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词,我轻易不敢碰;这是一个大词,我一般绕不过;这是一个大词,它有前身又有今世;这是一个大词,它近来有故事。
关于最后一句,情况是这样的。
2014年4月30日,网上流传着一则新闻:美国智库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新标识启用仪式上,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向基辛格博士赠送他所书写的汉字“基”。崔天凯说,“基”字在中文中有“基础”、“基本”、“重要”等很多含义,“我认为这些含义用在基辛格博士身上非常合适”。
——毫无违和的信息,是一桩值得庆贺的中美关系新动态。主人公之一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前国务卿、德高望重的外交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先生。根据他姓名中译后的“基”字,崔大使书写了这个汉字相赠,寓意基辛格及其姓氏命名的美中关系研究所可以在两国外交关系中起到“基础”、“基本”、“重要”的作用。
但这无意中撞上了“基”字在网络世界的主流含义。我们可以这样说,网络世界拥有一个新词库,它是网民共同构建和流传、固定的某种话语权、流行风。虽然网民也是使用汉字及通用语法的国民,但虚拟的互联网重新给生活中的三六九等“赋权”,使一切现实的级差、身份在此得以抹平,一种平等的想象和逐渐形成的网络权力是当代文化最有趣也最变化多端的现场。字、词所携带的特殊文化基因,尤其是青年亚文化内涵,正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拥有受众、深入人心、连通国际,不介入和研究这个现场,肯定只能在外围的传统媒介捡拾牙慧。
所以,“基”字到了网络就要遵从那里的第一含义。
广大网民都认为,“基”首先是“基友”、“基情”的“基”,因此,他们开始有趣地不分上下地无理而妙地开起各种“基辛格—崔天凯事件”的玩笑:“基智的大使!”“史上第一件‘卖腐外交’诞生了!”“中美不是夫妻吗?怎么又‘搞基’了!”……当然,也有对此类解读表示无奈和愤怒的,比如:“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寓意美好的汉字我们都不能随便用了呢?”“能不能别闹了!挺严肃的一个事儿。”但从网络评论的比例来看,调侃、搞笑还是大溜儿,似乎可以认为,无法在现实社会中的主流媒介中探讨的诸多问题在网络世界则以戏谑的狂欢得以变形的、暧昧的、草根化的阐释,这既是一种虚拟世界的许诺,也是中国目前网络言论环境的客观状况。
其实,“基”的文化由来已久。从词源讲,它直接来自英语单词“gay”,即男同性恋。该读音与粤语的“基”同音,故此被这样译用。同样是网络,对这个字及相关辞条早做下详尽的功课,在“gay”的释义中,网民这样整理文献加以表述:男同性恋是对同性产生性欲和爱恋的男性(Sexually attracted to people of the same sex)。
在西方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同性恋运动不分男女,都叫做”Gay Movement”,换句话说,男同性恋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恋也同样称为“ Gay”。从70年代开始,Gay渐渐开始仅指男同性恋。
男同性恋的身份标识是粉红三角形,倒转的粉红三角形是纳粹在大屠杀时期用于鉴别男同性恋囚犯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被同性恋自豪日和同性恋权利运动用作标志,它也是除彩虹旗以外最流行的同性恋标志。
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知识系统,在指示着我这样有求知癖的人由此萌生强烈的阅读文献的兴趣。固然在中国的医生手册里,“基友”不再被划入病态心理之列,但类似的现象和问题依旧很少能在传统媒介和公共社会中讨论,而相关的影视、小说、动漫等作品也属于敏感的控制领域,因此,网络承载了这个功能,以曲折的方式孳生蔓延。今天来看,中国青年人群的“基”文化居然全靠网络手段得来(只有少数的依赖李银河等),并且变本加厉,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文化管理和教育课程亟需反省和设计的部分。
与“基友”、“基情”相关的网络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另一些关键词包括:腐(腐女)、耽美、攻和受、酷儿、断背、BL等。有些是“基”的前身或别称——网民们还掰扯出中国古籍中的同类词汇“断袖”、“龙阳”、“分桃”、“余桃”、“男风”等,成为他们考据事业的一部分,虽然这实在有些无聊;而另一些则是与“基”相互对待、构成审美的词,比如“腐女”、“耽美”的存在——这都需要单独做文章说明,背后实在牵涉着当今世界繁多的文艺文本和文化踪迹。
5月1日那天,我最终因基辛格那事把两年前的一条说“基友”的微博找了出来:“过去说基友其实很犹豫,不是有没有基情的问题,而是对青少年是不是有不良影响。自某次答未成年少女问,给予了新的阐释,谓:基友,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基础的朋友’,所以我们没有基友是不可能的。自此解脱,常说常乐。所谓:世道本腐,阐释归正,王霸杂出,快乐是本。”——而事实上,年轻人多数时候以“基友”打趣,基本面只是图个快乐(他们有多缺乐啊),真的算不上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