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如此悲伤和猝不及防——评钱利娜报告文学《一个都不放弃》

//m.zimplifyit.com 2014年04月04日07:15 艾 伟

  当钱利娜走入达敏学校时,她如实记录了她的心境:恐惧,一种身处“异类”的不适感。这是一种真实的感觉,我敢断定和歧视无关,它源于我们的本能,一种对不能理解的世界本能的抗拒。深究这种感觉,其实不无悲悯。就我个人的经验,尽管在小说中可以写残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非常害怕见到人间悲剧,每次目睹,都有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日常生活中我宁愿把目光投向明媚的事物。

  钱利娜比我要勇敢得多,这次她决意把目光投向那些智障孩子及其家庭。她需要克服最初的不适,需要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和他们打成一片,同住同吃,她需要和他们做简单的交流,需要走入这些特殊的家庭去了解作为父母的悲苦。然后,她和达敏学校的老师一样,迅速发现这些孩子原来和普通的孩子并无不同,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曲折幽深,有时候又如天使般单纯。

  钱利娜想到了童话。她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童话一样的世界。她在每一章里都设置了一个孩子的视角,顺着这个视角,她发现一个犹若水晶宫殿般美丽的世界。重度智障陆明亮总是拿头顶开父亲贴在窗口的报纸,为的是看看外面的世界;自闭症孩子王海对声音敏感,他听到风在和他说话,树叶在和他说话,汽车在和他说话;唐氏综合症患者张浩把飞来飞去的羽毛球当成一只飞翔的白鸟……

  这些孩子对日常事物没有概念。在这本书的第五章,老师带着一批十五六岁的孩子去银行存钱,但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银行。钱利娜这样写道:

  他们围着“中国工商银行”六个字,问:

  “老师,是从这里走进去吗?”

  柳莹也跟着走过去,看着招牌,她一脚踏在字上面,似乎在思考怎么走进这块大理石里面去。

  文文来到了招牌边,摸着这六个字,问:

  “老师,钱是存到这里吗?”

  老师说:

  “这是银行的招牌,不是银行,我们不能从这六个字中间进去。进银行,我们得先找到大门。大家找找,门在哪里?”

  教育这样的孩子,老师的辛苦自不必言,钱利娜发现,几乎每位老师都被孩子们奇异的思维所感染,因而带有天真的童心。老师们喜欢叫孩子们“天使”。是的,这些孩子智商不高,甚至对人间都没有概念,但他们因此未被污染,有着美妙而出其不意的“想象力”。

  当然,这样的“明媚”是钱利娜想要的,也只是她的主观愿望。生活中的钱利娜充满母性,每天在微博上晒的都是关于儿子的事。她身上这份母性,使她在写这些孩子时是如此小心翼翼,生怕伤害到他们。

  生活却是悲伤和猝不及防的。这本书读来非常沉重。对一个家庭来说,上苍带给他们这样一个孩子,同时也带给他们特殊的命运。钱利娜由此展示了一个个有特殊孩子的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孩子们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正常人,他们怀着美好的愿望走进婚姻殿堂,却收获一颗苦涩的果子。社会还没有进化到众生平等的觉悟,年轻的父母因此怀着深深的自卑和挫败感。有的家庭为了逃避熟人,拒绝朋友到访;有的家庭甚至一次一次换住所……王海是个漂亮的自闭症孩子,每一个人见到王海都会被他迷住。王海的父母不想让人知道王海的秘密,他们总是让朋友见王海10分钟,然后在朋友的赞美声中让王海退场。

  与钱利娜刻意营造的彩色童话不同,家庭的故事总是让我想起“黑暗”这个词语,他们的生活像黑夜那样的漆黑,毫无希望和出路,面临无止无休的身体和心灵的折磨。可是他们又无法舍弃亲生骨肉,每天担忧着孩子的未来。

  我不断读到令我震惊的场景——

  书中的吴悦,一个肥胖智障者,因为太胖,奶奶搬不动她,只好让她住在养怡院里。那实际上是一个养老院,她总是在半夜听到“呜啊呜啊”的声音,那是救护车来了,来救老人了。

  她看到天花板上的灯打开了,地板上传来很多脚步声。有一次,她看到斜对面的老人被一群穿着白衣服的人抬到了担架上。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她大张着嘴巴,好像要开口说什么,但是却说不出来。

  第二天,李阿姨说:“7号床死了。”

  就这样,小吴悦在怡养院一次一次面对死亡。妈妈告诉她,那些死去的人以后还会活过来,会变成孩子,重新来陪伴她。

  读到这里,我深感命运的残酷。

  好在社会在慢慢进步。本书在展示各个家庭命运的同时,着力书写了宁波达敏学校校长刘佳芬的教育理念及其成果。刘校长有一个众生平等的梦,她努力想让孩子融入社会,她想让所有人都明白,智障人和我们是一样的,应该让他们有学可以上,有工作可以做,有爱人可以陪伴一生。当然她也明白,要实现这些愿望是多么不易。

  两个月之前,我阅读了《一个都不放弃》,我被这本书打动。每天傍晚,我要去学校接女儿回家。这是我和女儿交流的时光。我在车上向她讲述书中描述的一个个智障孩子的故事。听故事的女儿那一刻神情有些悲伤,她说,想去达敏学校做一次义工。

  这是一本理解之书,一本向特殊教育者致敬的书,一本教人如何在残缺的生活面前保持尊严及爱的书,也是一本激发我们悲悯之心并令我们学会感激庸常生活的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