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锦
景影夫妇太喜欢这套新买的房子了,虽说是二手房,虽说只有100平米,虽说与彼此上班的单位有着不短的距离。但是,这栋楼的外墙爬满了地锦,让呆板的水泥钢筋结构墙散发出无限生机,美得可人。
景影五十有五了,是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的,之后又在园林管理局当技术员、工程师,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如今是副局长了。景影一辈子与花花草草相厮守,心情好极了。妻子刘欣在中学教语文,生得小巧玲珑,特别喜欢古人写花写草的诗词和散文,年纪大了却常常萌发少女的情怀,这很难得。
刘欣常和丈夫开玩笑:“景影,你这辈子是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了。”
景影点头称“是”,然后说:“你常自比弱草娇花,我能不小心侍奉?”
“景影,这地锦的名字就很有诗意。”
“它还有俗名,叫爬山虎、爬壁虎,最有韧劲,值得世人效仿。”
这栋楼只有6层,所以没有电梯。年岁在20年以上,地锦把外墙涂得很绿,根扎在墙根,藤则攀墙乱爬,卵状的叶子重重叠叠,像厚厚的毯子。景家住在5楼,客厅、书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的窗口周围,都密集着藤和叶,有的还向窗口探进头来,充满着好奇心。到了六七月间,藤叶间还会冒出淡黄带点浅绿的小花,娇滴滴的。落雨的时候,雨声沙沙啦啦,好听。而下雪后,绿意上覆一层莹白,好看。盛夏骄阳如火,地锦却浓荫送凉;深秋下霜,叶子绿中透红,如无数跳跃的火苗。
他们之所以买这套二手房,是因为儿子要结婚,再买一套新房吧,钱还不够。于是将早几年买的一套大房子让出来,重新装修,做了年轻人的洞房。然后,他们寻寻觅觅,相中了这套房子安身立命。这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没有惊动单位的任何人。景影平日上班、下班,从不要单位司机接送,所以他搬家、安家没人知道。儿子结婚,景影也没给本单位的人发请柬。这叫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图的是一个清静。
这地锦使景影浮想联翩,假如每个社区的每栋楼,都细心培养这种“垂直绿化植物”,那么,对于城市的空气净化和低碳化生活,功莫大焉。他起草了一个报告《关于倡导城市住宅楼培植地锦的几点建议》,局办公会议自然是全票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
景影在地锦送绿的书房,完成这个报告的初稿后,第一个读者当然是老伴刘欣。刘欣边看边念,每到妙处,必大声叫“好”。然后说:“景影,我要为地锦口占一首诗。可惜,它不能录入你的大文,遗憾。题目是《咏护墙植物地锦》:地锦铺荫绿满墙,万家安乐笑炎凉。最珍春雨潇潇夜,叶叶歌吟湿舞裳。”
这回轮到景影喝彩了:“好,言近而旨远。可叹我无诗才,不能唱和。但愿这个报告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并大力推广,则为大幸。”
报告呈上去几个月了,如泥牛入海无消息。
景影很惆怅。
社区忽然贴出通知:将组织专人,把各住宅楼外墙的地锦全部清理干净,以便美化环境,参加全市“美丽家园”的评选活动。
景影感到很惊愕,这真正是瞎胡闹。一打听,是省里一位领导,在市里有关部门陪同视察时,随便说了一句“要显出外墙本色才有整体美感”的话,于是层层认可,雷厉风行遵命照办。
景影雷急火急去了社区的管理办公室,对一位年轻的女主任,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通道理,关键词是:决不能清除地锦!
女主任漠然地看着景影,然后说:“上头有指示,我能不办吗?再说许多住户都同意哩。你想想,我得请人,得发工钱,还要刷涂料,我愿意吗?”
景影大声说:“别人同意,我不能阻止。但我家的房子,当然包括外墙,是我用钱买的,是我的私有财产。我家外墙的地锦,决不能清除!谁敢清除,我上法院告谁!”
景影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一栋栋楼外墙的地锦,被清除干净了,再刷上白色的涂料。
只有景影家的外墙,还留着一片地锦,如白色波浪中的一个绿岛,格外扎眼。
景影对老伴说:“我就守望着这一片绿色,可奈我何?”
刘欣默默不语。
有一天,正好儿子、儿媳回家来吃饭,刘欣对景影说:“你早出晚归,社区的许多闲话你听不到。”
“嚼什么舌根子了?”
“国人有窥探他人隐私的好奇心,原本互不打交道,但因我家不肯清除地锦,便成了一个议论的焦点。他们说:这家牛,因为男人是园林管理局的副局长,副处哩,谁敢去惹他!”
“屁话!这是简单的维权,与当副局长何干?”
