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的故事初步定型于明冯梦龙的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但蛇精化为白衣女子引诱男子的故事,则可追溯到唐代的文言小说——唐传奇。唐传奇集《博异志》中有一篇《李黄》,讲李黄遇一绝色的白衣之姝,与之欢好,归家后神思恍惚,“但觉被底身渐消尽,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原来白衣姝是白蛇精,化为美女引诱男子,并最终害死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中除了“白衣姝”,还有一位“青服老女”,乃白衣姝之姨。一青一白两条蛇精,大概是白蛇传中白娘子与小青的最早雏形。但细究起来,《李黄》中白、青二蛇精的身份更像是妓女和鸨儿,接引之事全是青服老女出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故事是惩戒男子贪色狎妓的,因此代表女色的蛇精是吃人的、罪恶的、狠毒的、妖魔化的。这种形象一直到比冯梦龙略早的洪楩的话本小说《西湖三塔记》中仍是如此,其中的白蛇精淫人并吃人,是极恐怖与邪恶的。
白蛇故事在宋元明清笔记小说中也有许多记载。宋洪迈《夷坚志》中有一篇《孙知县妻》,说孙知县妻姿色绝艳,不论寒暑都“着素衣衫、红直系”。她在沐浴的时候,“必施重帏蔽障”,从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和帮忙。孙知县很好奇,一次酒后,他趁妻子洗澡,在帷幕上钻隙偷窥,结果“正见大白蛇盘堆于盆内,转盼可怖”。事后尽管妻子待他恩爱如初,他却最终惊惧交加,怏怏而亡。这个故事中的白蛇精只求做妻子本分,已无害人之心。后来明清白蛇故事中有许宣寄宿的亲戚色迷心窍,偷看白娘子如厕意欲调戏,结果被白蛇原形吓得昏死,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
明冯梦龙(1574-1646)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此前白蛇故事的集大成者。需要指出的是,民国以前白蛇故事中都是“许宣”而不是“许仙”,体现在剧本中则是直到田汉的《白蛇传》才改为“许仙”。其主要故事情节除了清明相遇、游湖借伞、许亲赠银、发配苏州、法海识妖、金钵捉妖、筑塔镇妖之外,尚有许多曲折反复的情节,主要集中在许宣与白蛇的三聚三离上,除了赠银获罪发配苏州之外,尚有白青二蛇盗取当铺衣物相赠以至许宣二次获罪发配镇江,以及白青二蛇见到法海水遁逃去后再次寻到许宣的情节。此外还有李克用贪色被吓(即“楼诱”)、许宣姐夫发现白蛇原形、戴先生捉蛇失败等情节。故事到白蛇被永镇雷峰塔下结束。小说从许宣的角度进行叙述,写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思,使得白娘子的身世、身份一直保持神秘,直到最后被法海揭穿。冯梦龙以说书人的口吻,将许宣与白娘子的故事娓娓道来,把市井小民的生活、性格与情感写得细致入微,其故事情节多被明清戏曲、曲艺作品所沿袭。
白蛇传故事的体裁到了明代,开始出现“传奇”这种新的戏曲样式,这就是陈六龙的《雷峰塔》传奇。陈六龙,生平不详,其《雷峰塔》传奇亦不传,关于这部作品的记载,只保存在明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具品》“《雷峰》”条中。《远山堂曲品》将戏曲作品分为妙品、雅品、逸品、艳品、能品、具品六类,陈六龙《雷峰塔》仅位列末等“具品”,可见创作水平很一般。
现存最早的白蛇传戏曲作品,是清康乾时期黄图珌(1700-?)改编的看山阁刊本《雷峰塔》,该本刊于乾隆三年(1738),分上、下二卷,共32出。这部作品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基本上来自于冯梦龙的话本,只是在开篇多一出“慈音”,营造出一个佛国世界,并指出白蛇、青鱼二妖原是吞食了达摩航芦渡江时折落的芦叶而顿悟苦修,而许宣则是如来座前一个捧钵侍者,因二人有宿缘,故有此一劫。如来赠法海金钵、宝塔以收复白、青二妖。此外,白、许离合中删去白、青二人见到法海后水遁而逃的情节,其他情节自清明舟遇到埋蛇塔圆,皆与话本同。
