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没舞台,那个没演员,还要拉着观众来演戏
话剧新花样,“脑洞”开得大
话剧应该怎么看?
不能说话,手机要关闭,不能随意走动……当我们还在默默念叨这些看戏老规矩时,戏剧人的探索其实已经走得更远了。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小长假,在北京城的不同角落,上演了三出让观众“脑洞大开”的戏剧作品,那些传统的观剧习惯几乎被完全颠覆。
浸没式戏剧
把观众拉进戏里
“男生排一队,女生排一队,男生请跟着引导下楼……”
这几天的蜂巢剧场,已经不大像是剧场了,连入场方式都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等待在门外的观众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男女分别入场,但对即将看到的孟京辉最新作品——浸没式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都非常期盼。
浸没式戏剧的概念最早起源自英国,孟京辉首次将这种形式搬到国内。因为演出需要,原本可容纳300多名观众的蜂巢,此次演出每场仅允许119名观众入场。这也导致这个戏的门票格外火爆,不仅早早票房售罄,而且原价399元的票在网上竟被炒到了1000元。
走进剧场,观众会发现整个蜂巢剧场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很多个空间,但并没有特定的表演空间和观众区,十几位演员游走在各个空间进行表演。观众则根据自己的选择追随着不同的演员。因为演员是不断转移的,所以在剧场里经常可以看到,前面是一两个演员在奔跑,后面有十几个观众紧紧跟着他们跑,脚步稍慢的就会找不到自己要看的演员和戏了。
浸没式戏剧最让观众兴奋的是可能会被拉进戏里,而这种交流有深有浅:有时是演员带着观众完成一两分钟的剧情;有时是演员牵着观众的手一起奔跑;有时观众则会被演员拉入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单独上演一段别人看不到的剧情。
“和演员最近的时候,距离为零毫米。她和他的汗,就擦在你手心。她和他的声音,紧贴你的耳朵。她和他的眼睛,和你无障碍对视……陷落其中,不能自拔。”一位和演员进行互动的观众,演出结束许久心情还颇为激动。
自动戏剧
观众根据提示表演
和“美人鱼”一样,鼓楼东大街一家咖啡馆里的一出戏剧,也有些古怪。
来这里的客人,两两相对而坐,头上都戴着耳机。他们的桌子也与别的咖啡桌不同,桌上铺着一块垫子,摆着笔记本、便签纸、蜡烛、小玩偶、橡皮泥、滴管、粉笔……
坐在桌边的两个人,看上去并不是特别熟悉,但却一直说着话,有时平静、慵懒,有时又会突然情绪激动地提高声调。有时候他们还会机械地朝对方微笑,或故作亲昵地握住对方的手。突然,其中一个人拿起滴管,吸入一些红色液体,然后滴到自己的身上。整个过程持续大约半个小时,等他们摘了耳机,一下子就又显得有些拘谨和不好意思。
这个看上去有些神秘的“仪式”,其实是一场名为《相请不如偶遇》的戏剧演出,戏剧形式则是国外流行的“自动戏剧”。与传统戏剧演出不同的是,这个戏没有观众,或者说观众就是演员。观众通过耳机接收导演提前录制好的提示来进行演出,所有的台词和动作都是完全按照提示进行的,因此旁观者有时会觉得他们的表演有点机械或是像木偶一样。
这种看上去非常新鲜的形式,吸引了许多人关注。从6月15日开始的演出,已经吸引了100多人前来参加,有的人还体验了好几次。参加者既有戏剧人,也有白领、大学生、中学生。门票是150元。
制作人梁丹丹介绍说,这部戏英文原名叫《礼貌》,旨在为观众创造一种随机的人生体验,“你也许曾经看了很多戏,但一旦自己作为演员去体验,会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超文本剧场
只有导演和观众
相比于“美人鱼”的热闹,南锣鼓巷戏剧节上演的孙晓星作品《——这里是分割线——》则是一出孤独的戏剧。
这是一部在网络上上演的作品,没有演员,只有导演和观众而且完全免费。观众打开一个专门的网站,演出就开始了,然后观众根据提示点击一个个链接,并随之一步步深入剧情。演出可以随时叫停,也可以反复观看,比剧场里自由很多。
不过想要看懂这个戏却并不容易。作品的第一节是从一个“非主流”女孩沉珂的故事开始。导演孙晓星将沉珂与网友的一段真实聊天记录放在网页上,其中有一些词语下面会有下划线,观众可以点击这些词语跳转到别的链接,进行相关阅读,而在这些内容里还会有带下划线的词语,观众可以继续跳转浏览……作为80后,导演孙晓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记录下80后的青春,但他并不想做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研究,只是想忠实地呈现客观存在过的这段青春的狂欢,“所有东西都是网络上现成的,我只是个剪辑者。”
超文本剧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网络的兴起逐渐延伸到网络中,在国外已有非常成熟的作品,但在国内了解的人却并不多。孙晓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让更多国内观众了解这种形式。为此他还专门做了科普文章。自从6月5日上线以来,这部剧的网页点击量已达1500多次,这让孙晓星有点小得意,不过他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这种网络形式的演出只能通过浏览量来判断有多少观众,并不能了解观众的反应。
记者手记
移植不好就成了拷贝
这三部剧,虽然外在形式大不一样,但背景相同——发源于西方,移植于国内。
对于国内戏剧行业,移植西方新的戏剧样式其实无可厚非,戏剧在中国本就是舶来品。因为文化根基的深浅不同,今天国外戏剧人的戏剧观念已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新形式的探索。这些新的探索让戏剧表达更为自由,也让戏剧的力量更为强大,与今天的观众关系更为紧密。中国戏剧人将其移植到国内其实是一种创新,也让中国观众有机会接触到更新鲜的戏剧。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移植其实很容易沦为拷贝。
当我们移植一种创新的形式时,移植的不仅是形式,还有创新的精神内涵,而主旨是为了更好地讲我们的故事。比如,《死水边的美人鱼》固然让观众眼前一亮,但也有观众表示似曾相识,认为该剧在一些细节上与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浸没式戏剧颇为相似。浸没式戏剧看着热闹,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如何通过现场环境和气氛的营造,让观众一进入剧场就进入规定情境,真正浸没到戏剧中,考验着创作者的整体驾驭力。相比之下,《——这里是分割线——》中,青年导演的戏剧呈现虽然还显得非常稚嫩,但因为它是用舶来的形式讲述一个只属于中国80后的青春,算是让这个形式完全为中国故事服务了。
好的移植,还是应该在新的土壤上吸收新的营养,收获只有这块土地上才能生长出来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