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云长篇小说《多多的幸福花园》:一段与幸福有关的旅程

//m.zimplifyit.com 2014年02月24日07:20 左晨帆

  记得在赵剑云的小说《第二十个》中出现过这样一个角色,小男孩毛豆豆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游走在四季变换的街头就为捡起一个个五彩的玻璃酒瓶来串起幸福。而如此简单的幸福却打动了包括主人公张思凡在内的所有人。殊不知,人们已经迷失在所谓的忙碌中太久,一些平凡而简单的幸福就能深深植入心田。而作者选择孩童来承载这份诚挚的情感,是因为孩童往往代表了一个作者对于美好的最高定义,孩子们天然的心性是人类最纯净的品格。由青春文学走出的赵剑云早已摆脱了年少的幻梦,她的创作虽然多样化,但儿童文学无疑是其中最亮的星光。

  《多多的幸福花园》是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重点扶持作品,同时也是作者献给母亲的一本书。多多,一个和书本前的小读者们一样的孩童,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有一天突然知道自己是爷爷从遥远的月光森林中捡回来的,而父母的情况却不得而知,多多勇敢地开启了一段寻找妈妈、寻找幸福的旅程。从小个子爷爷和他的饥饿果开始,多多与朋友们经历了一段段时而奇妙、时而惊险,时而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随着旅途的深入,目的地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多多不再那么需要父母的呵护与疼爱,他乐于助人的天性帮助他从别人身上学到了本应该由父母传授的知识,成长和付出后的幸福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

  在12个旅途的见闻中,无论是大象爷爷还是脏脏国的公主,无论是可爱的动物还是快乐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幸福花园中,多多通过与他们的相处从一个个侧面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含义。

  有关“幸福”的旅程如果单从结果来看,似乎并不是那么完美,多多从蒲公英妈妈那里知道了自己的父母在7年前就去世了,惟一可得的记忆就来自妈妈的一封信。而幸福就在这不完美中孕育而出,从妈妈的信中,从爷爷的安慰中,从在幸福花园与伙伴们的重逢中,多多似乎得到了比从妈妈那里得到的更多的幸福。这也许是每一个孩童在成长中都会获得的幸福,这是成长的幸福。多多其实是作者为每一个读者创造的心灵之友,他代表了人类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品德。对于小读者来说,和多多成为朋友,用阅读走过多多的旅程,就是一次荡涤心灵的聚会。

  能把儿童文学写好的人,一定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随着年龄阅历的积累,赵剑云文字背后的心性才情越发凝练、内省,向人性幽深处攀援。并且,她在讲故事之外,还越来越娴熟地将人生哲理囿于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故事之中,这对于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才是最可贵的能力。

  幸福——花园里永恒的话语

  对于7岁的多多来说,幸福也许就是在月光森林找到妈妈,而当这份幸福落空的时候,他幼小的心灵也曾有过沮丧和落寞,但是,幸运的多多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又重新得到了爱的力量,其实幸福有时候十分容易得到,却因为许多人过分执著于某种特定的幸福,而错过了抓住幸福的机会。

  多多寻找妈妈,是作者在开篇为读者设下的一个悬念,能否成功地找到母亲是所有人心中待解的问题。沿着向前的小路,答案似乎在慢慢地解开,直到最后,妈妈已不再是那个终极答案,多多乐善好施的心在沿途结下的一个个善果才是打开百宝箱的钥匙。小豆豆问:“多多,你幸福吗?”多多闭上眼睛,他感到了快乐,感到了美丽,感到了温暖,感到了真正的幸福。“谢谢你,幸福仙女。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虽然我没有见过妈妈,可是我的生活从来没有缺少过爱,有爱就有幸福。”

  成长让多多不再畏惧分离与磨难,只要坚强面对,一切的磨难都将成为财富。当幸福仙女收走了多多懂得万物语言的能力,当小伙伴们离开了多多,虽然还是7岁却成熟了许多的多多一想到那些可爱的朋友们,他又开心地笑了,这是真正的幸福在起作用。

