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于10月14日晚在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为获奖作家颁奖。[详细]
·铁凝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致辞竭尽全力向世界捧出我们所能奉献的最美好的事物,并坚信这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意义所在。这同时也是茅盾文学奖的志向:检视、挑选、甄别,然后郑重地将之交付给时间和历史。[详细]
作 品:《人世间》
作 者:梁晓声
作 品:《牵风记》
作 者:徐怀中
作 品:《北上》
作 者:徐则臣
作 品:《主角》
作 者:陈 彦
作 品:《应物兄》
作 者:李 洱
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他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气象正大而情感深沉,显示了审美与历史的统一、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详细]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徐怀中《牵风记》《牵风记》闪耀着英雄之美、精神之美、情感之美和人性之美。徐怀中以超拔的浪漫主义激情,在雄奇壮阔的革命战争背景下,深情讴歌山川大地上生命的高贵、勇毅、纯真与飞扬,对人与战争、人与自然、人的超越与升华等文学的基本主题展开了新的诠释。金戈铁马与诗书礼乐交相辉映,举重若轻而气势恢宏。[详细]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徐则臣《北上》在《北上》中,徐则臣以独出心裁的叙事技法为大运河立传。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池与人群、悲欢与命运、追寻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详细]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陈彦《主角》在《主角》中,一个秦腔艺人近半个世纪的际遇映照着广阔的社会现实,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汇合为声音与命运的戏剧,尽显大时代的鸢飞鱼跃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陈彦赓续古典叙事传统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立主干而擅铺陈,于大喜大悲、百转千回中显示了他对民间生活、精神和美学的精湛把握。[详细]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辞:李洱《应物兄》《应物兄》庞杂、繁复、渊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知识、经验与思想、理性与抒情、严肃与欢闹相激荡的独特的小说景观,显示了力图以新的叙事语法把握浩瀚现实的探索精神。李洱对知识者精神状况的省察,体现着深切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礼敬,指向高贵真醇的君子之风。[详细]
获奖感言 文学只不过是文学,并不等同于文化,也不约等于。但文学是其它各艺术门类的酵母,“文艺”二字注释了此种关系。若将文艺从文化内涵中剥离出来,文化便很容易成为束之高阁的学问,结果对于最广大的人们失去了感染力。用时下流行的说法那就是——“不接地气”了。中国的文化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责任格外沉重。正如张载的名言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多么庄严正大的信念。
获奖感言 这次评奖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字数,下线定为13万。事有凑巧,我的这本《牵风记》正好是13万字。也就是说,如果我再删去千二八百,就凑不够法定字数,只能退出参评了。簿簿一本小书,无可夸口。我们刚刚欢度了共和国七十周年大庆,如果与国家建设发展相联系,与个人的文学写作历程相联系,也还真的可以引出许多话题,回眸之下,不胜感慨。
获奖感言 其实写作22年来,我一直在感谢这条河。感谢的方式就是一篇接一篇的写出与这条河相关的作品。22年里它都是我的小说最忠贞、最可靠的背景。我在河边生活过多年,这些被大河水气笼罩的岁月,成了我写作最重要的资源。只要写到河流,只要笔墨生涩了、故事滞重了,我就会在想象里迅速回到这条河边。然后一切水到渠成。即便是那些发生在北京城里的故事,只要穿行在高楼大厦间的那个人,一头连着这条河,我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123/123
7月30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123/123
钱小芊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上讲话123/123
第一次全体会上,评委会副主任李敬泽就《评奖条例》和《评奖细则》作讲解说明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由阎晶明主持123/123
评奖办公室主任何向阳就作品申报公示、分组及借阅、会务事项等作说明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评委合影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现场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现场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现场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现场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现场123/123
