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
近年来,围绕着社会爱心话题产生了一大批儿童电影。从选材和立意上讲,都是积极和有意义的。
“希望工程”、“留守儿童”、“支边支教支援贫困地区”成为许多儿童影片的主题。以前大家很少看到表现“留守孩子”生活和命运的影片,现在这样的影片多了起来。歌颂教师的影片大面积的倾斜在歌颂支援贫困地区的教师身上。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献爱心也成了许多影片的内容。
这些影片大多包括如下元素:破旧的学校或贫困的家庭、热心的好人或支教的老师、农村的留守儿童或学生。这样内容和主题的影片在2012年生产的儿童影片里占有相当的比例。
影片《火箭鹌鹑》讲述留守儿童炮伦,自己制作简易的飞翔器,梦想像鸟一样飞上天空去看他在城里打工的父母。《同享一片蓝天》说的是退伍军人舍弃优裕的城里生活扎根山区学校,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故事。《遥远的约定》则是两位上海职工和他们的女儿赞助云南孩子读书的事情。
《悠悠春草青》中的农村支教女教师和同学们建立了感情,在老师病重的时刻,学生们四处奔走求援,凑钱为老师换肾。表现了年轻一代的太行人“知恩图报、爱心传递”的情怀。《起立,老师好》描写了农村学生和代课女教师的友情。《大漠河会记得》则是一位体育老师到农村支教与几个学生之间的故事。
《包裹》是两位山区教师通过网络号召全国热心的人为乡村贫困孩子捐助的故事。影片也照应了2009年至今在全国开展的“爱心包裹活动”。《指尖太阳》则通过三个孩子的交流表达了他们思念在远方城市打工的父母,盼望团圆的愿望。
《开心的八月》的主人公是个家境优越的小学生,暑假到乡下老家和当地的同龄人共同生活,在收获友谊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的快乐与艰难。《万年烛光》则是一位教师收养并资助百多个家庭困难孩子的故事。
这些影片都有着美好和朴素的愿望,歌颂了平凡而又伟大的“好人”。
但是有的影片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很相似。
影片要表现的许多事迹本身很感人,有的就是当地的真人真事,但是将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转化成电影的过程缺乏提炼和升华,因而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就有所欠缺。如此看来,先进的事迹是不是一定就能成为电影的题材还是个问题,即便可以改编成电影还有一段艺术化的路必须要走,事迹感人,电影不一定就感人!
有些影片的故事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主人公,但是这些电影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却给人十分雷同和似曾相识之感。它们虽然应时而生,但与前一两年相比,题材不再新鲜,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和开掘就是更重要的事情了。
在表现农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电影中,《骡子的10000米》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励志影片,外号“骡子”的少年和哥哥都是农家子弟,父亲要“骡子”去外地打工来保证哥哥上中学,将来上大学。女教师马菊兰大学毕业之后到农村支教。她把“骡子”从车站找回学校。她不但不能让学生失学,她还看到“骡子”在长跑方面的天赋。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骡子”最终取得了成功。影片的故事吸引人,表现了“骡子”执著而又朴实的性格,同时刻画了富有责任与爱心的女教师的形象。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仍然是少年儿童喜爱的影片。
《我和我的伙伴》是今年这类影片中的佼佼者,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故事讲述了患自闭症的女孩陆小荷随着爸爸来到风力发电站的工地,那里有湖泊、芦苇荡、美丽的自然景色……小荷从偷猎者的枪口下解救了一只受伤的天鹅,在小荷的照料下天鹅慢慢康复,小荷也因此而渐渐开朗,与天鹅产生了深厚的情谊。天鹅被人拐走,小荷与父亲开始了“寻鹅”的旅程。影片以简单的故事表现了深远的内涵,探讨自然、动物、人的和谐关系,制作也比较精美。
《我的神马查干》说的是蒙古族小男孩胡斯勒和他的白马传奇而又朴实的故事,也是一部不错的影片,尤其是受到许多少年儿童的欢迎。
亲情电影
亲情电影近些年是儿童电影中取得成绩较大的影片类型。2010年上映的《我们天上见》就取得了很好的口碑。
在2012年生产的影片当中,有几部电影讲述了家庭亲情的故事,比如《一江明烛》(母女情)、《沉默的夏天》(父子情)等。
在这些影片中,《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喜剧化的亲情电影,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影片。在陕西农村里有位会耍皮影的老汉,儿子离家外出多年,突然领了个洋媳妇和洋孙子回到家里。因为有急事,儿子和洋媳妇要去外地,只好把洋孙子留给了爷爷照顾。这部影片从结构上就富有新意,容易产生戏剧冲突。然而影片并不局限于此,心心相印的生活质感、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浓厚的祖孙感情仍然是这部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
《宝贝别哭》讲述了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小覃老师来到一所孤儿院,原本是来照顾生病的爸爸,爸爸是孤儿院的老师。现在她要替爸爸照顾这些心灵受伤的学生,相处的日子里,她们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尊严,重归天真快乐!影片有思考、言之有物,告诉我们对学生光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懂科学。生活是严峻的,可以选择地告诉孩子们!
