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在英语文学界系指Science Fiction,是一种以科学事实和科学假设为基础的幻想文学作品。从字面上看这一词语本无“幻想”之意,可直译为“科学小说”;我国的“科学幻想小说”一词则来自俄语转译,此后数十年便就此约定俗成。
有一个区别需要首先特别指出:一般来说,近代幻想文学中与科幻小说相类似的作品还有两种:一种是Fantasy,多译为“奇幻小说”;一种是Horror,可称为“恐怖小说”(属于那种具有超自然现象的恐怖,而非那种心理上的、所有事件都可解释的恐怖)。简而言之,科幻小说与奇幻小说的区别在于:科幻小说的背景是以科技解释为基础的,而奇幻小说的背景是以其他解释(有时是宗教,有时是虚构历史等等)为基础的。科幻文学属于一种科技文化,它是以科技为基础的幻想文学作品;而奇幻文学则属于一种咒语文化或者巫师文化,它是以某种非科技的超自然的规则为基础的幻想文学作品,而且作者往往会设计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不相同的、从来没有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奇异世界。如果与一些经典幻想文学作品类比,也可以把当代奇幻文学称为“成人的童话”或者“当代的神话”。诸如近年来风靡影坛的《哈利·波特》《指环王》等作品都是较为优秀的奇幻作品。
自19世纪初期算起,近代科幻文学只有近两个世纪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萌芽与草创时期、黄金时代、“新浪潮”运动和“塞伯朋克”流派。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近代科幻文学发端于19世纪初的英国,成为萌芽与草创时期(1818年至20世纪20年代)的肇始之端。这一时期的开始是以《弗兰肯斯坦》的问世为标志的。
西方科幻界公认的第一部近代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出自玛丽·雪莱之手,作者系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一生经历曲折奇特,似乎时刻与死神相伴,悲剧色彩十分浓郁,这对她后来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弗兰肯斯坦》诞生的过程也颇为奇特:1816年夏天,天气阴冷,淫雨连绵,而颇具浪漫气质的英国诗人雪莱和拜伦,携带着各自的女友在风景秀丽的阿尔卑斯山中流连漫游。每当夜阑人稀之际,他们便围坐在篝火边聚谈,时而讲述一些离奇和恐怖的故事。大家商定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但后来只有玛丽动笔完成了。
作品讲述了一名科学家在实验室造出一个丑陋怪物的故事,而怪物因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同情,终于走上了弑主愤世的毁灭道路。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科学家,他利用死人器官拼凑出一个怪物;怪物在人间东奔西跑,却得不到理解和同情;他向往美好,渴望感情,换来的却是谎言与追杀;他终于不顾一切地向人类复仇,最后漂流到北极冰原……
这是一部哥特式的感伤主义作品,它第一次将科学视为作家与文学关注的主题。
自《弗兰肯斯坦》之后,科幻小说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开始崭露头角,在欧洲的法国和英国分别诞生出儒勒·凡尔纳与H.G。威尔斯两位科幻先驱。前者在《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等众多作品中描述了人类对地球新世界直至月球星空的探险和向往,对科技发展、人类进步进行了相当乐观的展望;后者则通过《时间机器》《隐身人》等作品剖析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不良影响,揭示出人们在社会进步历程中的矛盾心态,其引人入胜的科幻构思至今仍不显陈旧。此外以“歇洛克·福尔摩斯”闻名的柯南·道尔和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等人也是科幻小说创作好手,前者的《失落的世界》异常精彩,而后者的《R.U.R。》(洛苏姆的万能机器人公司)至今影响着文学艺术界。
从1818年到20世纪20年代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科幻文学一直处于“萌芽与草创”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作家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作者相对稀少,作品集中于少数几个人身上;作家对于科幻理论缺乏兴趣,从不声明是在创作一种新的文学作品;早期科幻作品在艺术手法上也略显粗糙,许多作家亦属客串,思想内涵更是失之浅薄。因此到了这一阶段末期,科幻小说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通俗读物,在美国市场上流行一种“10美分丛书”,其中充斥了半人半妖、英雄救美的廉价科幻故事,玛丽·雪莱所开创的理性传统早已被丢失殆尽。
此时有两个人站出来扭转了这一局面,他们是美国的科幻编辑雨果·根斯巴克和约翰·坎贝尔。前者毅然将一本纯科技杂志改版为科幻小说杂志,厘清了科幻的概念;后者则以科幻编辑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投身科幻界,培养出一批科幻作家。自此,科幻文学进入了被冠以“黄金时代”(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的英雄年代。
黄金时代优秀作家脱颖而出,优质作品层出不穷,如美国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罗伯特·海因来因的《星船伞兵》《异乡异客》《时间足够你爱》等“未来历史丛书”系列,克利福德·西马克的《驿站》、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纪事》以及许许多多著名作家的许许多多优秀作品,为数众多、不胜枚举,至今仍为科幻界所津津乐道。英国科幻大师A.C。克拉克的科幻作品更是独领风骚,《与拉玛相会》《天堂的喷泉》等作品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其最为辉煌的成就当推《2001:太空奥德赛》,这部史诗式的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与另一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分享硬软科幻最佳作品的荣耀;同名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色彩缤纷的太空效果使得原本不为主流影坛正视的科幻影片在一夜之间令世人所瞩目。
