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无所依归的银幕漫游

//m.zimplifyit.com 2013年12月25日07:20 华学琦

  《私人订制》是一部看不见“人”的电影,它以“取悦”观众名义登场,不过是导演的“私人订制”品,它只对导演的个人趣味和私密动机负责——“一腔俗血”的故事,它“成全”了导演自己,那“恶心”的又是谁呢?

  一次无所依归的银幕漫游

  □华学琦

  对于一部诚意欠奉的电影,要进行诚恳而诚实的评断,是一件错位且让人无奈的事。就像你冲着一连串的光环,奔着某某大导坚决“为人民”的行业口碑,兴冲冲进了电影院,结果迎接你的是一次近乎灾难性的、让人瞠目的观影体验——是的,我一定跟很多很多善良的观众一样,直到走出电影院都不敢相信,这就是冯小刚《一九四二》之后的作为吗?从《无极》到《三枪》再到《赵氏孤儿》,中国的导演大腕们每每上演期待逆转的重头好戏,这一回轮到表现一贯稳定的冯小刚,让人徒觉中国电影世道之乖戾无常。

  从《顽主》里的“3T公司”,到《甲方乙方》的“好梦一日游”,再到如今的“私人订制”业务,《私人订制》是一部纯粹的续貂之作(连主人公的姓名都不愿意更换),故事创意上的成色自然一无足观了。话又说回来,不论是续集还是系列片其实都没有关系,电影史上成功的续篇很多。问题不在相似,而在有没有和有哪些不相似——是用了“新瓶”?还是装了“新酒”?

  从形式到内容,影片是铁了心只把旧瓶盛旧酒的。段落式结构、小品化情节、脸谱化人物、异想天开的故事桥段,都是从《顽主》和《甲方乙方》里一板一眼老老实实学来的。尤其让人费解的是,前两部作品的“皮相”扒来了,“魂儿”却被丢了个干净。《私人订制》是一部看不见“人”的电影,四个所谓的主角,行为几乎没有动机的支撑,也看不见清晰的指向,他们只是机械而苍白地执行着影片规定的指令,像综艺晚会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把几个完全孤立的节目串联一体,惟独忘记了证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顽主》和《甲方乙方》里的几个“顽主”,虽然也干着荒腔走板的活儿,但要么为谋生,要么为创业,有着现实的烦闷和苦恼,彼此之间不乏情感勾连,也有分歧和冲突;他们也帮顾客实现形形色色的“白日梦”,但在造梦的同时,常常感动和感染了自己,尔后有思想上的自省和行为上的反转。除此之外,在影片的格调和气质上,《顽主》重于一种特定时代情绪的宣泄,《甲方乙方》更像是一出道德劝善的世俗寓言。反观《私人订制》,一方面,影片拆解了四个主角之间一切情感和思想的勾连呼应,他们本身不输出“故事”,因而也决然斩断了其个性魅力、人格特点生成的可能;另一方面,除了第三个故事马青为了报答环卫工人丹姐,给她订制了一个“发财梦”之外,影片里的“白日梦”及其顾客,和四个主角的情感思维也几乎不产生关联,突兀而生硬地横亘在影片中——他们原本游离在叙事之外,到头来,这种游离居然成为了影片的叙事本身。当然,影片的主创可以辩解道:游离乃至完全割裂独立的段落式结构,也可以是影片的叙事手法;然而,这种反常规的“后现代”做法,不符合《私人订制》作为纯商业电影的类型规律,更构成了对中国观众主流观赏趣味的刻意悖逆。试问,一部完全抹煞人物性格及其魅力光彩、没有情感立足点和爆破点、没有贯穿性的逻辑关联和叙事线索的电影,如何嵌入人心,如何能收获观众的共鸣?

  倘说《私人订制》还有可取之处,便在于影片所涉及的若干现实话题,官场反腐、雅俗之辩、对财富的反思、生态环保,等等。且不说影片对这些话题作出了深刻与否的剖析,不管是嘲讽还是批判,我们至少看到了影片的态度。这一点难能可贵。然而,一部电影要做的,不应该停留在社会观察家的观点集萃之上,主创所有的思想锋芒和精神立场,应当付诸逻辑自洽的美学形态来加以表达。换句话说,电影不是为了呈现观点而呈现观点,而是应该在叙事自身的整体性结构中,通过人的成长变化和情节的推进,看到观点赖以支撑的坚实土壤——在这个意义上,观点的生成过程比观点本身更重要。否则,一部光顾着“吐槽”的电影,和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又有什么区别?显然,《私人订制》里提供的话题空间固然是有社会性和价值的,但由于它们是脱离于电影的整体叙事而存在的,所以,这些话题可能衍生的探讨空间,只关乎话题本身,无关电影。电影从不拒绝探讨高深的哲学和社会问题,但前提在于,这样的探讨首先要以电影的方式进行。这并不算是一种苛求,而是电影应该捍卫的艺术边界。

  影片里最让人动容的片段,是环卫女工丹姐圆梦后的那一段人生感悟。《时间你去哪儿了》旋律响起,关于失落的梦想,关于朴素的人伦亲情,关于生命的执著,在这个段落里都得到了渲染和释放。看到这里,我下意识地联想起了《非诚勿扰》里的邬桑独自驾车在北海道公路上唱着哀伤的歌曲、潸然泪下的片段。这是导演人生体验的巅峰表达,因其真切,所以动人,然而,它们在影片中的存在如此突兀,破空而来,高蹈而去,美则美矣,和电影本身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必要申明,青睐冯氏喜剧者鲜有伪道学家。很少有人一边买着高价电影票一边打心眼儿里抵制“俗”,我们欢迎俗,欢迎《泰囧》那样肤浅而单纯的欢乐,欢迎自嘲与热讽,欢迎颂歌,也欢迎批判,但前提是:我们向银幕索取的首先是一部有诚意、有技巧的作品。无论是街边摊的臭豆腐,还是宴会席上的高汤,至少要有几分入味,至少得让人品得出手艺,看得见地道的做工。而这一切,对《私人订制》来说竟成了分外奢侈之物。这古怪的片名一语道破天机,这部以“取悦”观众名义登场的电影,不过是导演的“私人订制”品,它只对导演的个人趣味和私密动机负责——“一腔俗血”的故事,显然是冯导因为《一九四二》遭遇票房滑铁卢的私怨发泄——它独独“成全”的是导演自己,那“恶心”的又是谁呢?我们乐见《私人订制》的票房飙升,可影院里骇人的排片比和上座率,透支的就不仅仅是冯小刚导演的信誉了。

  行文至此,猛然惊觉该片剧本出自王朔之手,不禁哑然。记忆里的王朔,佯狂愤世,疯而不癫,在惊世骇俗的文字中安放无处寄托的情怀和理想。曾经,他是一个诚实而袒露的时代之子,集聚着一代人散失而叛逆的精神符号。可时至今日,在这样一个幻影缭乱、无根无凭的年代,“顽主”王朔和他一度凌厉的才华,也变得面目模糊,无所依归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