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隆重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对以长篇小说为主的优质选题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由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作用,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推出“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专题,将对计划入选作品逐一展示、阅读、评论、探讨,并以融媒体的形式与大家携手攀登文学高峰。2023年3月总第六期,让我们一道走进乔叶的《宝水》。(本期主持人:邓洁舲 贺嘉钰)
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严重失眠症所困,提前退休后从象城来到宝水村帮朋友经营民宿。她怀着复杂情感参与村庄具体事务,以鲜明的主观在场性见证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丰富深刻的嬗变,自身沉疴也被逐渐治愈,终于在宝水村落地生根。[详细]
【新闻动态】乔叶长篇小说《宝水》:一个乡村的重新生长回顾这些年来乔叶的写作,是朝两个向度回归的过程:一个是性别写作,越来越偏女性化视角;一个是乡土写作,越来越注意向乡土文学传统汲取营养。[详细]
写一个村庄的故事对我而言是很大的考验。知识补充、人物采访,还有情感投入,都不容易。还有在前辈的乡村叙事传统中如何确立自己的点——这个当下的点正在跃动弹跳,难以捕捉,这都是障碍。写作前的资料准备和驻村体察,写作时的感性沉浸和理性自审,初稿完成后的大局调整和细部精修,这些都需要耐心。[详细]
北青报:《宝水》贯穿有一种挺强的故乡意识,对你而言,是否也对故乡有着强烈认同感?
乔叶:我以前不觉得自己有故乡意识,那时候老觉得写东西要洋气,让人看不出来我是河南的、是乡村的。现在我发现,以前这种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候恰恰是自己乡村气息最足的时候,因为这种深度纠缠,一开始是想剥离;但也是因为深度纠缠,其实是剥离不掉……[详细]
新时代乡村还有何价值?乡村是否像传统农民耕作方式一样被取代而消失殆尽?乡村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仅仅是因为我们要返乡吗?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网络文化时代,我们如何返乡?而所返的乡是不是我们心中的乡?这些都是21世纪文化语境下新时代中国人所深深追问的事关中国乡村未来的根本性问题。乔叶的小说《宝水》不仅对这个当代中国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的根本性、内核问题进行了思考,而且以其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的审美书写而给我们很多深刻启发。[详细]
《宝水》书写山乡巨变,山乡的“变”和“恒”并举。日常生活和民风习俗是山乡巨变中的恒常,是乡村的根脉和魂气所在,也是生活在其中村民的精气神的根本。以小切口展现大视角,乔叶笔下的新时代乡村首先写的是俗常中的乡村,在乡村经济振兴的大框架上,叠加了层次丰富的民俗气、人情味、文化观、时代感,将快速发展带来的痛感和矛盾置于琐碎的日常中消解,在灵动鲜活中增添了故事的延展。[详细]
《宝水》的独特性或者说文本个性,其实是颇为鲜明的。这主要体现在故事的整合方式和呈现方式上面。乡土世界的现代化转型,在今天意味着更充分、更自然、更彻底地融入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总体发展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力争保护好自身的传统和文化特色。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历史运动,牵涉着方方面面的改变、角力和能量交换(这些能量包括但不限于政策、人力、货币、资讯、技术等)。但《宝水》并非是简单地从“历史运动”一面入手讲这个故事。相反,这部小说是把“大”事“小”着讲、把“动”势“静”着讲、把“热”潮“温”着讲,着眼点是草木枯荣、人往人来、家长里短,最终呈现出的,便是散文化的笔法(乃至结构)、以及风俗画卷式的总体效果。[详细]
在我看来,《宝水》三十几万字其实都在做一件事:为“农村”建立坐标系,从而把当下的农村纳入进去。小说里的第一套坐标系,是由叙述者“我”建立起来的。“我”,地青萍,是一个农村出身且“懂农村”的城里人,为解决失眠症的困扰来农村长住,顺便帮老原经营村里的民宿。这里天然就带着时间x和空间y两个坐标轴,随着时间的推进,“我”接触农村,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回到农村,也随时可能再离开,就在两极之间波动。同时,我要强调的是,这里其实还有第三条坐标轴z,就是人的心理,心理认同,情感认同。既然“农村”突出的是人,那么这条最容易被忽略的坐标轴其实才是最重要的。[详细]
最近读了好几部乡村叙述的小说,没想到在这样的背景下读到乔叶的《宝水》仍是惊喜不断。我以四个“最”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最日常的乡土叙述,最诚实的乡村情感,最地道的乡村精神,最新的乡村故事。[详细]
乔叶的长篇小说《宝水》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乡村振兴、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中国乡土社会相匹配,是对今天丰富变化的社会现实的敏锐、准确、快速的反映,具有强大的现实感、鲜明的时代感和自觉的文学使命感的新乡土写作。[详细]
《宝水》的语言特别来神。甚至可以说,《宝水》的语言写活了人物、带动了故事。我的阅读感受,三成书面语、七成方言土语,就是小说里写到的豫晋交界南太行山的村俗、俚语、乡谚。这些方言土语有多少是乔叶跑村泡村和童年乡村生活经验的捡拾?有多少是她对经验和心灵的新的想象、创造和阐发?恐怕只有乔叶本人心知。[详细]
《宝水》的故事框架、人物设定和情节走向,都超出了一般的农村题材小说或乡土叙事的常规套路。贯穿在全书情节轴线上的叙述者,同时也是故事中的一号女主角地青萍,通过展示她自己的思想感情流变过程,承担起了搭建作品总体结构的任务。她身心活动的内在逻辑,不是单纯的乡愁乡情,而是三重情结的交叠变奏。[详细]
《平凡的世界》特别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农村青年想要打破土地关系、进入现代社会的强烈渴望,而《宝水》是一种“逆行”,包括“地青萍”“老原”“孟胡子”等人,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然后又回到乡村。[详细]
当小说中与作者一样届“知天命”之年的叙事人“我”,在重返乡村的过程中收获了更为成熟的世界观与生命意识,那么也意味着这一代作家在他们的乡土写作中将迎来更加成熟的面貌。[详细]
《宝水》中的那个“我”——主人公地青萍——与“返乡”叙事中常见的以深入生活之名出现的乡村观光者并不相同。对于在福田庄长大,而后去往城市的“我”来说,作为“美丽村庄”示范村出现的宝水,算得上一个既无比熟悉又全然陌生的所在。[详细]