尽管基本情节脱胎于话本,但是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充分体现出中国戏曲代言体的叙事特点,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和表现方法完全不同于小说,如白蛇第一次出场时即自报家门:“我乃千年修炼一蟒蛇也”,“与青鱼一处潜身”。该剧还打破原小说叙事结构与次序,使得剧情更加明白易懂,线索更加清晰。而且,该剧还充分利用戏曲装扮、表演的特点,在舞台提示中直接指出“旦扮白蛇精上”、“贴扮青鱼精上”(第三出“舟遇”),其他如龟、蟹、蚌、鳖等也装扮上场。更重要的是,该剧还通过舞台提示语表达出炫人耳目的舞台演出效果,如“楼诱”一出中李克偷窥白蛇,舞台提示为:“作偷觑,内放火光,现出蟒蛇。”再如“法剿”一出中白蛇最后现出原形时,“内忽现大白蟒蛇,绕场一转”,给人惊险刺激的感觉。仅读剧本,就觉得仙佛魔妖,光怪陆离,使人可以想见其舞台演出的精彩刺激。
此剧中的白蛇形象,妖性大于人性。剧中有“回湖”、“彰报”两出,叙白蛇因盗银事发,回到西湖之中,得知她的手下水属被渔民捕杀,便施展手段,将渔民披鳞插翅,以示惩戒。此外,白蛇被戴先生道破是个蛇精时,威胁许宣说:“我今老实对你说了,你快快收心,与我和睦,万事皆休。倘若还似这等狂妄,我叫满城百姓俱化为血水,不要带累别人丧于非命,你自己想去。”正是由于剧作对白蛇残忍无情妖性的定位与渲染,她最终被镇于雷峰塔下也是顺理成章的。至于许宣后来奉法海之命托钵募缘,建塔镇妖,最后功成出家,剃度归圆,也就可以理解了。然而,后来的白蛇传作品,由于削弱了白蛇的妖性,突出了她的人性和对许仙的深情,又没能正确地重新塑造许仙的形象,使得许仙在面对一往情深的白娘子被法海收伏镇于塔下时,显得怯懦可鄙,辜负了白娘子的一片痴情,充满矛盾。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黄图珌本“大致谈佛”,而其他剧本则“大体言情”。
黄图珌《雷峰塔》传奇止于白蛇被镇雷峰塔下,而在此之后不久出现的方成培(1713-1806)改编本,其结局则突破了话本和黄图珌本,增加了白娘子怀孕、端阳惊变、求草救仙以及白娘子之子许士麟高中状元后祭塔、成婚和塔倒的情节,完备的大团圆结局的白蛇传故事自此定型。
方成培本《雷峰塔》共四卷34出,前3出介绍白蛇出身峨眉山,因窃食西池王母的蟠桃,遂悟苦修;白蛇尚有一义兄黑风仙,这与前剧不同。而小青的原形已不再是青鱼,变成了一条青蛇,她也不是一开始就跟着白蛇,而是后来被白蛇收伏的,这为后来白蛇传戏曲所沿用。该剧前半部分与此前的作品大体相同,但是后文增出了“端阳”、“求草”、“疗惊”,以及“水斗”、“断桥”、“祭塔”、“佛圆”等重要关目,后世白蛇传故事从此再难越此范矩了。
此剧是白蛇传故事从谈佛转为言情的重要转折性作品,具体体现在新增的这些情节:一、白娘子怀孕及以后生子,这是该剧赋予白娘子“人性”,从而减少其妖性,使其人间化的重要表现;二、端阳饮酒后现出原形,吓死许宣,及以后求草、疗惊。饮酒原非白娘子本意,而是因为得知自己怀孕后喜悦难禁,饮酒相庆,致使酒后现出原形。吓死许宣之后,白娘子不顾艰难,上山求取灵芝仙草,则体现出她为了真爱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勇气和真情。三、“水斗”一场,面对法海的苦苦相逼,白娘子苦苦相求没有打动法海,她指斥法海道:“你是个出家人,为甚么铁心肠生擦擦拆散了俺凤友鸾交?”至于水漫金山,则是由于法海执意相逼,她才“管教恁一寺尽嚎啕”。四、“断桥”一场,白娘子对许宣由爱生恨,怨他“轻分鸾镜,那知他似狼心性,思量到此真堪恨,全不念伉俪情深”。此剧中的白娘子形象则是人性大大超过了妖性。与前剧不同的是,此剧不再渲染白蛇的妖精形象,而是更注重刻画她对许宣的柔情蜜意,塑造她痴情女子的形象。
