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化部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公共图书馆仅为每50万人才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一年购书的经费也仅为全国人均0.5元。这两个数字证明,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人均占有率和人均购书量,还处在贫困国家的水平线上。
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报刊等公共媒介,我们时不时能听到一些文人发出的对于心爱之书无处妥帖安放的喟叹。他们中,一些人受搬迁、居住空间狭仄、年事已高无力读书等因素困扰,往往不得不作别部分珍藏多年的书籍。他们希望将这些文化资源奉献给社会,然而当前,面对社会上接收与管理环节的不完善,只能摇头痛叹。
一方面,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有限、图书匮乏,而另一方面,在民间,尤其在文化名人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图书资源等待盘活。如何有效协调这对矛盾?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年两会上,他提出“倡导和扶持文化名人、著名学者建立公益性个人图书馆”的提案。诚如何建明所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大批知识分子成长起来,他们拥有大量的知识资源和图书资源,一般都拥有几千甚至几万册私人藏书,这些个人藏书品质又好。通常情况是:这些大量的私人藏书除了日常工作所用外,多数被闲置在家庭里,无法进行专业整理和保管。尤其是当他们丧失工作和阅读能力时,甚至有些名家去世后,书籍更得不到妥善处置,这些图书基本都被浪费和损失掉了。”积极创造条件,让这些文化资源发挥更大价值,是平衡公共阅读资源供需矛盾、避免文化浪费、改善公共阅读环境的一个有效依托,同时,也是尊重文化名人所愿,在为他们将文化公益善举落到实处搭建便利平台。
事实上,想方设法盘活名人手中的文化资源,不只是在物质方面有助于改善公共阅读,更重要的是,它在推动公共阅读上产生的无形“气场”是强大的。如果说,社会上接纳名人藏书的渠道顺畅了,名人书籍得以妥善保管的举措落实了,名人们在推进公益图书馆建设上的心劲更足了,那么,与其说,越来越多的名人们捐出的是书,毋宁说,他们是在身体力行积极携手向公众倡导亲近阅读。不能忽视名人效应所产生的推动力,当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走进公益图书馆,捧读名人捐赠的私人藏书,他们读的是书内图文,内心燃起的怎能不是阅读的愉悦,是对文化名人阅读习惯与品位,及其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善举的敬慕与追随?
为能利用名人资源建成真正“活的”图书馆,何建明建议,捐赠人可以到图书馆中与读者交流,也可以邀请朋友和读者互动,“这些人的知识和见地本身就是‘活的’图书馆”。现在,在一些地方,“真人”图书已经兴起,读者们在与“真人”图书深入交流后,获得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如果文化名人也能现身说法、参与其中,相信带来的不只是品牌效应,更能吸引更多读者在与文化名人的零距离接触中,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多彩的人生领悟。
利用名人资源带动公共阅读,这样的事值得点赞。期待政府相关部门、文化名人、广大读者默契配合,为引导、传承这股文化正能量,为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健康、富于活力,投付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