[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启动
] 7月31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湖南益阳启动。活动现场,铁凝、张宏森、杨浩东、彭玻、瞿海与32家共同发起单位启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李敬泽与发起单位签署合作议定书,发布第一批入选项目名单。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同志向第一批项目入选单位代表颁发出版标志。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座谈会在益阳举行] 7月31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议座谈会举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并讲话。会议由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施战军主持。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副主任李朝全,全国32家重点文艺类出版社、文学期刊负责人,中国作协各报刊社网负责人参加会议。
[攀登新时代文学高峰,出版人与期刊主编出谋划策!] 在现代传播格局中,文学真的没有竞争力了吗?作家资源和编辑人才如何培养与寻找?文学面临全新定位,行业生态是否遭遇洗牌?针对这些话题,全国32家重点文艺类出版社、文学期刊负责人建言献策,在依据自身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时代文学攀登的方向与现实意义,同时表达希冀与展望,为新时代文化版图耕耘文学的辽阔沃野。
与中国作协其他推动出优秀作品的工程不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不是直接面向作家的,而是与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文学期刊以及中图公司达成合作,为文学创作、出版、传播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助推精品力作。客观地说,作品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的事情,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和文艺生产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深知,有没有质量意识、能不能切实做到“十年磨一剑”,一方面固然同作家自身的信念和修为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社会文化的环境和条件……
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文学的成就的时候,恐怕不能否认,老一辈编辑家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现在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怎么能够从体制机制上培养和鼓励像章仲锷、崔道怡这样的编辑家?或者说,我们怎样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逐步调整和发展出一套更合理更有效的机制,使得文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坚持质量导向,把出精品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详细]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系列谈之一:各方联动推精品 形成合力攀高峰] 新时代新征程,为中国文学提高作品质量、攀登文艺高峰设定了新语境、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系列谈之二:彰显新时代文学价值与尊严的重大文学行动] 一部文学史,就是文学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随着时代发展突飞猛进,文艺体制机制不断变化……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系列谈之三:多方联合搭建 文学精品的传播平台] 今天的媒介环境正在不断更新迭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学生产,全方位介入着我们的文学生活……
[文学界出版界热议“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之一:让新时代文学的沃野结出累累硕果] 充分发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文学精品的产生赋能,推动文学精品的传播和转化,有力彰显新时代文学的价值……
[文学界出版界热议“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之二:对长篇小说创作的扶持正当其时
] 原创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力作的推出,需要作家和出版者共同经过漫长的艰苦努力,“攀登”一词很精准……
[文学界出版界热议“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之三:整合优势资源 助推精品力作
] 攀登计划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新时代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受到文学界、出版界的热忱欢迎……
[文学界出版界持续关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大家表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全过程扶持优秀作品的成长,为文学精品的产生加压赋能,力推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是中国作协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挑战、勇攀新时代文学高峰的重大文学举措。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新鲜题材,也为文学出版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文学界、出版界要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勇于面对挑战,不负读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