第一次全体会后召开大组见面会,各组评委讨论工作123/123
第一次全体会后召开大组见面会,各组评委讨论工作123/123
第一次全体会后召开大组见面会,各组评委讨论工作123/123
评委在大组见面会上123/123
评委在大组见面会上交谈123/123
评委在大组见面会上交谈123/123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123/123
8月16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七次全体会并讲话123/123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123/123
8月16日,评委会副主任李敬泽在第七次全体会上作投票说明、宣布计票结果并公布获奖作品123/123
8月12日,评委会副主任阎晶明主持第六次全体会上作投票说明、宣布第五轮计票结果,公布10部提名作品123/123
联络员分发、清点选票123/123
联络员分发、清点选票123/123
联络员分发、清点选票123/123
评委们在认真填写选票123/123
评委们在认真填写选票123/123
评委们在认真填写选票123/123
联络员在监察组、公证员监督下统计选票123/123
联络员在监察组、公证员监督下统计选票123/123
联络员在监察组、公证员监督下统计选票123/123
总计票人向评委会报告选票情况123/123
纪律监察组人员核对选票统计情况123/123
纪律监察组人员核对选票统计情况并签字123/123
纪律监察组人员核对选票统计情况并签字123/123
纪律监察组人员核对选票统计情况并签字123/123
公证员封存选票123/123
公证员宣读公证书123/123
公证处人员拍照记录封存选票123/123
每轮评委选票装袋封存123/123
黄坤明、铁凝为获奖作家梁晓声颁奖123/123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颁奖典礼上致辞123/123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主持颁奖会123/123
获奖作家梁晓声致答辞123/123
阎晶明宣读授奖辞123/123
获奖作家徐怀中致答辞123/123
王晓晖、阿来为获奖作品徐怀中颁奖123/123
徐贵祥宣读授奖辞123/123
获奖作家徐则臣致答辞123/123
吉狄马加、毕飞宇为获奖作家徐则臣颁奖123/123
李国平宣读授奖辞123/123
获奖作家陈彦致答辞123/123
李敬泽、贾平凹为获奖作家陈彦颁奖123/123
邵丽宣读授奖辞123/123
获奖作家洱致答辞123/123
张平、格非为获奖作家李洱颁奖123/123
孟繁华宣读授奖辞123/123
10月14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博物馆举行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123/12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本届评奖和颁奖正值全国各族人民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文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详细]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说文无第一,对于作品优劣的评判见仁见智,但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不变的标准。希望通过严谨的评审给社会和广大读者推荐优秀的、可靠的文学作品。[详细]
· 茅奖评委李国平:我看重的是文学的丰厚性长篇小说是文学整体高度的标志。纵观近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宏阔的、长河式的长篇小说仍占多数,力图对时代图画做全景式描绘、对历史进程作总体把握仍然是许多作家的追求,这个追求底下是绵延的现实主义传统和现实主义精神。同时,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了丰富性和开放性……[详细]
· 茅奖评委李掖平:第十届茅奖是一次认真严谨的评审活动在她看来,梁晓声《人世间》关注普通民众生活与生存,向平民的理想、尊严和荣光致敬,标示出新时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高度;徐怀中《牵风记》文字既练达清朗又诗性飞扬,充分敞开了革命军人丰富鲜活人性的亮度、美度和作者革命人道主义的大爱情怀;徐则臣的《北上》刻画民族表情、写照民族精神、培固华夏文明的根性,其独特的结构形式指向了小说创作的一条新路径;陈彦的《主角》讲述了一个写在当下却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老到;李洱的《应物兄》描画了一幅当下社会生活和当代文化人从精神状态到日常举止的全景式图谱,是一部表征了文学书写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可行性的作品。[详细]
作 品:《北鸢》
作 者:葛亮
作 品:《寻找张展》
作 者:孙惠芬
作 品:《人世间》
作 者:梁晓声
作 品:《主角》
作 者:陈彦
作 品:《刻骨铭心》
作 者:叶兆言
作 品:《捎话》
作 者:刘亮程
作 品:《应物兄》
作 者:李洱
作 品:《牵风记》
作 者:徐怀中
作 品:《北上》
作 者:徐则臣
作 品:《敦煌本纪》
作 者: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