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研究 >> 艺术研究 >> 正文
电视剧《怒放》研讨会在京举行
战争背景下的人物蜕变
正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怒放》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该剧将目光聚焦在背景复杂的北伐战争,讲述了大革命背景下,赵关克、罗麦、周真强三人之间 跌宕起伏、痛不欲生的情感纠葛的故事。6月24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和文艺报社联合主办的电视剧《怒放》研讨会在京举行, 该剧导演刘新、编剧聂欣、主演林永健和业内专家悉数到场。与会者围绕该剧的艺术表达、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怒放》通过对主人公草莽英 雄赵关克参加革命,在大浪淘沙中走向革命高潮的阐述,为观众揭示了信仰、爱情的深刻含义。
生命的怒放
该剧主创在介绍创作初衷时谈到,《怒放》可被理解成一部以成长为主题,主人公赵关克从草莽蜕变成革命者的故事。对此,与会专家表示,该剧讲的是 一个草莽英雄生命张扬和怒放的过程、他的爱情张扬的过程、他对道路选择的过程。赵关克从占山为王的土匪到军阀,蜕变成具有坚定信仰和高尚情怀的共产党人, 经历了无数次的历练,其质变的呈现方式在该剧中展现的非常深刻。
该剧人物蜕变的过程和展现方式极其丰满。在大革命时期,赵关克先后当过土匪、北洋军、革命军和共产党员,这四个阶段的人生历程通过个体化的方 式,被丝丝入扣地展现出来。该剧开篇部分的赵关克是一个非常强势、带有土匪气质的血性硬汉。后来,他逐渐开始约束自己,到故事结尾他已成为一个文化信仰和 精神信仰全面蜕变和成长的革命者。
从还原历史的角度讲,剧中人物的脱胎换骨,强烈印证了历史教科书中反复提到的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为大熔炉对人的锻造作用。与会者提出,该剧成功 体现了典型人物的特征、意义和价值,以及典型环境和典型时期对人物的塑造。赵关克在出场时所体现的匪气是军阀混战时期乌合之众的典型习性,经过锻造和升华 之后,终于转化成一股有着高尚道德情怀和严格组织纪律性的精神力量。这同时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同 时,赵关克的形象塑造也说明了信仰是在不断地参与实践、接受考验、作出选择之后所形成的。磨练越多,考验也越严峻,赵关克在经受了数次生死考验之后,信仰 才变得明确且坚定。
爱情的怒放
赵关克的爱情经历也不寻常。美好爱情和残酷战争交织在一起,在他身上混合后逐渐发酵,使得赵关克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爱情有了不同的觉醒。爱情元 素的融入,在成功迎合了观众审美诉求的同时,也更加立体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蜕变。与会者提出,《怒放》用浓重的笔墨表现了战火下的爱情。剧中 赵关克和罗麦之间落差很大,一个是没文化土匪出身又不英俊的草莽军人,一个是大家闺秀、有文化修养的战地漂亮护士。看似完全没有可能,反差极大的两人的爱 情被演绎得百转千回,痛彻心扉,罗麦从讨厌对方到接受对方再到誓死不悔,《怒放》细腻地表现了战争中爱情的发展轨迹,把一段不可能的爱情写出了非她莫属的 执著。该戏把故事聚焦于党派关系微妙、战火不断、国共由合作到分裂的北伐战争时期,使得人物性格和爱情有了更宽阔的叙事空间,在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表现上也 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革命情怀的怒放
相比大量仅将北伐战争视为故事背景的国产年代戏,《怒放》正面且直观地表现了北伐战争,以英雄叙事的方式展现了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为观众讲述 了一个派系复杂、信仰不定、人情多变的特殊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要为让国家走上复兴之路作出的不同选择,与此同时,历史上多数成名的将军均在这个特殊 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
《怒放》的故事是在充满了战争、流血、牺牲的北伐战争这一背景下展开的,为故事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叙事空 间。与会者指出,故事充满了流血与死亡,剧中人物时刻处在命悬一线的氛围下,所诠释的生命、信仰、爱情、人性的意义可能远比将故事背景置于和平年代的现代 戏要深邃有力许多。遗憾的是,该剧没有清晰地表达出具体的战争阶段和北伐线路,更没有清晰地表现出北伐时期的典型事件。与会者表示,模糊的表达尽管给予了 创作者足够的发挥空间,却降低了整部戏的历史分量和现实含义。
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张显主持会议。(赵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