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 正文

赵季平:创作要到老百姓中去

//m.zimplifyit.com 2015年09月28日10:29 来源:辛雯

  “创作要到老百姓中去”的艺术观,形成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在赵季平案头,有一本被他视为珍贵之物的手绘册页,第一页上就写着“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他的父亲、长安画派的奠基人赵望云为他而作。赵季平是这句话的践行者。“我虽然没有子承父业,父亲却是我登上乐坛的指路人。父亲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旅行写生画画,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在乡间细细地观察,深深地揣摩,要把活人活事放在图画里,以求抓住民间的现实生活,使艺术不寄存在虚无缥缈之间。父亲的这种经历,对我影响很深。”

  “几十年来,采风是我的常态性积累。”赵季平几乎每年都会抽时间下乡采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他眼里不是一句空话,他认为观察体验生活除了“身”到,还需“心”到、“情”到,三者缺一不可。听过赵季平作品的人,都认为他的曲子“钻心”,究其诀窍,即是他对生活、对人的真挚情感,切实理解了老百姓朴实平静的生活,和他们心贴心,这样才能创作出受群众认可的作品。

  回忆当年电影《黄土地》主题曲的创作,赵季平、张艺谋、陈凯歌三人一同住进了陕北农村的窑洞,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虽然很苦、很难,但就是这样的生活,让赵季平真正了解了创作的方向,更激发了创作的激情。那段日子,除了赶路,就是在老百姓的窑洞里听民歌,和老百姓拉家常。赵季平说:“这样到生活当中去磨砺,对创作大有好处。”也就是在当时,陕北青年农民贺玉堂站在自家门前石头上,为赵季平等人唱了一夜陕北民歌,歌者涕泪俱下,听者如醉如痴……而后产生了电影《黄土地》苍凉凄美的音乐。民间音乐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在现场倾听的感受与看谱子完全不同,这种韵味在曲谱中是体会不到的。赵季平在山西民间采风时,一位70多岁的老艺人表演二人台,唱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当地的吹打乐更是让同行作曲家听得感动不已。“民歌本身就是在这样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发出的一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儿,它有爱、有恨、有对生活的赞美,这些感触都是从我深入农村和当地老百姓沟通中形成产生的,在艺术上,我与民族音乐的血脉贯通了;在情感上,我与普通百姓和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我知道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这些情感成为我所珍视的,并且在我随后的创作中体现。”

  回看赵季平的音乐作品,善于运用民族乐器、传统戏曲及民歌元素,已成为他音乐的独特标志。赵季平认为,创作要有根,要用自己的母语和母语的思维去创作。20多年的剧团工作经历让赵季平对传统文化有了扎实的了解和认知。当年父亲的一番话犹在耳边:“你们在学校里缺了一课,就是民间艺术的洗礼。中国戏曲音乐是民族民间音乐的根,不论你学了多少西洋作曲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你今后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经父亲的启发,赵季平开始用大量时间了解秦腔、碗碗腔、眉户剧,并与其他剧种作比较,寻找它们不同的特点。“在戏窝子待了那么长时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因为我了解了传统音乐,就了解了音乐的母语。”如今,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院长,在学科建设中,赵季平秉承这一理念。他专门找来一位陕北民歌专家,为作曲系学生讲课,并带着学生去陕北采风。他告诉学生,民族音乐就是自己的母语,在作品中展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的音乐家才会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到之处。

  今年4月至7月,为创作“大秦岭”交响组曲,赵季平又先后两次率创作团队深入秦岭腹地采风走访,了解秦岭及山里群众的生活。在这次交响组曲的创作团队里还有几位年轻的作曲家,其中一位就是赵季平的儿子赵麟,父亲的这种创作态度同样也影响到了他。赵麟说,虽然自己从小就在这一带长大,对这里的人和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随着年龄和创作层次的变化,对生活观察的重点也会不同,每次深入都会有收获。赵季平希望,年轻的艺术家能在自己的影响下,把心沉下来,沉浸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海洋之中,从中获取丰富的滋养,更快地成长。 (辛  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