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人民日报》曾以《一封来自书店的结业信》为标题,刊登了广东中山“万有引力”书店给书友们的一封告别信。中山,不正是诗人阮章竞先生的家乡吗?两周前我们应邀出席阮老百年诞辰纪念会,获赠的图书中,除了纪念文集《永远的阮章竞》和首次面世的阮老回忆录《故乡岁月》之外,还有一本中山市政协办的季刊《和》。细读了这本图文并茂的刊物,颇让我们为阮老家乡的快速发展而高兴……然而令我们不解的是,五桂山下,兰溪河畔,那座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深得改革开放之利而使经济飞速发展的城市,怎么竟容不下这么一家经营8年多的颇有口碑的民营书店呢?
以我们熟悉的北京来说,上世纪50年代初,除国营的新华书店外,还有“三联”、“平明”、“新潮”、“五十年代”等民营书店,它们各具特色,共同繁荣着新中国图书市场。后来,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营书店消失,变成了清一色的新华书店,原先各民营书店的特色也随之消失。“文革”更是文化的劫难,书店里除了“毛选”、“样板戏”,鲜有可读的文学作品。“文革”后,图书倒是丰富了,但不知为什么,一架架图书都被柜台隔开,读者购书不能自取,只能站在两三米外,费力地辨认着书脊上的书名,求服务员取下递给你。如果换了两三本还没有买,那不屑的脸色常令人心堵……记得那时我们才从黎巴嫩离任回国,黎巴嫩是纪伯伦的故乡,即使是战乱中,书店的书架前,依旧挤满读者。我们对国内书店这种“衙门”式的作派很是不满。
后来,忽听说西单附近新开了一家开架售书的民营书店,我们慕名寻去,古色古香的门脸上挂的“三味书屋”的匾额,令人想起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感到分外亲切。店面不大,环墙四周书架上的图书不仅可以自取,还可以从中间条桌上的暖瓶里倒一杯水,坐下静静地看,不必顾及店主不悦的眼色。店主李世强先生告诉我们,“文革”中,他“有幸”同老作家聂绀弩关在同一间牢房达5年之久,在聂老的感召下,他总想着为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出一点力。出狱后,赶上政府鼓励私人自主从业的政策出台,便在聂老遗孀周颖女士、作家萧军、楼适夷及鲁迅先生儿子周海婴等支持下,和妻子刘元生一起自筹资金,因陋就简,办起了这小小书屋。这是继50年代民营书店停业之后北京出现的第一家民营书店。看看架上的图书吧,有当时流行的《第三次浪潮》《大趋势》,有《飘》《汤姆叔叔的小屋》,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舒婷的《致橡树》……国营书店因 “经济效益”不愿进的书,读者只要登个记,他们也千方百计寻到。而那时街头巷尾处处泛滥的诲淫诲盗的“地摊书”,即使畅销,他们也拒之门外。正由于他们坚持继承鲁迅先生的作风和邹韬奋先生创办“生活书店”的传统,倡导人情味、文化味、书香味这新“三味”,开业短短时间,便口口相传,备受爱书人的欢迎,也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一些学生、教师、记者常利用工余时间志愿去帮忙。出于对他们精神的感念,我们除帮着介绍熟识的出版社为他们提供便利,还连续写了《新“三味”》《一杯清水也感人》的短文,分别发表在《北京日报》和《人民日报》上。在看望老诗人老作家臧克家、姚雪垠时,他们提及报上的小文,我们也乘机代“三味书屋”向他们索求墨宝,两位老人都兴致勃勃地铺纸挥毫,支持这“新生事物”……
后来,我们又奉调出国工作,待重返北京已近乎10年之后了。这期间,北京各处又陆续建起了“风入松”、“万圣园”、 “光合作用”、“单向街”、“第三极”等等民营书店、书城,其中不少已成为各城区知名文化产业 “地标”或名片。由于有了竞争,官办书店也一改旧日“衙门”作风。那时,北京城区正极速扩展,我们也从东二环边的三里屯迁居北五环附近,四周比肩而立的写字楼、商厦、KTV……应有尽有,惟独没有书店。想买书还得换几次公交车进城去买,年纪大了,跑不动,也耗不起那时间,地坛书市便成了我们“文化赶集”的惟一去处。那时,电子书、“网购”等还没来抢夺实体书店的风光,所以邮局插空补缺搞“创收”,将大厅一角用来售书。只是销售的大都不是我们需要的。不过也有例外,有学友推荐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但市内各书店根据相关部门通知都下架了,而我们却在那家邮局淘到一本“漏网之鱼”……
