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演出、艺术采风、体验生活、结对帮扶……一场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目前正在我国文艺界广泛展开。
这一活动缘起于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在讲话中再次强调,文艺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通过走近群众,增进文艺家与群众的联系,树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单位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艺术家走出家门忙起来
文化部已经组织下属的11家文艺演出团体和研究单位以32个小分队的形式分赴全国20余个省区市,其中绝大部分是老少边穷地区。此外数十支演出队也在全国基层特别是农村开展慰问演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计划在2015年组织100名知名文艺节目主持人和记者下基层采风采访。还计划每个季度组织一批影视剧导演、演员、编剧深入农村、工厂、矿山、学校交流采风。
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也有类似举措,推动文学家艺术家下基层体验生活,采风创作。
中央民族乐团的作曲家赵东升最近在短短十几天内跑了陕西延安三个县和浙江东海县,这两次活动都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尽管此前赵东升每年都要参加三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往基层跑得不算少,但他意识到今后这样的活动很可能常态化,而不是此前固定在岁末年初等某个时段,持续短短几天。
在2014年12月5日文化部“深入生活、扎根基层”活动启动仪式上,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应当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新常态”,明确提出要定期组织文艺工作者蹲点深入生活,推进文艺工作者密切联系群众的常态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规范性的艺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认为,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解决创作问题。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的文艺创作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文艺创作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在为什么人创作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有利于艺术家们熟悉民情国情,拉近对群众的感情,促使创作重新走上正轨。”吴文科说。
提起延安之行,赵东升印象最深的是,绥德、清涧和延川三个县城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如此高级别的文艺团体前去演出。老乡们观赏演出时的热情和陕北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令赵东升感到收获颇丰,他说:“以前虽然也对陕北民间音乐有一定了解,但更多是书面上的和资料中的,不像这次能有机会面对面听到原汁原味的陕北风情。真心期盼这样的采风活动成为常态,因为对于创作者来说,采风就像刚断了奶的孩子再去吸吮母亲的乳汁。对以后的创作,是一种灵感上的激发,是一种高营养蛋白。”此次他不仅录下了多段民歌、道情的演唱,还获赠了好几本民间艺人整理的民歌谱集。
深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一样,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也曾经是位知青。1977年席强在甘肃兰州靠近青海的一个农村地区插队,当地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今天席强在对记者回忆当年的生活时说:“在农村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天天摸爬滚打在一起,对我是人生的磨练和教育,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一生难忘。”
席强说:“今天的中国和那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简单把今天的下基层常态化视为当年上山下乡的翻版,但深入生活的目的是相通的。”席强说,特别是今天的许多年轻艺术家对基层、对农村、对传统音乐了解不多,更要加强相关学习。“举个例子,茉莉花的曲调,江苏有,河北、东北、福建也都有,如果不去采风收集,你就不知道中国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席强说。
中央民族乐团近年来每年都要组织采风小组,广东音乐、福建南音、江南丝竹、陕北小调都成为挖掘对象,不少获奖作品就是通过采风再度创作而成的。
对于一些资深的老艺术家而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口号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今年86岁的作曲家吕远对记者说,创作者不能脱离时代和群众,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他说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他很少听说“下基层”这个词,因为大家就在基层,就生活在群众之中。“当时我所在的建政文工团主要任务就是反映祖国建设的新面貌,我的工作就是写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与生活与群众的“无缝连接”给吕远的创作以巨大的财富。
1956年,克拉玛依发现大油田,打破了中国贫油论,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了吕远的注意。1958年,吕远来到兰州炼油厂采风,工人们告诉他这里炼的就是产自克拉玛依的石油。石油工人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工地上火热的建设场景、想象中克拉玛依苍茫神秘的景色……激发了吕远的创作灵感,《克拉玛依之歌》于是诞生了。吕远说:“《克拉玛依之歌》之所以能广为传唱,不是说作品完美无缺,而是那个时代需要这样一首歌,我们的创作顺应了时代就为时代所接受;不是我们创作者征服了群众,而是群众接受了我们的创作。说到底,人民群众是唯一的决定者。”
在当代作曲家中,吕远以勤奋多产著称,他创作的《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牡丹之歌》《我们的明天比蜜甜》等至今仍是热门歌曲。但吕远对此却异常谦虚和清醒。他对记者说:“其实能唱开的歌只是我写的歌里的极少数,大部分都是废品。但回头看这些流传开的歌就会发现,写出了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普遍情感的歌,生命力就持久一些。”
“新常态”需要体制机制保证
“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关键在于如何深入,如何扎根。在目前尚无顶层设计和总体方案的情况下,有些艺术院团已经做出了探索。
重庆市南岸区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出生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5年前在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建立了“国家艺术院团基层联系点”。5年来,国交的音乐家与农民结对子搞帮扶,帮助组建农民铜管乐队,一起下田劳动,一起演奏音乐,一起坐在坝子上召开党员支部会;慰问留守儿童,捐赠钢琴,成立了“金弦银管”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为盲童乐队开设了“梦想课堂”,并把孩子们请到北京音乐厅同台演出。
在国交音乐家的悉心指导下,如今北斗村农民铜管乐队水平大涨,成了当地十里八乡的文艺服务明星,接过国交的文化志愿者旗帜,服务于地方农村文化建设。用北斗村村长的话说,“以前打麻将的多,现在学音乐的多,大家都惦记着进乐队,我们还搞了个淘汰制,报名、排队,能进能出,择优录取。”
不过,在我国绝大多数文艺院团中,像国家交响乐团这样建立了长期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机制的并不多。许多艺术家表示,采风对于艺术家的创作而言不可或缺,很希望能够有机会到基层采风,但苦于没有时间,也缺少机会。大多数文艺院团现行的制度中,并没有将采风纳入其中,这也造成了艺术家采风“师出无名”,既无时间空闲,也无经费和组织支持的现状。席强建议,从文化部至直属院团,再到地方文化厅局和所属院团,都应该将采风纳入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各院团应着力在各地建设采风创作基地,从体制机制上理顺采风与创作、艺术家与基层之间的联系。
据了解,除了制度上的缺失以外,艺术家们采风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困难,如对基层情况缺乏了解,不知到哪采风,或找谁采风,还可能面临到了地方两眼一抹黑,地方文化不懂、方言不通等情形。当前的采风,主要局限于单个剧组或者个人创作的采风,自发性、随意性较强,由于时间、经费和各种可调动的资源有限,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建立一条自上而下、务实高效的采风支持和信息渠道,依托基层文化单位建立采风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对接,是开展采风活动的当务之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8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