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电影技术尚不能对西方构成竞争力的背景下,紧抓“故事为王”的策略,才能应对外国影片高技术的压力。此外,明星制是产业的基础。片中徐铮、王宝强和黄渤这三位典型喜剧类型明星的准确定位,为《泰囧》奠定了市场号召力。但大多国产影片运用类型明星的意识尚不明确,很多明星无法确立自身的定位,以致缺乏基本的明星号召力。
综合来看,《泰囧》的成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时,即指贺岁档期的选择。这个档期与喜剧类型片高度契合,喜剧的类型和节日的氛围十分吻合。地利,是指档期前后“左邻右舍”的影片与观影期待落差较大。档期前面的两部主要影片《王的盛宴》和《一九四二》太过厚重,表达悲苦的主题,这就造成了电影市场上一定程度的“饥饿”状态。而档期后面的3部主要影片《血滴子》《大上海》和《十二生肖》,前两部口碑皆不高,而只有成龙的《十二生肖》能够对《泰囧》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尽管如此,《十二生肖》也与《泰囧》间隔一周多的时间,留有足够的空间让《泰囧》口碑话题发酵成为全民电影。人和,即是本土大众化喜剧明星徐铮、王宝强和黄渤的加盟。这三位典型的喜剧类型明星具有很高的观众认可度。特别是王宝强作为草根明星非常“接地气”,有人气。
除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泰囧》自身的娱乐艺术品质也相当强。首先,《泰囧》作为“人在囧途”的续集,依托品牌影响,占有前作的口碑优势。其次,从文化层面上讲,《泰囧》外在的表现是喜闹剧的形式,但却有大众认可的文化内涵:草根底层劳动者在道德上战胜白领精英;家庭亲情诉求战胜功利主义追求。这两个文化价值观的设置非常坚固,贴近主要观影群体,能够得到观众大范围的认可。再次,《泰囧》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商业类型片,把喜闹剧和公路片的类型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大程度地融合了各种商业元素,如打斗场面、人妖猎奇、泰国异域风情等。在笑点的设置上,《泰囧》也精心运用了误会、巧合等各种技巧。
在关注影片的内容之后,我们也要注意到电影背后的制片机制给其带来的勃勃生机。影片的导演兼主演徐铮,在获得基本片酬的基础上,还能够得到10%的利润分红。这对于徐铮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激励机制。这样的制片机制符合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和电影经济规律,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但之前在国内较少有尝试。
除影片本身的因素之外,我们还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找寻到《泰囧》票房火热、成为全民电影的原因。第一,喜剧有高乘喜剧和低乘喜剧之别,而《泰囧》属于低乘喜剧,影片制造笑果的手段较为低级,如电梯遇人妖、误进错房间、捉弄黄渤幸灾乐祸等。但在貌似低乘喜剧的背后,《泰囧》坚实的戏剧结构、精巧的冲突、流畅的叙事、良好的节奏感等颇具难度的艺术手法又使影片具有了某些高级喜剧的娱乐性。这样的喜剧品质,使影片通吃了草根阶层和知识阶层,成为了全民喜剧。第二,《泰囧》的观众中,部分是铁杆影迷,或者说有电影修养的影迷。不少观众是受媒体、网络高口碑褒奖影响后的“从众”。这种“从众”的参与,使得该影片成为全民电影。第三、整个大的政策和文化环境也为影片的成功提供了正能量。2012年国产电影份额一直疲软,电影各界都急于见到本土“黑马”出现,为中国电影打上一针“强心剂”,以提振市场信心。《泰囧》的出现,很自然地得到了各方的呼应,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票房越烧越旺的局面。
时下,《泰囧》在《十二生肖》《血滴子》等“大片”的“围剿”下继续走高,突破12亿票房,这说明商业类型意识明确的、紧贴现实接地气的、有诚意的喜剧片,是值得国产影片重点关注的方向。在国产影片打翻身仗的过程中,喜剧片堪当大任。其中的故事是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确立故事为王的原则,才能帮助国产影片获得提升。在我国电影技术尚不能对西方构成竞争力的背景下,紧抓“故事为王”的策略,才能应对外国影片高技术的压力。此外,明星制是产业的基础。片中徐铮、王宝强和黄渤这三位典型喜剧类型明星的准确定位,为《泰囧》奠定了市场号召力。但大多国产影片运用类型明星的意识尚不明确,很多明星无法确立自身的定位,以致缺乏基本的明星号召力。面对电影产业的大发展,只有确立以类型为基础的明星制,才能使得影片更进一步适应电影商业市场,实现产业发展。
诚然,《泰囧》带来的新问题也值得思考:首先,《泰囧》票房大热,大众口碑也不错,但艺术水准尚有待提高。国产片在提高艺术水平和品质的道路上任重道远。其次,《泰囧》的主题涉及了草根底层和商务精英的冲突,事实证明这种接地气的主题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未来的喜剧片创作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应向着更具深度、更融入人心的方向寻求突破。第三,在《泰囧》的刺激下,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喜闹剧大干快上的跟风现象。在喜剧片创作“缺文化、没内涵”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状况下,若东施效颦者大增,对中国电影制片资源会造成巨大的浪费。第四,喜剧片除了喜闹剧,还有不少其他类型,诸如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类的讽刺喜剧。与国外一些成功的喜剧电影相比,我们的喜剧片在世界喜剧片艺术大格局中还处于落后地位,不能因为《泰囧》的票房成功而暗自窃喜,需要有创作上的“忧患”意识。最后,电影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产业,其盈利不能单看某部影片的情况,它是一个长线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刘 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