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讲座 >> 文学馆讲座 >> 正文
不久前,著名作家刘震云在一场与严歌苓的对谈中妙语连出,整场活动被网友冠以“砸场段子手”标签在网上疯传,刘震云的作品也因成为2015高考题素材而再次受到媒体和学界关注。昨日上午,刘震云受邀出席北京大学中文系主题研讨活动,与北大中文系教授张旭东、陈晓明对谈“文学乡村的复活”这一严肃话题,但对谈中刘震云本色依旧,多次跑题,把一场文学对谈搞成了脱口秀。
说小说进高考题 那是高考的进步
北大中文系两位教授陈晓明和张旭东都对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赞不绝口,作为刘震云最受瞩目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长达40万字,以“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为上下部,横穿中国二十世纪,描写了杨百顺和牛爱国两个普通的中国人,为了寻找一句知心话语,跋山涉水,所经历的艰难的人生和心路历程。截止到2014年底《一句顶一万句》销量已突破180万册,并收获不俗的国际影响,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越南语等译本均已出版。
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度高考中,《一句顶一万句》中部分内容入选云南省高考文学类阅读题,共计25分。听说自己的作品入选高考试卷,刘震云表示,考题中选摘了描写老汪的段落,这个形象在《一句顶一万句》里是很重要的一个表征,他是知识分子、上过学,却也因为思念早夭的孩子,不停的出走。他半开玩笑的表示:“《一句顶一万句》进入了中国的高考试题,证明中国的高考卷子确实在进步,一步一步往前摸,这体现了它在引导学生应该看什么样的作品,分析什么样的作品。”
谈砸严歌苓的场 调侃标题党新闻
5月13日刘震云为严歌苓新书发布扎场子,结果妙语连珠长篇大论抢了严歌苓的风头,事后被描述成“砸场子”。对此刘震云表示自己被记者们标题党了一把,“你说了一句老实话就成了‘砸场子’,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为此他专门回顾了自己被标题党的经历。经历一:在莫言获奖前五年,我说过我是科班出身,经过北大中文系的专业训练,读过欧洲文学、阿拉伯文学、韩国文学,经过这么多学习,中国应该有10个作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莫言如果获奖是一点不意外的。结果莫言获奖之后媒体登的标题说:刘震云说如果莫言能获奖,中国还有10个作家能获奖。
经历二:前几年参加一个讨论,我说到“凡是拍电影都是有钱的,多给原著作者一点钱没坏处”,第二天新闻标题成了:刘震云隔空向冯小刚喊话多给点银子。“这不是胸大无脑嘛,就是隔空喊话,我也不能向冯小刚喊话,他应该跟我一样站在一个立场,向制片人喊话。”
经历三:之前在一个大学做讲座,一个很清纯的小姑娘站出来说,刘老师你的作品和王家卫的电影都那么任性,如果你们俩结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说暂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第二天标题是:刘震云批评王家卫。“最腹黑的段子手是在新闻界,我向新闻界致敬。”
面对学生质疑 刘震云展现段子手本色
有学生对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里边有几句话表示质疑,即”在内蒙人们爱吃牛羊肉,不在乎男女之间的那种事”。该学生说,“我当时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作为内蒙人看了心情有一些复杂,请问刘老师,您这些话是出于作家想象,还是有切实的生活体验?”
对于学生的质疑,刘震云又发挥他段子手的特长,一边解释一边绕,逃避了这个质疑,“作品中人物的看法和认知,跟作者的认知是两回事,并不一定作品人物的认知就是作者的认知。最好的作者其实就是作品的人物,他跟作品的人物之间在交谈。刚才说到内蒙的同胞们吃牛羊肉多,那种事不在乎,不是我说的,是作品里的老汪说的,当时老汪跟我说这事的时候,我也砸过老汪的场子,我说老汪你这话我是不同意的,但是老汪放牛羊他有亲身体会。我回去再打一个电话给老汪,我们再沟通一下。”
然后话锋一转,刘震云又开始调侃娱乐圈,“那些事内蒙的同胞没有利用,但是中国的明星都在利用。谁跟谁谈恋爱,特别谁跟谁有私生活,整天充斥着新闻版面。说来说去都是下半身的事。我觉得说一个女明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应该说她不以塑造好的角色为她的工作,而应该说她是生活中的行为艺术家,她的表演不在银幕上,而在生活中,而且演得都很成功。”
当有学生要求他评论莫言、王安忆两位作家时,刘震云很油滑地打了个太极推手:“王安忆是我姐,莫言是我哥。在我面前他们是文学前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除了他们,还有一个就是鲁迅,鲁迅的《祥林嫂》把悲剧讲成喜剧。孔乙己、阿Q等形象,大家都知道。”而说到如何写下部作品,刘震云再冒金句说:“一个作者只会写一种人物,一种地方和一种题材的话,一定不是好作者,幸好我写过《一地鸡毛》。下本书,我应该会关注精神和心理的雾霾。”重庆晚报记者 钟洲毓
作者:钟洲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