌、仪式歌、季节歌,等等。那么丰富、优美的山歌,以前却只有中老年人会唱。这让武鸣县文化馆蒙水生等老馆员很担忧。2003年,由蒙水生牵头,在当地小学发起成立了这个由少年儿童组成的壮语合唱团。成立至今,“尼达妮”合唱团已经培养出了数百名壮族小歌手。
同样在“三月三”这天,在柳州一家商场打工的壮族姑娘蒙美娟却比平时更忙了。节假日给她打工的这家商场带来了巨大的客流,身为专柜销售员的蒙美娟从早忙到晚。第二天一早,她就赶到柳州鱼峰山公园“鱼峰歌圩”全国邀请赛现场,要把错过的美好补上。
“鱼峰歌圩”邀请赛共有来自全国17个省的山歌代表队参赛,比赛已于4月20日结束,4月21日上午进行的是部分优秀节目展演。展演现场人山人海,但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小娟是第一次观看这样大型的民俗表演,她看得很认真,顶着大太阳,从头到尾站了两个小时。
节目很丰富,有贵州苗族的山歌小组唱,宁夏回族的山歌对唱,柳州侗族的山歌小组唱,以及本地演员带来的民族舞、民族乐演奏等。这些节目都是表演唱,经过精心的排练,非常精致,然而让蒙美娟印象最深的恰恰是不那么“精致”的压轴节目——壮族歌手兰培文等人带来的即兴山歌对唱。
“他们的山歌有一种熟悉的味道,在我的家乡,山歌就是这么唱的。”老家在来宾市忻城县的蒙美娟说,小时候村里有人唱山歌,但长大了唱的人渐渐少了,只有在年节时分在特定的地点才有山歌表演。如今因为工作而回不了家,没想到却在柳州听到了家乡的味道。
“以歌代话、借歌传情”
4月20日晚,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步步高”广场上举办的山歌达人秀中,几名年轻歌手的表演,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他们表演的是传统歌圩上的一个经典桥段:两对姑娘和小伙正在对情歌,半路却“杀”出一对阿哥横刀夺爱。面对挑战者,21岁的歌手兰培文扬眉唱道:“我们恋爱你来抢,为何你愿做小偷?”姑娘笑着回应:“市场竞争讲公平,不管先赢与后赢。”两位阿哥则当仁不让:“两个老妹白又嫩,喊我不争不可能……”
诙谐又通俗的对歌,完全是即兴现编的。兰培文说,对山歌不仅要押韵,还要讲究平仄。由于是两人合作,他们往往在对方唱的时候,就得想好对策,然后再一齐唱出来,给予歌手思考的时间很短,非常考验功夫。
在兰培文看来,对山歌是一种极具技巧性、观赏性、趣味性的文娱活动,遗憾的是喜欢它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当晚整场秀中,他们是唯一一组年轻人,目前活跃在柳州及下辖6县的年轻歌手大概也只有10多人。
事实上,来自来宾市合山县的兰培文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唱山歌的,跟县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只是小时候听过山歌,长大了喜欢唱KTV、聊QQ。然而几年前,县里想组队参加市里的山歌比赛,竟然找不到一个年轻歌手,这让他觉得既惊诧又心痛:“我们都不唱了,以后还有人会唱吗?”于是喜欢文艺的他开始学唱山歌。如今,他在县里经营着一家养殖场,有空就参加各种山歌交流和表演。
跟兰培文搭档的小韦从小就会唱山歌,参加过好几次“歌王赛”,技巧和实力都更成熟的这个小伙子在柳州市五菱集团工作,他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是一位山歌达人,即使回到自己家的村子里,他也从不敢大声唱歌。
“不好意思唱,现在的年轻人都觉得唱山歌是一件很‘老土’的事。”小韦说,别的村子还有人唱,可他们村子只有他一个人在唱山歌。怕唱歌惊扰到别人,想唱时他就一个人对着电脑,与网络另一头的歌友们对唱,广西本地的直接语音对歌,外地的则打字对歌。
“新的文明和娱乐进入人们的视野,直接冲击传统山歌的地位。”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的壮族姑娘马艳,谈起以山歌为代表的本民族文化显得有些失落。
马艳念大学时,适逢百色市那坡县壮族民歌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她颇为激动,她曾听父母说起年轻时下田干农活儿也唱山歌,婚庆嫁娶也唱山歌,见山唱山、见水唱水,几乎到了“以歌代话、借歌传情”的地步。可一家人进城后,山歌几乎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只有喝酒后兴致高时父母才会哼两句。马艳决定,约上几名同学,一同到壮乡调查壮族民歌的传承情况。
走访了马山县、宾阳县、武鸣县等众多壮民族的聚居地后,马艳遗憾地发现,过去不会唱山歌的都讨不到老婆的传统已逐渐成为历史,年轻人因为都走出村子去打工了,山歌也逐渐被这一代人所遗忘。
