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个人都在畅想中国梦的时候,我想讲述一个中国农民的梦想。请允许我的讲述,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的一篇散文开始。
德国作家赫塔·米勒在《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这篇散文中,描写了一个男人在乌拉尔流放5年备受饥饿摧残的故事。他说,一颗热土豆即便是在今天,在50年后的今天,依然温馨得如同一张温暖的床。如果我用手掰开一颗烧热的没有剥皮的土豆,我的泪水会涌上来。土豆吃下去的速度甚至比我看它还要快。我只是在理智被饿得半死的时候看过土豆……
“一颗热土豆是一张温馨的床”和“饿得半死的理智”,这是一个德国男人流放时的饥饿感受。但它却和我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希森传奇》里的主人公、中国农民梁希森的饥饿感受,是何其相似啊。
2011年11月,经朋友引荐,我终于坐在了土豆大王梁希森的面前。他听完我的来意后问:“你为什么要写我呢?”我回答:“我感觉你不是一个农民,也不是一个农民企业家,你是一个农民哲学家。”他又问:“你了解我吗?”我回答:“我了解你,网上一搜,关于你的信息上万条;我又不了解你,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我要做贴身采访。”3分钟,两个问题,土豆大王梁希森在拒绝了国内30多名要为他写作立传的作家、记者后,终于成为我笔下的主人公。长篇报告文学《希森传奇》的采访由此拉开了序幕。这也是我两年前从企业回归文学后,创作的第二部关于“三农”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
截止到2013年5月,我和作家赵方新对土豆大王梁希森的采访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正是这长达一年多的采访,才让我真正了解到一位中国农民,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付出了多少泪水、心血、坚韧和智慧……
因为饥饿,童年的梁希森,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弟活活饿死后,不得不逃离了生他但养不起他的故土,流浪到河北一带乞讨度日。不知挨了多少次狗咬,不知睡了多少回牲口圈,3年的乞讨生涯里,梁希森依旧是饥一顿饱一顿。别说是烧热的没有剥皮的土豆,就是一块生红薯,也是梁希森日思夜想的美餐。小时候怎么那么饿啊?直到成为亿万富翁,梁希森面对我的采访,依然发出这样的疑问。就是背负着这种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只读过一年书的梁希森,后来学徒打铁,倒卖棉皮,卖花椒调料,搞面粉加工,开馒头房,办毛巾厂,组建装修队、建筑队,这一切一切的寻找、创业、转型和突破,无不是为了心中的一个想法:吃饱肚子,不再挨饿。
1996年的正月初六,梁希森带领200多名农民兄弟组成的装修队、建筑队,浩浩荡荡开进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一个别墅区项目——北京玫瑰园的建设现场。靠着农民干活的一股实在劲儿,还有随车拉去的几千斤白菜、粉条、馒头和咸菜,梁希森和他的农民兄弟在北京玫瑰园干得热火朝天、风生水起。一年过去了,甲方却因资金问题,拖欠工程款达亿元。为了不让农民兄弟倾家荡产,梁希森又用了两年的时间,与甲方斗智、斗勇、斗法,终于以最大债权人的身份成为北京玫瑰园的主人。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搞得了房地产?就在业内人士瞪大眼睛等着看梁希森的“大败局”时,农民梁希森却以他特有的天赋和胆量,连连出招,使北京玫瑰园不仅在短时间内开盘销售,而且二期大卖了3个亿。由此,农民梁希森成为中国房地产界杀出的一匹黑马。梁希森说:当时就一个想法,得让城里人看看,咱农民不光能盖好房子,也能卖好房子。
成为地产富豪的农民梁希森,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从首都北京回到家乡乐陵,投资4000多万元,为全村的老少爷们儿每家盖了栋别墅,让村里人从此住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10年后,他的这项义举,成为德州新农村建设的开端之作。他说,阎王爷要命不要钱。咱一个人富了不叫能耐,带领全村人富了才是本事。
想法不断的农民梁希森,没有按照外界的猜想,继续复制他的地产梦想,而是从城市又回到了乡村,地产大亨摇身变成了土豆大王。从2005年开始,梁希森累计投资25亿元,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希森薯业公司,先后在德州乐陵、北京顺义、内蒙古商都、河北张家口建起了育种基地,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马铃薯研究中心也落户乐陵。农民梁希森在种土豆的过程中,又真正找到了农民的感觉。尽管由于资金问题,他的土豆事业在近3年的时间里几乎止步不前,但他从不后悔。如今,他要将产业与资本嫁接,两年内完成希森马铃薯集团的上市目标。他说:“咱是农民,盖房子是一时的事,种地才是一辈子的事啊。”采访时,我曾问他:“梁总,10年时间里,你为中国的马铃薯事业着急上火、流泪吐血,图个啥?这育种本应该是政府干的事儿啊。”他说:“咱农民吃饱了肚子,过上了好日子,也应该有点责任,替政府担点担子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在这片生活着8亿农民的土地上,有多少默默耕耘的梦想如一枚枚小小的土豆,在大地深处沉静地积蓄力量,萌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