  朋友——花园里最美的青草使者

  现在的父母往往抱怨自己的孩子像个“小公主、小王子”一样,每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殊不知正是因为父母和长辈对于孩子的过分关注,使得孩子们缺少了来自于同龄人的友谊与帮助。《多多的幸福花园》不渲染父母或者长辈对于孩子热切的关爱,爷爷和老婆婆虽然身为长辈,可是并没有过分地溺爱与疼惜自己的孩子,他们试图帮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多多一路上勇敢地走过风风雨雨,无疑与朋友们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密不可分,朋友们成为了多多获得最终幸福的最好支撑。从与多多年龄相仿的漂亮女孩儿草青青,到失去父母的孤儿小羊白雪儿,还有小白兔,这些朋友们带给多多父母无法替代的来自同龄人的帮助,他们无私地保护着多多,也呵护着他们美好的友情。

  可以说《多多的幸福花园》崇尚的是由朋友们带来的幸福,而这也是现今儿童最为缺乏的一种情感体验。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许多孩子不太懂得与同龄人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而是一味地向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发泄情绪,这让许多孩子变得自私和孤僻,幸福又怎么会陪伴在他们左右呢?而多多不同,他虽然失去了来自父母的关爱,可是他有一群亲密无间的朋友们,在遇到问题时,多多不是习惯性地寻找大人的力量来解决,而是通过与朋友们群策群力来克服困难。作者没有突出多多一个人或者是大人们的力量,而是让每一次帮助都来自朋友们的共同参与,团队的力量超越了个人的能力。如果说,幸福是花园里最美丽的花朵,那朋友们就是花朵下默默付出的青草,而这些青草才是让整个花园浸满芬芳的主要原因。

  文字——花园里最辛勤的劳动者

  作为一名“80后”女作家,赵剑云的文字经过了长时间的历练,从长篇小说《阳光飘香》里青春朝气、梦幻多姿的写作笔法,到如今成熟、平和的语言呈现在作家的笔端。有人说儿童文学一定要极尽华丽与梦幻,这样才能跟上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可是,真正成功的儿童文学往往以平和、稳重的写作打动孩子们的心。法国儿童文学经典《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如果从文本客观的时代背景来说,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文坛不是梦幻奢华的文风就是悲哀至极的哭诉,而《小王子》却另辟蹊径,他并没有用大人们惯用的那种方式去为孩子们塑造梦幻乐园,而是用经历万千变化之后成熟稳重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世界文坛永远的经典人物——“小王子”。

  《多多的幸福花园》的文字整体继承了儿童文学特有的安静平实的特点,没有为了追求新奇而特别推敲的辞藻,行文流畅而不失文法之美。每一章节前的小诗更是为整个小说的文字增色不少。“坐在长途客车上/手里拿着一张车票/上面写着目的地/不知道为什么/风轻轻地吹,我感到无限孤单/孤寂的狂野/有一棵开花的树,花团锦簇/它在风中大声歌唱/看起来比我还要孤单”。这段小诗可以看作是成人痕迹最为强烈的一首,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成长带给我的惟一感受就是,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庸俗。”这是作者内心的独白。作者并不抗拒将自己的内心展示给读者,也从没有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筑起高耸的围墙。成年人有时候要以达到孩子们的心境作为自己生活的目标,这样才能如作者一样找到幸福的种子,并让其开花结果。所以《多多的幸福花园》并不完全是写给儿童的一本童话书,它还蕴含着作者对于大人世界的反思和追悔。

  在成年人与儿童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就如无论你年老或年幼,追寻幸福是人类永远的主题,只是在不同阶段,幸福的表现方式不同罢了。孩子们的幸福显得那么单纯,投射出静谧的美好,而大人们的幸福就显得现实和沉重了许多,假如通过文字的力量,让终日奔波忙碌的成年人偶尔品味一下儿时或者后辈们的童年幸福,应该说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若要达到此效果,儿童文学正是最好的媒介。也许在看似幼稚的儿童文学中,很多人找不到通俗定义上的“真实”,可当你读完一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后,掩卷深思,你会感到自己犹如踏入一片碧绿碧绿的草地,就像涉足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心灵纯净,身心愉悦。获得一次对自己人生的认知和洗涤。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