“还有人说,小偷喜欢到有权有势的人家作案,他留下绿的标记,可以直奔其家,不致大家受难。”
景影气得一拍桌子,吼道:“这是什么混账逻辑!我若是贪官,有的是钱,还买这二手房干什么?”吼完了,无力地坐下来,连连叹气。
儿子、儿媳忙说:“爹,我们也担心哩。万一小偷上门,偷不到值钱的东西,又正好撞着你们两个老人,撒气行凶,得不偿失啊。”
景影忽然老泪纵横,说:“你们看着办吧……”
刘欣马上走向摆放座机的地方,拨号给社区管理办公室,说:“我家外墙的地锦,你们去铲除吧。”
龙 票
这个地方叫戏台岭,处在湘潭城的郊外。几十年前,这里到处都是小山岗子,是岗如戏台,还是确因演过野台子戏而得名,不得而知。如今,城市建设如吹足了气的气球,铆足了劲儿往四面扩充,戏台岭早已不复旧时模样,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社区,水泥和砖瓦造就了新的风景。
55岁的龙子娱,是喜洋洋社区的清洁工。他曾经供职的一个街道小厂,在20年前就破产倒闭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打各种各样的工。虽然是一个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总得吃饭、穿衣,不能不去赚一份菲薄的工资。近些年,他有了低保的几百块钱,再加上打工的工资,觉得日子过得很滋润。他没有自己的房子,要房子做什么呢?聘用他的单位总会提供可以放下一张床的住处,这就够了。
他原本叫龙子如,后来有人告诉他,著名画家齐白石有个儿子也叫这个名字,他不想沾光,便改了个同音字“娱”。他喜欢“娱”字的意味,因为从小及长,他爱看京戏,娱目娱耳也娱心。他还说之所以到这个偏离城市的地方来做清洁工,是因为“戏台岭”的地名让他浮想联翩,快乐无比。
他爱看京戏,也能哼几段小生戏,嗓子尖而脆,是一个真格儿的票友。这个社区有个众乐乐票友会,老年人居多,也有几个年轻人。但没有谁邀约他入会,大概是觉得他还不够格。但他们无论何时何地,聚在一起唱戏、谈戏时,龙子娱总会翩然而至,默默地坐在一边看和听。清洁工是分地段料理的,没有时间限制,任务是只要保持地面干净就行了。大家不叫他的名字,只称他为龙票,意思是姓龙的票友。
第一次有人叫他龙票时,他笑了,说:“你们抬举我了。”
“是吗?”
“你们可知道,清朝的皇族贵胄,业余爱看戏也爱唱戏,皇帝给他们发下带龙纹的票证,允许自娱自乐,但不能去公共场所登台献艺,更不可收钱卖艺,这叫票友。因他们身份显赫,又有龙纹票证,故称龙票。”说完,龙子娱哈哈大笑。
众人再不作声,一个扫地的这么会侃!
龙子娱的卧室、工具室、卫生间,在社区西北角的一座小平房里。他无需做饭,社区有公共食堂。洗澡就提一大桶水到卫生间去,哗哗啦啦洗个痛快淋漓。晚上,坐在床上打开收录机,听京剧名家的光碟。公家没有配备电视机,他也不想去自购电视机,听京剧光碟就很满足了。
城里的大剧院,经常有本地或外地的京剧团演出,头几排的票上百元一张,中间的票50元一张,最后几排的票也要30元一张。龙子娱常在夕阳西下后,赶紧吃饭、洗澡、穿戴齐整,坐公交车到城里去看戏。
社区的人对他说:“这太花钱了,你不该这么奢侈,听戏能长肉吗?”
他说:“我爱的就是这一口,不去,心里空落落的。”
社区的荷池边,有一座仿古建筑听雨轩。这天下午,众乐乐票友社的一群人,带着乐器来这里票戏。胡琴、板鼓一响,龙子娱忙不迭地跑过来了。先听戏,再扫地,都不误。生、旦、净、丑,虽没有化妆、着装,一个个在京胡声中唱得十分过瘾。龙子娱坐在一边,用手在膝盖上打着板眼,听得极为认真。唱完了,大家又互相提意见,但多是夸赞之语。
忽然有人对龙子娱喊道:“龙票,你可不能回回白听,你得进言作点儿贡献。”
龙子娱微微一笑:“真要我说?”
“当然。”
于是,龙子娱清了清嗓子,对几位的演唱,先说优点,再说不足之处,都是内行话,一下子把大家镇住了。
“唱《定军山》的老生,嗓子不错,有亮音也有娇音,尤其是老音见功夫,美中不足的是缺乏炸音和张口音。此段中的‘管教他’的‘他’字就须用炸音,否则唱起来就不‘冲’了。还有《搜孤救孤》中的那句‘我与那公孙杵臼把计定’的‘把’字,就要用张口音。”
哗啦啦掌声响成一片。
“龙票呀,你是真正的行家。再说说!”
“我看各位的功夫都不错,别老是这么玩儿。是不是可以排几个折子戏,作古正经地登台演出?让社区的人过过戏瘾!”
有人说:“我们也想了多时了。各人虽有些戏衣、道具,凑起来不够啊。”
龙子娱说:“可以慢慢想办法。社区不是要搞文化建设吗?上面出一点,我们捐一点,反正,不着急的。我得去扫地了,再见。”
日子一天天地流逝,这件事却如石沉大海,音讯杳无。谁心里都明白,难啦。
3年过去了。
龙子娱突然患了肝癌,然后过世,享年五十有八。临终时,他把一个存款折子,慎重地交给守在病榻旁的社区领导,断断续续地说:“这是平生所存的5万块钱,将来给众乐乐票友社添置戏衣、道具吧。”然后,微笑着合上了双眼。
众乐乐票友会的全体成员,闻讯在龙子娱的灵堂含着泪唱了一整晚的戏。这个一生清贫的人,应该享用这种送别仪式。他们决定各自再捐些钱,置办些像样的戏衣、道具,认真地排出几个折子戏,到各社区去演出,让大家好好地乐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