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趣味的彻底回归是《私人订制》的核心体现。主创十分卖力地将“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喜欢什么,老百姓厌恶什么我们就厌恶什么”的创作态度融入影片的每一个细节,没有必要用艺术审美苛责一场磕磕绊绊却热热闹闹的堂会。
纵观当今华语电影圈,能稳坐贺岁档且不惧挑战的,只有王朔和冯小刚这一对编导搭子。《私人订制》是两人继3年前《非诚勿扰2》之后的再度合作,但两次合作的心态明显不同。王朔在《非诚勿扰2》里是有私心的,表面是风光旖旎的贺岁电影,实际明眼人都知道那是王朔阔别公众多年来的一次自我陈述,是老顽主在年过半百时对人生况味的阶段性总结发言,分明是借了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这一次,王朔不再那么复杂,他和冯小刚老哥儿俩手挽手上台鞠躬,面对观众第一句话就是,“您吃了吗?”
平民趣味的彻底回归是《私人订制》的核心体现。主创十分卖力地将“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喜欢什么,老百姓厌恶什么我们就厌恶什么”的创作态度融入影片的每一个细节。拿大众反感的事情开涮,拿大众向往的事情煽情,本来就是王朔的拿手好戏,这一次他更是集中火力,对准了三个最容易不招人待见的群体挨个儿炮轰。但是,相比于《顽主》时期对于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毫不掩饰的厌恶与轻蔑,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朔如今温和了许多。如果说在《顽主》里,王朔是将自己凌驾于讽刺对象之上,以一种俯视的态度点评世相,那么如今的王朔则是侧身群众之中,用更为温婉的语调代表大家提出见解。比如对贪腐官员的讽刺,不再采用脸谱式的直接丑化,而是通过圆梦的方式让范伟扮演的一心想要拒绝钱色诱惑的假领导进行忏悔,从而试图在真实生活里达成一种谅解。姑且不论这种谅解是否能够达成,此番王朔的平民立场的确是成色十足的。
谁都能看出来,李成儒领衔的第二个小故事就是冯小刚作为导演的自我反省。但说白了,这歉道的太过直白,以至于失去了悬念。自1997年以降,冯小刚作为导演的每部作品都已经超越电影本身,升格为一种社会现象。对于殿堂级的厨艺大师来说,菜做的好不好早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承担起引领味觉审美的责任。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冯氏作品几乎成了引领全国人民喜剧欣赏趣味的风向标。冯小刚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平民情怀和对生活的敏锐嗅觉,一步步将自己的风格固化,形成一只手摸进观众心里并牢牢攥住,逐渐脱离你们爱看什么我就拍什么的讨好观众的初段水平,上升到我拍什么你们就看什么的垄断式话语权。那一个时期的冯小刚似乎逐渐不满足止步于小人物的小世界,特别渴望对家国情怀进行深刻反思,而且他觉得观众应该也必须跟他一起做这件事。谁料到冯导一板脸,观众就摇头,《一九四二》的票房让冯导第一次觉得不好意思面对资方。观众用脚投出的票让冯小刚迅速明白一个道理——你是负责带着观众高兴的,挖掘人性的事不归你管。虽说“一腔俗血”是聪明人的自谦,却也难能可贵地体现了冯小刚完成自我梳理后重新拥抱观众的决心。
如果说前两个故事还是编剧导演暗藏心机的自我展示,那么宋丹丹担纲的第三个故事就是一场不假修饰的全民狂欢。它不仅仅是马青送给清洁工丹姐的富裕梦,更是王朔和冯小刚送给全国百姓的一餐饕餮盛宴。富有阶层莫名其妙的财富来源,与收入状况明显脱节的高昂房价,正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里最为冰冷的两个环节。对它们进行调侃既是“众望所归”,也是无可奈何。王朔、冯小刚带着观影者在插科打诨里迎来狂欢高潮,又借着丹姐走向胡同深处的背影归于落寞,仿佛是对正在变动中的社会生活进行的一次充满警示意味的调侃。
诚然,如果在商言商地从电影层面看,该片的品质确实算不得上乘。主要人物扁平、场景调度随意,笑料也多少透着点做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硬性分段叙事的结构。不知道是不是冯小刚作为央视春晚导演压力过大,每一段故事之前竟然打出小标题和主演,宛如小品节目单,这比起同样是分段叙事的《甲方乙方》通过情节进行润滑的软过度,实在是一种倒退。
但是,不管是王朔还是冯小刚,因为从来就没有标榜过自己的电影是艺术。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用艺术审美苛责一场磕磕绊绊却热热闹闹的堂会。更何况,一个劲儿赔不是的王朔和冯小刚在片尾借着四段道歉,进一步阐明了回归自然(即大众)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