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两则跟报纸有关的消息。一则说今年上半年,全国报纸广告收入持续下跌,下跌幅度达6%以上,基本上与去年的下跌幅度相等,越来越萎缩已成趋势。另一则消息说,北京市报刊亭的报纸杂志销售持续低迷,报刊亭日平均收入只有可怜的100元,即使是繁华地段的报刊亭,报纸杂志日销量也不过区区300元,大部分报刊亭主人依靠出售饮料、手机充值卡等维持生计。
报纸杂志,曾经的辉煌和权威已经不再,很多“未来学”的预言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甚至很多人心目中的“传媒行业”就只是电视和互联网,而非任何纸媒。在一档以年轻人求职为主题的电视节目里,当求职者说自己想从事媒体行业并且首选杂志社的时候,主持人露出“友邦惊诧”的表情,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以为求职的青年是从上个世纪穿越过来的。电视系列剧《新编辑部故事》播出后,收到的不是如20年前《编辑部的故事》热播时那样的追捧,绝大多数是吐槽式的评论。究其原因,除了编剧、表演的差距,像《人间指南》这样的杂志,在最近20年间,已经远远不是引领时尚潮流的“文化中心”,自身的发展和生存都成了问题,又如何去做别人的人生“指南”?
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全方位的,它便捷、互动而且“免费”。今天,即使是报纸杂志,如果没有“电子版”可供读者以网友身份去浏览阅读,其滞后性就不言自明。然而一旦有电子版,一般的读者就不会再去订阅、购买纸版读物。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报纸杂志的编辑部辛苦做事,到最后必须以网络形式留住读者,而这又在客观上对自身的独立发展形成制约和消解。报纸杂志的特殊性或许还有一点,即都是发表,版次、版位不同,头条、二条有别,更主要的,它便于作者收藏,可以作为留念。有了纸本的报纸杂志,既可证明其所具备的写作水准,事实上也能作为评职称、入协会学会等机构的凭证。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即使自己不一定读报刊读书,但是愿意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在出版社出版著作。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情形:在发表门槛上,纸质出版物仍然具有传统的权威影响力,还有很多事实上的证明作用;但作为一般的接受来说,人们更多是从网络上去阅读这些作品,其传承的可能性和本来的文学与学术价值大大减弱。
当前,全球范围内,媒体行业正处在纸质与网络并存、后者强势替代前者的特殊时期。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必须具有经典的文学和思想读物,作为其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航标与实力证明?纸媒是否承担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创造、文化引领和文化传承的作用?由此涉及的,远不是报刊亭作为城市风景线的作用,还包括书店、图书馆的当代功能,人们对这一切的热爱与追逐体现出的文化向往和知识素养。网络与传统媒体并不存在“道德”上的优先等次差别,但文化的繁荣发展绝不能是单向度的。如果未来社会连电视电影也只不过是“视频”欣赏的一部分,一国之文化、艺术的景象就难以令人想象。当此之时,保护纸质出版,确保报刊杂志的文化功能,具体到支持报刊亭、书店、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应放到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加以对待,而不是不问原由地以转制之名扔给市场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