除此之外,此剧重“言情”的特点还表现在其曲辞道白异常注重辞藻,是比较典型的文人之作,如许宣出场时唱的【羽调·望吾乡】:“意绪阑珊,英年滞市尘。生涯何处飞篷转,时乖拗煞男儿愿,漫说志冲霄汉。顾行业,每自怜,辜负吾家月旦。”其声气口吻,已完全不是一个药铺伙计,而是一个失意的文人了。许宣与白娘子,已经变成非常典型的才子佳人邂逅相爱的故事,两人在一起时的唱词对白,充满柔情蜜意。而丫鬟小青形象在该剧中也变得极富个性,在白、许二人相识相爱的过程中,她是成其好事的红娘,在白娘子被镇塔下的时候,她是有情有义、敢作敢为的侠女,小青形象的这个转变对后来田汉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在以后的白蛇传戏曲作品中,影响最大的是田汉改编的《白蛇传》。1947年,田汉在传统折子戏《游湖借伞》《盗库银》《盗仙草》《金山寺》《断桥》《合钵》等的基础上,创作出《金钵记》,1950年出版单行本。此本中,许宣改为许仙,此前剧本中没有名字的白娘子有了名字——白素贞。《金钵记》既有传统白蛇传故事因果报应的故事框架,如白蛇之所以下凡寻找许仙,是因为她幼年曾被人捉住,是许仙救了她,她由恩生爱,愿以身相报;也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复杂政治形势的讽刺时事、针砭时弊,如小青所盗的库银是钱塘县令收授海上大盗汪直贿赂他里通东洋的赃银,白娘子借助这一点在被捕后借机骂赃官卖国通敌;还有宣扬男女自由恋爱的“男女的恩爱,人性的光明”(《金钵记》中白素贞语)的宣言,因此其主题相对比较复杂。后来田汉又不断修改精减,于是有了1953年发表于《剧本》的24场本,以及后来盛演于舞台的16场本。
田汉的《白蛇传》对白素贞形象的塑造比方成培本更进一步,在突出她的人性化特点时,除了写她对真爱的追求和抗争之外,着重塑造她身上的母爱,如《金钵记》写母子分离时白素贞唱道:“接过小娇儿泪满腮,可怜你一月就离娘怀。再不能怀中喂乳奶,再不能午夜把尿抱儿起来;再不能给儿做花戴,再不能替儿把衣裳裁。但愿得宝宝长命百岁,天可怜无母之儿少病灾。”这段唱词在24本中有所减化,但1963年田汉在为赵燕侠改编此剧时,又重新改写了这段唱词,发展成长达20多句的抒情篇章,对塑造慈母形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本与以前版本的重要不同还体现在对小青、许仙两个人物的创造性塑造。关于小青,田汉主要突出了她的反抗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倒塔”一场。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之所以得以出塔,是因为她经过20多年的镇压,灾期已满,又由于其子许士麟孝感天地,因此才被放出塔来。揭谛原要毁掉雷峰塔放出白娘子,法海则说:“不消,留与后人瞻仰,也显得法力无边。”雷峰塔并未被毁。而在田汉的《白蛇传》里,是小青在白蛇被镇于塔下之后,到灵山修炼数百年,前来复仇,打败法海,战败塔神,推倒雷峰塔,放出白素贞。关于许仙,田汉较以前的作品有很大的突破。在田汉的《白蛇传》中,许仙虽然有过动摇,一时糊涂上了金山寺,但当他听说白娘子为了救他正在和法海苦斗,他决定要帮助妻子,从而逃山而去。当白素贞被镇于塔底之后,他唱道:“悔不该当初把金山上,悔不该皈依惹祸殃。”“许仙今日心明亮,吃人的是法海不是妻房!”使得许仙变得有情有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婚恋观变化的写照。
从小说到戏曲的创作体裁变化,从妖魔化到人性化的白娘子形象演变,从镇于塔下到怀孕生子、塔倒人出的故事结局变迁,从白娘子一花独放到小青、许仙并重的人物形象塑造,白蛇传故事不断被历代创作者赋予新的思想内涵、新的时代精神,凝结并沉淀着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光芒。(李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