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价值的未知数

//m.zimplifyit.com 2014年07月25日06:47 萧星寒

  曾经听吴岩讲过科幻理论研究与科幻创作的关系。他说:多数时间里,科幻理论研究跟在科幻作家后边,亦步亦趋,作家写什么,理论研究者就研究什么,但有时候,科幻理论研究者也可能往作家的前面丢个手榴弹,在一片荆棘里,为科幻作家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来。

  吴岩最近提出的“科幻未来主义”大概就是他所说的手榴弹了,那么,科幻未来主义真的能为科幻作家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吗?

  众所周知,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初的艺术思潮,涵盖了诗歌、绘画、戏剧、建筑、雕塑、服饰、烹饪等诸多方面。其基本原则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否定陈旧思想,尤其憎恨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二是讴歌现代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主张文艺应当反映现代机器文明。未来主义的这两点主张,与科幻基本契合。但遗憾乃至有些奇怪的是,吴岩在解读科幻未来主义时,引用的却是未来学的观点。而未来学是诞生于20世纪中叶,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和实践对象的新兴科学。科幻本身即具有未来的指向,加上未来主义,难免给人叠床架屋之感,偏偏内容又是关于未来学的,如果不对名与实的矛盾进行处理,重新诠释科幻未来主义,只怕不能使科幻未来主义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毋庸置疑,未来学同科幻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未来学是一门学科,而科幻是一种艺术形式,两者之间的这种联系有多大的价值呢?美国学者凯文·凯利在《未来学家的两难困境》一文中说:对于未来学家而言,可信的预言都不正确,而正确的预言因为荒诞离奇而无人相信。“无论如何,未来学家都赢不了。除非,未来学家能游走于两者之间,正好介于合理和幻想之间,这样得来的预言在离奇的未来便几乎能够成真。”最后,凯文·凯利总结说,“科幻作家便瞄准了这一点,偶尔有人能正中圆心,如阿瑟·克拉克。”由此可见,认识到未来学对于科幻创作的指导价值,提倡在科幻中引入未来学并非是吴岩的首创,但将其作为一个理论郑重提出,吴岩却的确是第一人。

  在科幻史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宇宙学是最早被引进科幻的,尔后数学、社会学、医学、建筑学等学科也先后进入科幻。有的学科进入科幻,使科幻的面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阿西莫夫把心理学、史学和逻辑学引入科幻,写出了《基地》系列,而赫伯特把宗教学、生态学和经济学引入科幻,写出了《沙丘》系列。那么,把未来学引入科幻,会给科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学科进入科幻是作为写作对象的,而未来学进入科幻,是用来指导科幻创作的。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是科幻常常被人诟病的原因。虽然预言未来并非科幻的惟一职责,但如果能在科幻中引入未来学的方法和结论,显然能增加科幻的可信度与真实感,使之介于“合理和幻想之间”的理想状态,进而赢得更多受众。

  对中国而言,科幻是纯粹的舶来品,对其进行中国化,是所有有志于创作科幻的人遇到的共同难题。把未来学引入科幻,可能是解决这道难题的方法之一。

  在此前的科幻创作中,显然有科幻作家运用过未来学的方法和结论。年过花甲依然笔耕不辍的科幻作家王晋康经过长期观察,得出一个结论:他自己是从历史看未来,像刘慈欣这样的中年科幻作家是从现实看未来,而年轻的科幻作家是从未来看未来。王晋康的这种说法,可以算作科幻作者对科幻未来主义的早期模糊认知。而吴岩提出科幻未来主义后,也许会使得未来学进入科幻的脚步从自发走向自觉,进而在年轻的科幻作家中,引发强烈的共鸣,形成一场全新的科幻创作热潮。

  当然,目前科幻未来主义还是一个失于空洞与概念化的宣言,因为没有更多的作家与作品予以支撑。已经出版的诸多科幻作品,或许只有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勉强可以符合吴岩对科幻未来主义的定义。

  那么,这就是科幻在被开掘了200年后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空白?这就是中国科幻今后前进的方向?吴岩丢出的“科幻未来主义”这颗手榴弹,到底是无声无息的哑弹,还是威力无穷,能为中国科幻炸出一条光明大道的核弹?

  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