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马散四章》:回访佤族历史 记录文化变迁

//m.zimplifyit.com 2015年06月02日11:17 来源:中国民族报 胡谱忠

  故事梗概:《马散四章》是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跟踪回访系列影片之一。该片以1957年影片《佧佤族》的原拍摄地大马散村、西盟县阿佤文化传承小组为拍摄地,记录了大马散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至今依然践行的文化事项,也关注了佤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在影片中,做鬼仪式、看鸡卦仪式和葬礼等,在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而以现代医疗和啤酒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也悄然进入了佤族村民的生活。村里的大批年轻人涌入全国各大城市打工,并部分接纳都市生活习惯,但他们依然通过看鸡卦的方式决定是否外出或何时外出。当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正以自觉或不自觉的形式流淌在村民日常生活时,由政府组织的文化传承小组也正开展着文化传承活动。影片包含四个部分——仪式、啤酒、正月初一、文化传承。

  看点:

  《马散四章》是2015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之专题展“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的参展作品。导演陈学礼是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的老师,一直从事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和影视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曾独立制作或与人合作拍摄了多部纪录片作品。

  《马散四章》回访了老电影《佧佤族》的原拍摄地,从45个小时的拍摄素材中剪辑而成,对大马散村寨进行了及时的记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大马散村已经物是人非,文化变迁成为显著的现实。创作者拍摄的文化视觉片断呈现出一种“无主线”的混杂和新旧交替,而影片体现出的创作者思想本身也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变迁的烙印。

  导演陈学礼:纪录片的表述方式应该多元化

  问:《马散四章》是您有意识的回访吗?是否有专门的项目支持?

  答: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2008年对在1957年至1965年拍摄的7部云南民族志电影进行回访。7个人36天,1.5万元经费。其中有独龙族、景颇族、摩梭人、纳西族等,共做了5部,有两部已经剪辑出来了,成为一个系列。《马散四章》回访时,想找到与老电影《佧佤族》的关联有点困难,因为大马散村的村民很多都搬走了。

  问:《马散四章》是向《佧佤族》致敬的片子,结构上和《佧佤族》有没有呼应?

  答:当年杨光海先生出于描述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需要,拍摄了人类学影片《佧佤族》。我的影片与《佧佤族》没法呼应。首先是因为现代化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其次是因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缅边境边防不稳定,很多人去了缅甸。大马散村1957年还有214户人家,1958年只剩下20户人家。2008年我去回访时,虽有158户,但还没有恢复到杨光海先生拍摄时的人口数量。人走了,文化就留不住了,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动都没有了。

  问:您对杨光海先生拍摄的一批老片子有什么评价?

  答:杨光海先生拍摄的那批片子,都有当时强大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作为基础。我们的调查在深度、详实度、准确度上都无法和他们相比。

  当时的纪录片创作都有规范的剧本,按照剧本拍摄时,现存的事物就直接拍摄,已经消失了的社会图景就扮演。比如苦聪人、独龙族的纪录片中的葬礼就是演出来的。英国纪录片导演格里尔逊1936年拍摄的《夜邮》也曾做过这样的创造性处理。杨先生他们的理念非常超前,我非常喜欢这批拍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类学民族学影片。

  问:纪录片导演会拍摄很多素材,但片子出来后的结构有时候是比较散乱的。您认为纪录片是否应该要有主线?

  答:纪录片的表述方式不应当是唯一的,可以多元化。既可做成传播文化的,也可做成少儿读物,还可以哲理化。比尔·尼克斯曾对纪录片进行分类,有说明式、观察式、参与式、反省式、陈述行为模式等。不同类型的纪录片能给人以不同的视点。目前中国的纪录片模式可能还是太单一。

  问:除了这部片子之外,还有哪些关于佤族的片子?

  答:关于佤族的片子不少,较早的是上世纪80年代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拍过的少数民族风情片系列,其中包括佤族。1992年至1993年郝跃骏导演创作了《拉木鼓的故事》,后来又有《西盟佤族纪事》,接下来是我的《马散四章》。后来我的学生又拍了《归去来》、《娜哈的假期》两个片子,2012年又有《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记》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