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是文学翻译质量的保证

//m.zimplifyit.com 2013年09月04日07:56 马 英(蒙古族)

  文学翻译在我看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在汉译蒙的时候,是主场作战的感觉;而在蒙译汉的时候,是客场作战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所导致的。

  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文学作品注入了多元化的因素。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人们的文化视野和阅读习惯具有了多样性,这在文学翻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名翻译者,我力图把原著的思想内容和外在形式较为准确地表现出来,如叙事内容、故事情节、语言风格、语法结构以及思想意识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忠实原著。但文学作品又因为它的内在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文本自身所包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比如民族的文化差异、语言的不可复制性等。这就对翻译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文笔的表达上还是阅读的效果上,都不能使我们的翻译作品中出现文化的误读或对原著的误读。这就是我们在文学翻译中所面临的挑战。

  任何一种文字的文学,都可称之为民族的文学,因为它有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比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民族风俗、生活细节、心灵语境,还有跟这些息息相关的民族语言词汇。翻译家在翻译某个民俗细节的时候常常找不到很精准的、觉得恰到好处的那么一个词汇,就是这个道理。

  但这还不是文学翻译中最难的一个坎。民族特定的语言词汇的翻译,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蒙古语中很多的词汇,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最典型的诸如方言、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约定俗成的词汇的翻译。比如“德吉”、“黑毛儿”等词汇,它们不像“窗户”、“胡同”等这种已经相互同化了的词汇那么容易译过来。蒙古语中的有些俗语、谚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词汇时,我们不妨试试与之比较接近或相同意思的成语、歇后语。如,蒙古语中“毛驴也没了,三两银子也没了”,在汉语中可以和“鸡飞蛋打”相匹配。又如汉语中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或许可以和蒙古族谚语中的“说偷骆驼的贼头上有虱子,偷山羊的贼挠了头”,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如“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和蒙语中“怕狮子的人看什么都像狮子”较为接近等等。这就要求译者要了解这些特定成语、俗语的出处或典故。

  然而,这也不是文学翻译家最后的使命。因为我们除了承担着文学作品的翻译任务之外,还承担着民族文化交流的任务。通过文学翻译的实践,深刻把握不同文化的社会环境、价值理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还要把握不同的语言表述、创作风格和文学传统,克服文学翻译中的各种困难,在对原著创作脉络有准确掌握的基础上找到最为恰当的表达形式,尽量避免由于翻译家自身认知的局限和障碍,给读者传递不准确的或者错误的文化信息。这样,无论是主场作战还是客场作战,我们才能都充满必胜的信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