后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喧嚣、虚浮的商业化气氛充斥着整个社会,冲击着人们的传统理念与社会生活。为了“不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从小学,不,从幼儿园起,就硬给孩子背上沉重包袱,让孩子们没有时间阅读。微博、短信、电子书带来的闪阅读、浅阅读等阅读方式,以及时尚、养生、求职,官、商场角斗等快餐图书,迅速挤压了严肃书籍市场。 “网购”的兴起,更给了势单力薄的民营书店致命一击。“风入松”、“光合作用”、“第三极”等等实体书店,大都风光不再。有的因急速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有的如中山市的“万有引力”一样,因租金、运营开销上涨,无力支撑。其余的也不得不更换经营理念,像前些年我们家附近那家跨行搞“创收”的邮局那样,营销咖啡、茶点、音像、时尚小饰物。也有的“入盟”或为别家商行吞并成为附属品……至于 “三味书屋”,我们自离开后便未再去过。听说由于修建地铁已迁到佟麟阁路与长安街交叉处的一幢二层小楼,一层是书店,仍以人文、历史、社科类图书为主;二层是茶座,也常举办文艺沙龙、图书首发式和讲座,依旧受到一批将它视作“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的顾客们的拥戴。我们每每乘车经过西长安街,总不期然地把目光投向那里,送去我们默默的祝福……
中山“万有引力”书店的“告别信”中说:“纸质书渐行渐远是不争之实,但还有那么一群人喜欢手指摩挲着书页和在书架间穿行的感觉”。正是他们的支持,才让书店坚持到现在。而如今,那增加了近四成的租金,成了压垮这匹已经艰苦支持了8年多的疲惫不堪的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民日报》在转发时,感慨地评述说:不管万有引力书店何去何从,我们都将为“告别信”中既深且凉的呐喊:“阅读不死!”所感动……
我们相信大多数读者也都会有这般感慨的。据业内人士统计:整个出版行业的净利润,约占图书订价的4%,实属 “微利”产业。以西单图书大厦这个全国图书销售业的龙头企业为例,一年图书销售额约3~4亿元,而北京稍大一点的超市,在元旦、春节促销期间的销售额动辄过亿。难怪有一家商企想增添一些文化韵味,和几家出版社签订合作协定,经过实践之后,方知“卖书太辛苦,不挣钱”,勉强挨到合同期满,便“握手相揖别”了。毕竟,书籍不同于其他商品,即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通过立法规范市场,避免无序竞争,而非简单地抛向市场。据权威部门不久前发布的《2013年出版物发行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尽管“在业态结构上,网上书店和电子商物企业增长迅猛,但实体书店依旧占整个出版物零售市场的80%以上”。这说明即便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网络已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仍“喜欢手指摩挲着书页的感觉”,仍保持着延续了几千年的阅读习惯。或许正因如此,“万有引力”告别信中,发出 “阅读不死”的呐喊,才更显无奈与悲凉。不敢想象,“万有引力”消失之后,中山市的爱书人真的再也无法在身边选购到从他们那座小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前辈诗人阮老的《漳河水》《白云鄂博交响诗》《晚号集》等脍炙人口的诗集了吗?
令人欣慰的是,实体书店面临的窘境,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作家张抗抗连续三届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减免实体书店税收的提案,她说:“实体书店是文化场所,感受到的文化氛围,是网上书店无法代替的。”去年12月,国家出台了实体书店减免增值税的政策。而对实体书店的综合性扶持政策,包括制订图书交易法规,调整对实体书店专项资助标准,民营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注册等等,都已在研究中。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虽只有短短6个字,其含义与涵盖面既深且广。因为“全民阅读”的实施与养成,是判断与衡量民族精神状态优劣和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需要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努力营造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良好环境,保障全国人民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与条件。这无疑更像一缕春风,为我们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也为仍在困顿中坚守的民营实体书店的经营者和钟爱纸书的读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