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平线上
在整个欧亚草原长廊,狼一直是游牧人生活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内蒙古文学2021-03-10
-
绿与美的时代
自然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
关键词:  自然文学2021-03-10
-
自然写作:构建一个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在21世纪的第21年的伊始,我们重新倡导一种写作——“自然写作”。
关键词:  自然写作2021-03-10
-
北野:燕山深处的诗酒长歌
北野的诗把痛苦写得像幸福一样,正是磨难造就了诗人“饿死不低头,冻死迎风站”的刚烈性格,他说:“我只适宜在旷野上,一个人独行/像一匹迷茫而忧伤的狼”。
关键词:  北野2021-03-10
-
坚守与开拓: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转型
从开启“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广西文学作为现代中国文学框架和体系构成的一部分,也随之走过了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
阅读与写作的辩证关系
2019年秋天,我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创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与鲁迅文学院联合培养),有幸倾听了诸多精彩的课程。
-
石舒清《地动》:铭记这些逝去的生命
写一部反映海原大地震的小说,是石舒清多年的愿望。
-
现实主义、历史抒情与多民族文学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2021-03-10
-
何向阳:女性的文学力量
马克思曾在《致路·库格曼》中讲,“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  何向阳2021-03-09
-
海勒根那《骑马周游世界》:远遁、寻找与世事
我们像两个诗人那样谈起了世事。
2021-03-05
-
新时代独龙族的彩虹传奇
“看一个大国是否有正大气象,紫气东来,看它如何对待弱小民族和穷人;看一个社会是否文明,有无希望,看它如何对待老人、孩子与女人。
-
口头文学与书面作品之间
摘要:民间叙事与作家文本互文、杂糅、叠合所产生的传承与创新效应,已成为藏族文学巨大的再生资源。
关键词:  《天子•格萨尔》2021-03-02
-
刘大先: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立场和理论命题的生产
摘要:“少数民族文学”应当置入它的现代发生情境中予以历史定位,它在发生学上的话语构建决定了其最初的社会主义性质,因而在具体语境中谈论时必须考虑到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多样性话语的限度问题。
-
空间作为时间表征:第十二届骏马奖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解读
摘要:海勒根那的《骑马周游世界》、李约热《人间消息》、吕翼《马嘶》和苏兰朵《白熊》四部小说集,从各自角度,围绕草原自然、乡镇小城、大都市三种不同的空间类型展开书写。
-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2020年民族文学创作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得主冯娜在2020年出版的诗集《是什么让海水变得更蓝》里,写下这样的诗句:“人们总向我提起我的出生地/它教给我的高音,至今我还没有唱出/那音色,像坚实的松果一直埋在某处/夏天有麂子/冬天有火塘/当地人狩猎、采蜜、种植耐寒的苦荞”(《出生地》)这位白族诗人笔下的故乡日常生活,包括藏、彝、普米等不同民族的民俗传统,彰显了多民族聚居地的生活经验,这恰恰是2020年民族文学中较为明显的话语特质。
关键词:  民族文学2021-02-20
-
壮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塑造与文化解读
摘要:壮族英雄史诗塑造了一系列英雄人物形象,包括莫一大王、布伯、汉王、王曹、岑逊王、金伦王等,以男性形象为主。
关键词:  壮族英雄史诗2021-02-19
-
现实题材创作的内心境界
有境界的文学创作,作品自成高格,这是一个文学共识。
关键词:  现实题材2021-02-19
-
是较量亦是爱的力量
作者:韩静慧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小说《父子较量》是“韩静慧儿童文学集”八部作品之一,作品涉及儿童的自我认同、家庭教育等诸多主题,处于幼年、童年和少年期的读者均可从故事中获得心灵体悟。
-
民间文学理论的“骨架”
钟敬文的《民间文学》讲义, 全两册, 本文只谈第一册。
-
内蒙古民歌哺育出的清新之作
读武自然的新诗集《啊哈嗬咿》,仿佛能听到有一股天籁之音从远古飘来,优美的旋律,浑厚的音色,把我带到内蒙古的辽阔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