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记录时代变迁,赞颂人间大爱、抒发百姓情怀”。目前在全国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既是中国好故事,更是时代主旋律,书写了共产党人对民族命运高度负责的人间大爱,赢得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歌颂。影视创作者理应顺应党心民意,用镜头反映时代大势,纵情讴歌时代风云。这既是广大观众的需要和期待,更是艺术家的使命担当。
但是令人遗憾,眼下充斥在大银幕上的,一会儿是美女帅哥在撒娇卖萌,一会儿是硬挠胳肢窝的低俗段子,你方唱罢我登场,变着法子骗观众的票子。其实,要论票房,国产影片首部票房过亿的就是根据作家张平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反腐题材影片《生死抉择》,当时票价只有10块钱一张。当年创下电视剧收视佳绩的就包括陆天明编剧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为什么《生死抉择》《大雪无痕》之后,这个热门题材却从银幕、荧屏上消失了,十几年来难觅踪影?任凭观众望穿双眼,也只能看到诸如《绣春刀》这样几百年前的反腐故事。
难道真的是电影创作者耳目失聪,无视时代大潮,无视观众需求吗?
许多电影人面对着反腐斗争,早已心潮澎湃、摩拳擦掌。但是,多年来应对电影审查的经验,让他们对反腐题材这个创作禁区望而却步。别说专门创作反腐影片,就是其他类型片中涉及到反腐段落也噤若寒蝉,想方设法绕道而行。所以,面对着反腐这个人人都认为是大热的题材类型,编剧想写不知如何写,导演想拍不知如何拍,资本想投不知如何投,观众想看却没得看。
其实,稍微思考一下,就发现划定这样的创作禁区是非常滑稽的事情。禁,是因为有所担心。担心的是什么呢?大概是害怕反腐题材必然要表现腐败,会让一些腐败乱象得到传播?如是这样大可不必。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窥探腐败者的丑恶嘴脸,难道还需要买票进电影院吗?网站、微博、微信上不乏各色腐败官员贪污受贿的各种消息,报纸、电视上也常有报道,此时再处心积虑地维护一种银幕上无腐败的虚幻假象,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
如斯之禁导致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状况:腐败分子可以出现在酒店的监控录像里,可以出现在上传的举报视频里,可以出现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里,可以出现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里,但就是不能出现在艺术家们创作的电影作品里。也就是说,腐败可以真实发生,但不允许艺术家虚构;腐败可以如实报道,但不允许艺术表现。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总书记的论述可谓有的放矢,一针见血,促人深省。别的不说,单就这种在电影创作上画地为牢、设置这样那样的清规戒律的做法,折射出来的就恰恰是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