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记住乡愁》文字统筹笔记(之六)

//m.zimplifyit.com 2015年06月05日09: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郭文斌

  ■关注百集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

  大陈村

  浙江大陈村的故事棒,棒在对广义孝的讲述。它是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女性对领养子的大爱,是积德行善,是保家卫国,是珍藏族谱祖像,是述祖德,传祖制。

  两个母亲选得好,一个继母,一个养母,都把中国女性的伟大展示了出来。

  一碗荷包蛋面,被赋予“见面认子”的深义,温暖又美好。蛋在面中,如子在父中,蛋苫在面上,如子是父母的脸面,要荣父,不能辱父,那就要积德行善,光祖耀祖。汪普贤和继母的心理障碍,正是从这一碗意味深长的“见面认子”面开始解除的。

  柴祥根的故事读得人热泪盈眶,他一生乖舛,耕耘着亲母和养母两块孝田,个个圆满。侍奉着3位父亲,3根相连,根深叶茂。

  汪双有藏像的故事感人至深,一个全村惟一的族谱和一幅上百年的祖宗画像被他藏着,30年无人知晓,没有在特殊岁月被毁掉,没有非凡的胆识和孝心是做不到的。

  “祖宗遗像年庚悉载于谱,谱之所在即祖宗之所式凭也。”汪氏祖先是如此认识家谱的。

  在这出节目中,我们看到,父母的慈爱并不等同于哺育,它还包含对子女的教育,子女的孝德也不仅是对父母的赡养,更有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 父母之慧等诸多层面,《了凡四训》中讲的“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就是古人对孝行 的重点概括。

  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一门之内,两朝一代,居然有108位为国献身的英杰,无疑是汪门扎向族人心地深处的孝根结出的丰硕果实。

  在古人看来,积德行善也是孝,保家卫国也是孝,而且是大孝。因为积德行善是在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是在“立身行道,以显父母”; 保家卫国是在保祖先留下来的土地,保祖先留下来的儿孙,保祖先留下来的道德,保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是在养祖先的慧命。

  芙蓉村

  浙江芙蓉村的故事,正如它的村名一样美丽,此出节目对乡愁的独特贡献是突出了祭礼,这可谓抓住了传统的根本。中华民族近当代之所以遭受巨大苦 难,有多种原因,但废止祭礼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承认潜意识的永恒性,我们就要承认祖灵的存在,承认祖灵的存在,我们就要承认祭祀的重要。而现代 科学已经证明,潜意识是永恒的,否则催眠治疗就无从说起。既然潜意识永恒,那么祖先的潜意识就永恒,祭祀就成为我们从祖灵那里获得生命能量的通道。

  “吾家子弟为士者须笃志苦学以求仕进,为农商者须勤耕贸迁以成家业,即甚贫之亦宜清白自守,切不可习于下流玷坏家声。”想想看,每次当这样的句 子在庄严的祭礼中回响,留在子孙们潜意识中的,该是怎样一种人生指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号召,真正意义上的动员,真正意义上的鞭策。

  芙蓉村的族祭特别,特别在常常在大学开榜之后进行。这里面有太多的道理,一出节目当然讲不清,它包含着告慰、感恩、激励,等等。为此,村子考出 1名状元、22名进士、100多名举人,民国时期,有18人考上黄埔军校。其中包括南宋著名学者、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南宋末年为国捐躯的陈虞之, 为抗日阵亡的陈时耕等忠臣良将,有被后人传为佳话的“十八条金带”。

  历史上从芙蓉村走出的大小官员近300位,村民选出其中18位作为代表,尊称他们为“十八金带”,标准却不是官位高低,而是做官期间因清廉受到过皇帝的表彰,得到过皇帝奖赏的金带。

  和祭礼相辅相成,芙蓉村尤其重视婚嫁,它和祭祀、书院建设一样,也是家族传承根本中的根本。在芙蓉村的族训中有这样的规定:“婚娶不得论财需择诗礼之家及察妇婿之性情纯良”。

  荻浦村

  浙江杭州荻浦村的故事是乡愁工程的难得作品之一。难得在捕捉到了一个好儿媳。这在当下中国具有非常强烈的榜样作用。中华民族五千年昌盛,好媳妇 的功劳最大。本节目细心地梳理出,邓国香孝敬公婆,感得儿媳申屠芳也孝敬她和老伴。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逻辑关系,但是却被多少人忽视了,让婆媳关系紧张成 为当下中国焦虑之大症。这个申屠芳,不但身孝,而且心孝,“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她懂得公公的心事,公公收集古农具,她就帮忙,公公热心, 她就帮公公帮衬村人。

  一个家族能够绵延45代,不可谓不长。这当然是和“永言孝思”的传家祖训分不开的。在这个祖训下,我们看到许多出彩人物。

  比如官至户部尚书的姚夔,听母命,为舅舅家修宗庙,建戏台。

  比如大孝子申屠开基。他对父母的关怀无微不至,冬天他用自己的体温为父母捂热被窝,夏天为父母驱蚊纳凉,父亲重病时不惜行走上百余里的山路,并 且夜宿深山只为求医问药。申屠开基死后,他的事迹被村里人广为流传,历经16年,一份由荻浦村全村人联名写下的孝子事迹材料经过层层核查,终于被呈递到了 乾隆帝面前。

  注重以孝治国的乾隆帝被申屠开基的孝行所打动,批准荻浦村兴建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式最高规格的牌坊。乾隆皇帝还在牌坊上叮咛百姓,孝是百行之冠、 众善之始,要让他们永言孝思、继承皇命,才能永保余庆。进出村口的人无不对荻浦村的孝风肃然起敬,文官到此落轿,武官到此下马。200多年间,孝子牌坊几 经破坏,村民都不遗余力地修缮。

  比如,申屠德福,因为修祖屋几乎搭上性命,不想儿子申屠忠君的孝行让他痊愈,让大夫都吃惊,可见孝行之力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