黄金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作家作品大量涌现,作家和读者对于科幻文学的概念达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产生了有关科幻创作的固定模式。
黄金时代对科幻认识的统一以及固定模式的确立曾为科幻文学的繁荣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后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况且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尤其是科技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读者感到现有的科幻故事与生活相距甚远。同时科幻文学长期得不到主流文学的重视,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因此“新浪潮”运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
致力于“新浪潮”运动的主要是两位英国作家:J.G。巴拉德和B.W。奥尔迪斯。前者的“毁灭世界三部曲”在科幻界一度引起轰动,并使主流文学对科幻小说刮目相看;后者极为重视科技与人性的关系,他的作品远离传统题材,从来不使用激光枪或星球大战来刺激读者,而是致力于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把科幻文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其科幻短篇《户外》令人拍案叫绝,掩卷深思。此外英国科幻编辑兼作家迈克尔·莫考克的“宗教科幻”题材和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法马尔的“性科幻”题材也为“新浪潮”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浪潮”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刻意求新,抛弃传统套路,向主流文学靠拢;作品以意象性、隐喻性和心理性为主,对人心理的重视超过了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带有强烈的嘲弄或悲观主义倾向。
“新浪潮”运动在科幻界内外引起了一场巨大的震动,但也有人对科幻文学远离传统等做法深恶痛绝。及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运动已近穷途末路,失去了先前的革命性,作品缺乏情节,哲理晦涩难懂,不注重科技内涵,使科幻文学本身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于是,一种本体的回归终于以强烈震撼的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这就是所谓的“赛伯朋克(Cyberpunk)”运动。
由于信息技术的革命、电脑网络的形成、电子意识出现的可能,一批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型作品应运而生。新作品在高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对社会文化价值进行戏谑和反思,因此被标以“Cyberpunk”。该词由“控制论”的前缀(cyber)和反文化生活方式者“朋克(punk)”所构成,意指那类具有超越传统和极端未来主义观念的电脑工程师。
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灵。前者的首部作品《神经漫游者》一举轰动科幻界,后者的主要长篇代表作有《心内海》等。这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主人公可以将自己的大脑与全世界的电脑网络联通,在高度信息化的虚拟空间中随意漫游。
“赛伯朋克”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呼唤科幻文学从“新浪潮”回归;引入信息论、控制论、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内容;在文化价值观点上具有反传统性;反对被纳入某一流派,尚处于逐步发展之中。
纵观西方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科幻文学之所以能如此经久不衰,远源流长,自早期的英国文学直至今天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势头依旧不减当年,究其根本,也许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
首先,西方科幻文化具有一个良好的传承。诚然,每一个时期都是对前一个时期的颠覆与反动,但在这种剧烈的颠覆和变革之中,新作品依旧吸收和保留了大量旧作品的营养成分,使得新时代能够在学习中发展壮大。
其次,西方科幻文学之所以能始终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与其庞大的科幻队伍密切相关。西方科幻界始终拥有一支良好的作家队伍、良好的编辑队伍、良好的出版队伍,尤其是拥有一支任凭潮涨潮息依旧痴心不改的读者队伍。正是这些队伍,才使得科幻文学得以健康地绵延和发展。
最后,科幻文学的发展一直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伴随,近乎一种“捆绑式”的发展。每当人类社会的科技有一个新的飞跃,那么科幻文学也会同时兴盛繁荣;每当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相对迟缓,那么科幻文学也相应地偃旗息鼓。就这个意义而言,科幻文学在文学之外的作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普及科学知识”和“预测未来”,更像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晴雨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