在宾阳市黎塘镇马启康的家里,马艳听到他的妻子唱起当地的山歌。嘹亮的歌声,有趣的歌词,让马启康的女儿听后大加赞赏,但这却是这个年轻人第一次听到母亲唱山歌。
“以前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会唱,那是他们在山歌遍地的环境中自学而来。由于壮族山歌没有教歌的传统,造成了山歌传承在家庭中出现断层。”马艳说,当时她就感到,唱山歌的大都是些中老年人,年轻人已不再把唱山歌当成一种兴趣,更无法将其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山歌的人也多出于商业目的。长此以往,山歌可能变成一种只有少数人掌握的供人欣赏的民族文化。
“现在没人用山歌来谈恋爱了”
意识到传统山歌越来越难受到年轻人青睐,一些山歌手开始尝试在山歌形式内容和传播方式上开拓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武鸣县仙湖镇的青年农民梁兆江不满足于传统的山歌曲调,他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写进歌里,创作了许多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流行山歌。在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梁兆江演唱的壮语原创歌曲《壮家情歌》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
“壮语很有自己的特色,就拿我们仙湖镇的口音来说,讲话就像在唱歌,每一句话都能用‘哆来咪发唆啦西’去标出音符。”梁兆江说,通过自己的创作,让民族文化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是让他感到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来宾市武宣县的郭秀莲是一名网络山歌红人,在国内颇有影响的视频网站搜索她的名号,立刻会出现10多个视频,每个视频都有几万点击量。其中一段视频,单在红豆社区柳州论坛的点击就超过5万人次。
这名资深的老歌王也曾一度对现今山歌的状况感到担忧:“现在没人用山歌来谈恋爱了,年轻人谈恋爱都在用网络。”但很快她意识到,网络也许会为山歌的传播推广带来新的机遇,她把自己唱的山歌录成50个视频,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每次到南宁演出,她都不忘对台下的观众进行宣传:“我叫‘武宣婆’,我家离南宁不远,走路两天就到了。但是上网找我更方便,点‘武宣婆’,我就天天在你们身边。”
“据说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在社会上,他死了。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还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的死了。”海报策划人、80后广告设计师黄清穗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民族文化在消失的过程中逐渐被遗忘,这是最让他感到担心的。
在黄清穗看来,用创意传承文化是提升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设计师,他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从2014年开始用艺术创作来挖掘民族文化的探索之旅。2014年9月,他和广西艺术学院教师杜慧龙用抽象画的形式,将壮家谚语变成一幅幅色彩生动的图像。今年3月,黄清穗和他带领的壮志团队来到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平流壮寨,用摄影和设计的手法,将方块壮字和壮族群落的生活现状进行艺术融合。今年“三月三”来临之际,这群年轻人在南宁市天元美术馆举办的“谁能告诉我,如何延续壮族的生命”公益海报展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当地市民和媒体的关注。
黄清穗认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我们需要民族文化,不仅是传承一些器物或是特色的元素,更应该是其内涵,是现代社会仍然需要的处世哲学、精神信仰与思维方式。黄清穗认为,壮族的美,体现在自然和生态上,那是一种崇尚自然、万物有灵的精神追求。民族文化中的逻辑方法、处世哲学和精神信仰才是更能给现代人带来启发和思考的,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