《跑出一片天》也是一部亲情励志电影,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本片以“燃烧梦想”为主题,诙谐中不失温情,平凡的人物,引人的故事,激情、明快、时尚!尤其有不少家喻户晓的明星加盟,更使得影片在精良的制作、到位的表演之外还有许多赏心悦目的看点。
儿童电影数量不少,但优秀的影片太少是我对今年儿童电影的总体感觉,但即便是这些少数的优秀的影片还是鲜为人知,广大少年儿童还不能看到它们。
谈起儿童电影的发行和宣传,我们有时候好像在钻牛角尖,以为优秀的儿童电影一定会在电影院线里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占到,一定是影片还不够优秀。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想。举例来说,上面提到的影片《跑出一片天》,无论从立意还是故事,以及明星的阵容上都是不错的。观赏性、娱乐性也是令人称道的,可是在影院里的遭遇还是比较惨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有人笼统地认为这样的影片所以上不了院线就是“说教”、“守旧”,就有失公允了。这种指责无助中国儿童电影的繁荣发展。其实我们冷静想想,公认的国外优秀的儿童电影《小鞋子》《放牛班的春天》都没有上得了中国的电影院线,能说它们质量差吗?
大多数“纯净的”、“优质的”没有大投入大制作的儿童电影恐怕就是这样长期生产着、存在着,在以票房论英雄的院线里它们默默无闻,因为它们不具备商业的特点,但它们是提升少年儿童修养的阶梯,它们是给我们未来保留的思想财富,它们将成为照耀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盏明灯,而不能成为赚钱的工具。
中国目前拍摄的儿童电影数量很多,每年都在几十部左右,有些题材内容也是相似的。如果能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拍摄一些更加优秀的影片岂不很好,但这目前只是我们的愿望。
在2012年中也有这样一部分影片,可能编导对儿童电影首先是电影这个基本的要求不够了解,虽然是表现自己童年的心路历程和真实感受,但是编得随意,有些地方不知所云。
儿童电影目前的投资都不大,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影片都是在山村的学校取材取景,内容表现困难和艰辛,摄制组条件也很困难和艰辛,捉襟见肘!
尽管困难,儿童电影也不应该是“没钱电影”的代名词,更不应该是“练手电影”的代名词。拍电影是许多人的愿望,拍电影也是每个人的自由,不能因为拍不好就不让人家拍电影,但是拍好电影是创作者也是观众的愿望。
在需要儿童电影,但又赚不了钱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谈到儿童电影的公益性。政府应该投资扶植这些电影中的优秀者,而且要加大力度。在发行放映这些影片的时候也要加大投入。这些年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中国儿童电影学会也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工作。
陕西有家“励志校园数字院线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根据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专门从事陕西省中小学优秀影片的放映服务工作,在全省107个县区共组建186支放映队,发放流动大棚(在操场上搭起可以容纳上千人看电影的大帐篷)给中小学生放映电影,达到了“学校欢迎、家长满意、学生高兴”的目的。他们放映了《宝葫芦的秘密》《背起爸爸上学》《暖春》《上学路上》《宝莲灯》《舟舟》《寻找成龙》等许多儿童影片,以及适合儿童观看的故事片。许多学生看电影之后还写了影评。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也是当下优秀儿童电影在院线之外的一个重要窗口。许多并非专为儿童拍摄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的故事片在院线上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但是它们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推荐给少年儿童在非院线的场合观看是非常有益和可行的。(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