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老作家苏策同志留下包括《陈赓传》《名将之鹰》《雀儿山的朝阳》《同犯》等多部著作,达400万字,可谓累累硕果。他撒手人寰向着万重云莽踽踽而去了,但在我的感觉中他还活在人间。每当我路过原西南军区文化宫那片营区,总会忍不住向他居住过的小楼张望,并想起他传奇的一生。如果是夜晚,小楼上的窗口依然亮着灯光,我想那必定是他在勤奋写作——他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哪怕被关在监狱中,也是笔耕不辍。他那铿锵有力的“枪杆诗”,更为人们所熟知,比如《八十抒怀》:
活着干,死了算,
冷也扯淡,热也扯淡。
他历经坎坷,深谙世态炎凉,但他不背包袱,总是甩开膀子向前,顺从自然规律。一个93岁的长寿老人,选在岁暮天寒的日子悄然而去,走得从容。
多年受苏策同志的教导,往事历历,难以释怀。我与他交往63年了,真可谓“亦师亦友久心仪”。
1949年6月,我在江西南昌入伍,投在二野四兵团陈赓将军麾下。1950年5月,在军政大学四分校毕业后,留在校文工团短暂工作过。1951年3月,我奉命调到军区文化部工作,由苏策同志领导,参与编辑供官兵阅读的《文艺生活》等多种文艺读物。我学习做编辑、写文章,有时也奉命陪同作家(如曾克、柯岗、海默、孙谦)去边疆民族地区和边防部队采访。在这些活动中,我大开眼界,饱览了云南的名山大川、风情文化,受益良多。当时,苏策以他的远见卓识,调集人才,组成创作队伍,其中有白桦、公刘、林予、彭荆风等,他们后来都成了有成就、有影响的云南边地军旅作家。
1952年,苏策调往西南军区文化部工作。不久形势突变,运动频繁,创作组很多人都被打入另册,文艺队伍陷入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劫难之中。
1992年我平反后得以重返昆明定居。回到昆明后,得知苏策同志也经历了长达7年的牢狱之灾。他彻底平反后,回到原军区文化部的一个独院小楼居住。从此,我闲暇时常去他家拜访、聆教。
此时苏策精力旺盛、写作勤劳,在创作完成《陈赓传》的同时,还编辑了多本著作。每出一本新书,他都送我一本,让我十分高兴。2010年他花了大力气,编成《苏策小说精选》,把他的得意之作都囊括其中。很多人喜欢的《白鹤》和《同犯》,也都赫然在目。记得冯牧先生曾经说过:“他(苏策)在60年代初发表的《白鹤》和新时期所写的反映‘文革’期间荒诞岁月的《同犯》,都是可以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来的精湛之作。”在《同犯》中,苏策本身就是一“犯”,但他却以共产党员的品格对“同犯”——一个小流浪汉进行言传身教,让他走上正途,培养他成为有用之才。如果没有悲悯的情怀、忧患的意识,是很难做到这些的。最近几年,已经耄耋之年的苏策,不甘空度岁月,心潮涌动,一个新的写作计划在他脑子里产生。他要把他传奇的一生写成长篇自传。于是,我每次去看他,总会听他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大有收获。2013年11月,他告诉我,他的腹稿已经梳理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剩下的进军西藏、戍守昆明就好办了,记忆犹新。趁此高兴之时,他顺便给我讲了一个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寇在山西汾河地区十分猖獗。陈赓将军决心要打掉鬼子嚣张的气焰,中街战斗就要打响。
中街位于汾河岸边,地势险要,日本鬼子的炮楼像魔鬼一样立在汾河岸边,成了我军进攻的障碍。任务落在太岳纵队有名的“田营”身上。这个营的营长姓田,是杀敌老手。临战前夕,苏策来到田营,报道部队动向。战斗打响后,鬼子一时顽强,形势于我不利。我突击部队未能拿下炮楼,田营失去了两个连的兵力,偏偏联络中断,失去后援。眼看这一战要暂时失利,苏策认为必须尽快把消息报告指挥部,以扭转困局。于是他从中街寻求出路,以他单人灵活行动,终于在一个偏僻角落找到出口,跑回总部求援,很快招来救兵,摧毁了鬼子的据点。
讲完中街故事,苏策眼睛湿润,不知是想起了田营的无名英雄们,还是激起了他心中的壮志。
2013年9月,苏策举行家宴祝寿,我应邀赴席。此时他已是93岁高龄,仍然激情满怀、健谈幽默,那热烈的气氛令我难忘。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2月中旬,昆明天气突然大变,气温骤降,地冻天寒。12月13日起,居然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大地一片洁白,如披缟素。气象专家说,这场大雪、这次寒流,为昆明近20年所罕见。回忆及60年前,即1954年隆冬,在苏策带领下,我随原西南军区文化部创作组赴康藏公路(现名川藏公路)工地采访,那真是地冻天寒、万里风雪盖高原啊!
只是当时大家还年轻,都能挺住。虽然昆明的落雪不能与西藏的相比,可如今,我们都已是七老八十了,而苏公又刚刚度过93岁寿辰,在这严寒的日子里,我很想念他,于是在雪霁天晴的12月19日前往他家拜访。刚刚走到门前,只见院门大开,门上披了黑纱,几位军人正在忙进忙出,他竟于前一日溘然仙逝!
岁月滔滔,数日之间竟与其阴阳两隔,不禁悲从中来,口占小诗一首,为其送行:
难忘聆教六三年,冰雪炎凉总挂牵。
笑貌音容铭肺腑,灵前吊唁泪潸然。